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日前,记者随"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全国党刊全媒体看河北"采访团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聆听"两个务必"……接受精神洗礼。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的西柏坡,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1947年5月,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1948年5月,毛泽东率领中央前委和解放军总部到西柏坡与中央工委汇合,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  相似文献   

2.
试论周恩来的多党合作思想张瑞琨周恩来是我党统一战线工作的杰出典范和卓越领导人。他在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结交了大批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并与之进行了长期的合作。他以马克思主义的深邃思想和丰富经验,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中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石家庄市社会科学院在革命圣地西柏坡举办了"发扬西柏坡精神,实践'三个代表'理论研讨会",来自首都和省、市的专家学者及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就西柏坡精神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西柏坡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地位 与会学者认为,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正是决定中国命运、使中国革命走向全国胜利的伟大转折时期,肩负着领导党和人民推翻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双重历史使命,在中国革命史乃至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上都有着特殊重要的历史地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西柏坡不…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便开始铸造自己不同于其他政党的精神气质。在建党初期,塑造了"红船精神";党在领导井冈山军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培育了"井冈山精神";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铸就了"苏区精神";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孕育了"长征精神";延安时期,造就了"延安精神";西柏坡时期,成就了"西柏坡精神"。纵观中国革命精神史,从"红船精神"到"西柏坡精神",它们一脉相承,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  相似文献   

5.
正"过好胜利关,不做李自成",是当年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的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的一个共同回答,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小平等人主政西南的成功实践。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西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十分特殊,邓小平及其领导的西南局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政治上,西南曾是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巢穴,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社会情况十分复杂;国民党在溃逃时潜伏的大批残余势力,同地方封建势力勾结,组织土匪,发动暴乱,企图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能否剿灭土匪、肃清匪特、涤荡旧社会的污泥浊  相似文献   

6.
<正>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香港也被日军占领。此时,正在香港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廖承志,便与张文彬等人,共同研究和详细制定了分批救出沦陷香港的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的计划。这项计划得以实施,一大批著名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通过党领导的游击队等帮助,撤退到内地。  相似文献   

7.
截至目前,学界对西柏坡精神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与共识:对西柏坡精神产生背景的概括上:"历史性转变"时期;对其主要内容的归纳上:"两个务必""两个敢于""两个坚持""两个善于",尤其体现在对"两个务必"核心地位和实践价值的认同上,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但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研究成果的数量相比,仍然较少;与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对西柏坡精神研究提出的要求相比,仍然较弱。与此相关,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探讨西柏坡精神的历史生成和解释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内容及其党建价值,就成为研究西柏坡精神不应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8.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是巩固抗日民主政权、实现民主政治,监督各级政府一项行之有效的政策。当时,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大批爱国民主人士,特别是开明绅士积极拥护党的主张,纷纷投身到抗战救国的事业中来。中国共产党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进步、积极作用,依据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及时制定并切实执行了"三三制"的政权政策,使大批党外人士进入政权机关,与共产党密切合作,并取得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是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彻底胜利,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由革命战争到和平建设时期所铸就的一种代表历史转折和时代要求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0.
南征入八闽     
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炮声中,1949年元旦,新华社发表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1949年1月8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提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战斗号召,制定了向全国进军的计划.为迎接全国解放,培养输送大批干部到新解放区工作,中共中央决定从老解放区抽调大批优秀干部随军南下,迅速接管新解放区的广大城市和乡村,开展新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研究西柏坡精神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本文通过考察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完成的革命转变时期的战略任务,研究当时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西柏坡精神,论证了西柏坡精神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从三个方面揭示了西柏坡精神凝聚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与时俱进--西柏坡精神的基本特征;坚持党的先进性--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内容:执政为民--西柏坡精神的特质.试图说明,西柏坡精神虽然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它是党的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征程中,仍需要学习继承、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2.
在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逐渐孕育了以"两个务必"、"两个敢于"、"两个坚持"、"两个善于"为基本内涵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传统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本文科学地探析了新时期弘扬西柏坡精神的重大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赋予了时代特征,迫切需要更好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西柏坡,作为五大革命圣地之一,承载着党的精神,彰显了其独特的魅力。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魅力就是党内的团结一致和积极进取。党内和谐的实质是党内主张民主、思想和谐、组织统一等,正是做到党内和谐民主,才领导人民群众取得跨越性的进步,可以说,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党内最和谐的历史时期之一。党内和谐对铸就西柏坡精神的意义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长期的革  相似文献   

14.
西柏坡是全国五大革命圣地之一。当前,在中央、省、市领导高度重视和直接关注下,弘扬西柏坡精神,做大做强西柏坡景区,以此带动全省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已形成共识,这为做大做强我市旅游产业提供了难得机遇。市委研究室认真领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于打造西柏坡品牌,带动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理念、思路和指示精神,在广泛调研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从我市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的独特优势和开发前景的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15.
<正>省委书记赵克志同志到河北工作后,安排的第一次重要活动就是参观西柏坡,重温西柏坡精神。随后,他结合河北省情,及时提出抢抓新机遇、建设新河北,必须解放思想,做到"八破八立"。"八破八立"是西柏坡精神的传承。形成于66年前的西柏坡精神,成为推动中国革命走向全面胜利的精神动力。毛泽东同志不仅提出了"两个务必",还提出我们不当李自成,这在当时  相似文献   

16.
正西柏坡,是"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70年前,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三大战役,召开七届二中全会,规划新中国蓝图。抚今追昔,清晰看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贯穿于党在西柏坡的革命实践,蕴藏于西柏坡精神之中。站在新时代历史方位,履行新使命,应对新环境,完成新任务,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的嘱托,发展为了人民、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50周年。50年前,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从陕北来到西柏坡,掀开了中国革命史上最成功、最辉煌的一页。从此,西柏坡这个普通的小山村,便成了中国革命领导中心和指挥中枢所在地。为了让读者了解这段光辉的历史,本刊从《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前后》(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辑,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一书中选取了两个片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是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彻底胜利,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由革命战争到和平建设时期所铸就的一种代表历史转折和时代要求的革命精神,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正西柏坡,作为新中国成立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作为共产党人"赶考行"的出发地,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政党储备了强大而丰厚的精神财富,这财富就包括许多看似平淡却意义非凡的"规矩"。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调研时指出:"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党中央为何在西柏坡时期立规矩1948年5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东渡黄河来到西柏坡。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后,随着战争形势的迅  相似文献   

20.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简称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正式确立,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郑重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