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刊《批判》2010年8月号刊登了英国学者希勒尔·蒂克延题为《今日的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文章,认为今天有大量过剩资本找不到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这导致资产价格膨胀和各种金融泡沫。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制度已经危机重重,因此它需要一种新的策略克服危  相似文献   

2.
差异政治理论的主将艾利斯·扬后期转向政治责任研究领域。通过对个体责任的政策话语以及运气平均主义理论的批判,在汉娜·阿伦特的政治责任概念的启发下,扬基于社会关系本体论提出了认识和解决个人应对结构性不正义承担什么责任这一问题的社会连接责任模式。通过包容性的沟通型民主,她构建了将全球资本主义宏观政治与日常生活微观政治联系起来的分析框架,深化了对晚期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文化批判的抽象概念是对20世纪大众消费导致文化成为生产方式或生产关系的产物的描述。文化成为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体系推行其影响力的手段。本文尝试性地提出如下问题:在当前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振兴文化批判?文章聚焦资本主义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所带来的生产体系的诸多变化,认为有关文化的转化、意指、传播和争论等过程已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深深地融入到资本主义的发展之中。因此,探究基础设施和技术如何造就了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关系,劳动力的个人力量如何利用了供应链中固有的脆弱性,又是如何应对支撑当代资本主义的网络化组织机构的,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的总体目的就是使文化发挥反抗资本主义的作用,并反思批判和意识形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国家更加重视文化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及其对外扩张中的作用。国外共产党和工人党直面资本主义的文化攻势,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进行再认识,深入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文化特征及其危害,批判资本主义利用文化工具对内为资产阶级统治创造合理性、对外充当制造动荡和冲突的急先锋。在此背景下,国外共产党和工人党积极构建应对之策,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促进进步文化和多元文化发展,加强公共文化建设,防止资本主义的文化侵蚀。国外共产党和工人党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有利于加深我们对资本主义文化特征与危害的认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伊始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国外左翼学者再度重新审视资本主义,他们在客观分析资本主义危机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基础上,对资本主义自身的弊端、资本主义应对危机的方式等内容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探讨,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左翼学者对资本主义危机规模和严重程度的认识可分为两种类型:系统性危机和局部危机;资本主义危机的主要表现包括财富分配悬殊、资本贪婪投机、价值信誉丧失以及社会抗争复苏等;应对危机的方案主要有两种:革新资本主义的制度内改革和超越资本主义的制度外替代。  相似文献   

6.
自霍克海默之后,经济批判理论偏离了生产关系批判道路,逐步转向了生产力批判。在生产关系批判理论看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经济恶的产生源头,它直接导致了资本主义剥削、奴役以及物化现象,因此,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改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能走向理想社会;而在生产力批判理论看来,资本主义生产力是资本主义一切社会问题的产生根源,以科技为代表的、人对自然的控制直接催生了控制、顺从以及极权现象。由于这种控制深入人们的各个经济生活领域,摆脱控制走向自由独立的希望十分渺茫。生产力批判理论正是由于关注生产力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而产生了大量的经济批判理论成果,也正是由于错误地将生产力批判置于经济批判理论的核心、没有认识到生产关系才是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根源而找不到解决各种经济社会问题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7.
近代西欧的福利国家制度是为应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而建立起来的,它在近代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70年代中期以来,福利国家制度遭到了严峻挑战,新自由主义者曾试图彻底废除这个制度,社会民主主义者也对这个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但由于这个制度存在的基础并没有改变,所以到目前为止,这个制度对于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体系来说,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8.
国外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内容丰富、视角多样,无论是其提出的问题和观点,还是其理论中所蕴含的难题,对我们深思资本主义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金融资本主义、债务资本主义、、技术资本主义、灾难资本主义和文化资本主义等多个视角介绍了国外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同时指出,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也包含着明显的弱点,其对资本主义的理论批判与争取"另一个世界"的现实政治仍然是脱节的。  相似文献   

9.
资本主义制度自诞生以来,就通过疯狂扩张与掠夺来推进资本积累,使资本主义经济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在贪婪狂妄的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对利益无止境的追求在激发自身发展活力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产物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中滋长出来.为了摆脱这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并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向好发展,资产阶级不仅对无产阶级无情压榨,而且对生态资源进行大肆掠夺,导致自然生态不堪重负,从而引发许多生态问题.对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危机的关联等为切入点,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引发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审视、解读了自然的概念,并站在自然的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多维批判,探寻自然生态和谐的道路,体现了对人类和自然的当前境遇与未来发展的关切.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保守主义者有批判资本主义的传统,该传统坚持至今。最初批判资本主义的新保守主义者已经成为捍卫资本主义并使之合法化的保守主义阵营的中坚分子。新保守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外交政策的阐释对美国30多年来的政治争论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主要关注新保守主义关于资本主义观点的演变,亦即新保守主义者从资本主义的右翼批判者到资本主义最热心的辩护者之一的思想历程。他们批判资本主义的核心观点是资本主义文  相似文献   

11.
长期的经济不振已经威胁到共和党政府和资本主义。大规模地从私人资本主义转向国家干预资本主义正成为大多数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的共同议程。两派都接受这样显而易见的事实:私人的和过度私有化的资本主义产生非理性、浪费和社会不公正。二者都不可能去设想一个非资本主义的出路,它们都转向依靠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2月上旬,应美国东西方研究所和美国对外政策理事会邀请,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张志军一行访问了美国。访问期间,张志军副部长分别会见了美闰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迪安等民主党领导人和前国务卿伊格尔伯格、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席乔·安·戴维森等共和党领导人,前众议院议长金里奇、前国防部长拉姆斯非尔德等共和党前政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理论与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提出了一种比罗尔斯的资本主义批判更为深刻的批判。本文认为马克思拥有一种含蓄的正义观,它可以通过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得到进一步巩固。这种巩固预设了马克思的正义观与罗尔斯的正义观在根本上并非不相容的,两者之间的任何不相容之处都可以通过扬弃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及他对市场经济异化的批判中的一些次要内容得到解决,这比单独根据马克思的理论或罗尔斯的理论来批判资本主义的不公正现象更具说服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试图从自由的角度探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作者认为,马克思的自由具有摆脱偶然性、在活动中对象化自身和在共同体中实现自由三个维度,而资本主义私有制却破坏了这三个维度,马克思是基于自由而不是基于正义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批判的,自由为马克思提供了谴责资本主义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东欧社会抗议运动频发,左翼也积极参与其中。左翼的参与呈现出三个特征:新主体与新媒体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新结合;年轻一代看到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生命力。尽管中东欧社会抗议运动的主体不仅有左翼,也有右翼,而且左翼的诉求也表现为对资本主义具体问题的批判和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批判之分,但从苏东剧变20多年来的历史看,左翼的参与和反思意味着中东欧社会正在经历从迷恋资本主义到资本主义祛魅的过程,这有着深刻的经济与政治原因。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体化程度较高的边境管控机制,申根区在应对跨国公共卫生危机时本应享有较大的制度优势.然而,尽管申根区围绕内部边境临时管控和外部边界管理一体化已形成了一系列既有的制度安排,却未能及时有效防控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事实表明,申根机制的既有制度安排并不足以应对诸如新冠肺炎疫情这样严重的跨国公共卫生危机.面对未来可能暴发的类似危机,申根机制有必要围绕内部边境临时管控和外部边界管理一体化进行制度重塑.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扩散和蔓延,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不断发生新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也有疫情带来的新挑战.总体来看,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普遍面临困境,能否妥善处理疫情、兼顾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国家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其政治处境.疫情牵引下的资本主义国家朝野政党博弈不断演化,乱与斗的特点更为突出.社会思潮的多元激荡增加了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博弈的复杂性、尖锐性,加剧了不同政党力量的此消彼长.资本主义国家新媒体与政党的博弈更为尖锐复杂,给政党政治带来多样化的影响,推动执政党和政府采取更多反制政策.疫情下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的乱象,深刻反映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弊端.  相似文献   

18.
博尔坦斯基和埃斯科雷试图通过建构定价语用学来分析资本主义。他们提出三种价值形式,即标准形式、资产形式、收藏形式,分别对应工业、金融和奢华三个经济行业,并强调了奢华经济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希望借此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这代表了分析资本主义的一种新视角,揭示了奢华经济定价和剥削的真相。但是,他们用价值形式代替资本主义的总体概念,高估了奢华经济的重要性,影响了批判资本主义的力度。我们应将奢华经济纳入一个更广泛的视角,将各种资本主义经济形式整合在一个理论体系之中,加强对各行业之间关系的分析,尤其加强对金融经济的分析,从而更好地实现批判资本主义、阐明社会变革运动发展前景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关于"马克思与正义"的争论,一方认为,从"内在的"尺度来看,资本主义并非不正义,马克思拒斥用"内在的"正义尺度批判资本主义;另一方认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为不正义,是用"外在的"正义尺度批判资本主义。这场争论被引介到国内后,在2005年前后开始成为研究对象。国内学者也以自己的方式介入了这场争论。争论的深入开展,为更好地解读马克思关于正义的思想提供了许多理论上的启发,同时也为与正义相关的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诺埃尔·卡斯特里为主要代表的“批判性劳动力地理学”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结合新马克思主义空间批判理论,从“工作空间”视域出发,对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工人阶级的分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在资本增殖逻辑主导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运动塑形了“工作空间”,包括作为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空间的等级化“工作场所”,以及作为城市内部空间的等级化“地方”。随着“工作场所”和“地方”日益受双重等级化空间逻辑的规制,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分化,越来越难以形成总体性阶级意识,从而在客观上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统治地位。然而,卡斯特里等人在思考工作空间规制下工人阶级的未来发展时,却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的改良之路,对此需要进行批判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