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协商民主是西方民主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近年来已经超越了纯理论的探讨,进入政治实验阶段。中国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定背景下的产物,是国家制度层面上的民主协商形式,其追求和体现的原则与协商民主的基本精神具有一致性,可以把政治协商制度视为中国背景下的协商民主实践形式。协商民主理论为改进和提升中国政治协商制度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周健 《党政论坛》2010,(21):29-30
现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协商民主实践要远远早于这个时间。“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特点。——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3.
中西协商民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商民主在中西方当今政治民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虽然同为协商民主,但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中西方协商民主在核心理念、基本精神、价值原则等具有相似性之外,在内涵外延、理论基础、性质地位、本质功能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通过对中西方协商民主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尽管协商民主是适合现代世界价值选择的一种民主形式,但民主没有统一的制度模式,各国根据国情逐步建立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协商民主模式,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就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民主形式.  相似文献   

4.
侯莎莎 《学理论》2010,(22):28-29
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近年来,国内学界关于协商民主的研究不断深入。对学术界就其与政治协商、选举民主的关系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认为未来研究应着重探讨协商民主在中国实现的具体条件。  相似文献   

5.
吴先宁 《团结》2014,(1):43-46
十八大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作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的论断,并把大力发展协商民主,作为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等多项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阐明“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并在拓宽渠道,完善制度,深化内容,增强实效等方面,对发挥这一优势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赵晋阳 《民主》2014,(8):15-17
<正>中共十八大强调"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政党民主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举措,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将共同致力于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一、协商民主拓宽了我国多党合作的道路关于政党协商,目前有这样一种理论:协商民主是不同于选举民主的另一种形式,而政党协商民主就是人民政协组织已实行多年的政治协商,就是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7.
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国家治理的本质特征、价值理念与运作过程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建设赋予必要前提、基本遵循与现实要求,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的功能结构主要包含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决策参与、凝聚共识。基于体系过程与结构功能分析以及主体角色与优势效能分析,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建设的关键领域分别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更好纳入国家治理决策过程以及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有效发挥国家治理共识凝聚功能。  相似文献   

8.
"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是近年来我国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矛盾形式,暴露了我国在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兴起于20世纪后期的西方协商民主是一种具有巨大潜能的民主治理形式,构建与完善协商治理机制,在国家制度层面上,继续坚持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将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在基层治理上,推广社区民主议事会、基层民主(民情)恳谈会;在社会领域内,培育民间组织自治发展;在虚拟空间中,重视网络协商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范与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  相似文献   

9.
<正>现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协商民主实践要远远早于这个时间。"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特点。——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度和广度。"在中国的现实政治生态中,基层社区是协商机制生长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10.
政治协商作为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基本内涵和指导理论与协商民主在根本价值理念上有相通之处。政治协商和协商民主在理论探索上可以互相借鉴。这既有利于丰富协商民主理论,也有利于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黄列 《团结》2011,(5):12-14
多年前,当西方兴起协商民主理论时,着实使我们的一些学者颇为激动。有人说,西方以选举为基础的代议制民主缺陷多多,所以连西方的理论界都不得不深刻反思了;还有人说,西方的选举民主走不通,还不是走到我们政治协商的路上来了吗?中国在1949年就实施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了,西方国家到现在还处于理论探讨阶段;更有一些学  相似文献   

12.
邓圩 《团结》2012,(6):44-45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并着重强调“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3年前,广州在全国率先试行《政治协商规程》,为规范政治协商设计了一整套程序和机制,以制度的刚性约束,变政策性协商为制度性协商,实现了政治协商从制度设计到制度实践的重大跨越。  相似文献   

13.
钟晓渝 《团结》2012,(6):40-4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一论述不仅指出了协商民主的重要性也指出了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发展方向.对于加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协商民主的论述,我认为.进一步推进协商民主发展的关键是将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14.
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一)协商民主的中枢:政治协商第一,中国共产党对于协商民主制度化的认识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是以政治协商为载体进行政权运作的。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政治协商逐步走上制度化建设的快车道。一些学者认为,我国的政治协商就是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这本身就是一种误解。我国的政治协商是在两个层面上进行的:一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的协商,虽有工商联领导人参加,但从其性质上来说是  相似文献   

15.
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开始了将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制度化探索,取得了宝贵经验。新形势下,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仍然面临着协商决策内容界定不清晰、协商决策程序不规范、协商决策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制度困境。为此,应从明确协商决策内容、规范协商决策程序、健全协商决策体制机制、推进协商决策相关立法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政治协商真正纳入决策程序。  相似文献   

16.
张扬金 《理论导刊》2008,48(1):100-103
随着20世纪80年代现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的兴起,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内涵、机制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究于当前现状,关于现代不同领域下的协商民主、现代不同空间下的协商民主、协商民主与代议民主的关系、理性协商与制度协商的关系以及协商民主边界问题等方面将成为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形态的民主。建立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和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重大发展。政治协商内在的民主精神,可以而且正在通过新型协商民主普遍化。把政治协商所蕴含的民主精神普遍化,将协商民主进一步推行到人民群众对国家大事和身边事务的管理,是人类走向政治自由的一个阶段性步骤与创新性尝试。  相似文献   

18.
一些西方政党在现代民主政治进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党内民主建设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尤其突出的是把公共政治生活中的竞争性民主和协商性民主引入到党内,进一步拓展了党内民主发展路径;一方面加强党内竞争性民主制度建设,另一方面注重党内协商性民主制度建设.以协商性民主弥补竞争性民主制度的某些缺失,坚持走竞争性与协商性兼容之路,延伸和更新党内民主的传统功能,以提高政党的竞争力、生存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9.
以协商民主理论为参照,分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框架中已有制度的特点和应有制度之建设,从中可获得若干启发:即协商民主所追求的价值理念与人民政协制度建设的理念相契合;协商民主所期望的实践成果在人民政协制度建设中有具体体现;协商民主所引发的广泛讨论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改革提供了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30)
协商民主是自由平等的公民基于权利和理性,在一种由民主宪法规范的政治共同体中,通过对话、讨论、辩论等过程形成合法决策。中国的协商民主不同于西方,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基于目前我国国情,基层协商民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法律地位不明确,参与动力不充足,参与成本不可控等,因此如何应对基层协商民主出现的问题,健全和发展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制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