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福建省中等收入者现状及扩大比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福建省中等收入者比重偏小、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结构调整效应和文化程度低等特征,必须通过人力资本、要素资本、社会资本、生活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共同作用,使低收入者逐步进入中等收入者阶层,达到2020年中等收入者比重超过两头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新要求。我国目前中等收入者比重偏小 ,且处于低水平状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实现社会正义、促进经济增长及国家长治久安。要通过分配制度改革、推进城市化建设、就业优先、强化社会保障等多种措施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广东省居民的入户调查数据,以收入为基本维度、对广东当前发展阶段的中等收入者区间以及中等收入者的规模进行测算、并对其社会态度进行实证分析可知,目前广东中等收入者区间的家庭比重达到53.38%,且随着居民家庭总收入水平的增加,对目前社会现状满意度和政府信赖度也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4.
全面把握“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需要合理界定我国中等收入者,分析我国中等收入者现状,深刻认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重要意义,并采取有效措施,有步骤地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相似文献   

5.
中等收入者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目前中等收入者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力量,十六大也明确提出了“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是我党第一次将“中等收入者报告,表明扩大中等收入比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在我国,中等收入者与新社会阶层、中产阶级(中间阶层)是同义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会导致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从而会对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造成一定影响。党要根据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化的新情况,不断增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社会影响力,从而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的提出,为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中国道路提供了精神支撑。"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而中等收入者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现阶段,我国中等收入者所占比重仍然很小,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还存在一些障碍。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障碍,我们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提高农民收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加大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大力发展教育,加大对人力资本的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8.
正基于当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现状,针对“扩中”面临的困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要求,笔者建议采取以下六条措施来扩大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一、明确基本思路和目标(一)我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和“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方略为统领,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为基础,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9.
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兼论中等收入者的标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是中共十六大根据我国改革发展实际提出的新要求,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同时期,中等收入者比重是不同的,它的扩大应按各个时期的比重要求来进行,现阶段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要按中国社会的中等收入者标准来设计相关制度、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力量,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因此,应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收入者结构。  相似文献   

11.
家庭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金凤 《理论前沿》2007,497(8):25-26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基本问题是:收入差距过大,收入水平过低,中等收入者比重过小。其经济原因是资本收入过高,人力资本过低,背后因素是机会不公平,各阶层掌握的资源差距过分悬殊,以及腐败和垄断。收入差距从不同的角度考察有不同类型,本文主要从个人(或家庭)的角度来考察收入差距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扩大内需特别是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关键是要大幅度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培育和构建中等收入群体,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重要论断。这一论断内涵丰富、充满新意。这是我们党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着眼于多元化增加群众收入而采取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对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落实科学发展观、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内需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献回顾表明,国内中等收入者阶层与和谐社会研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目前研究重心仍然是中等收入者阶层的界定标准、成长状况、社会功能、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但对中产等收入者阶层的消费行为、政治态度、道德观念等个体或群体特征研究逐渐增多,并开始研究中等收入者阶层社会功能发挥的前提条件。然而,学者们关于中等收入者阶层与和谐社会的研究存在着明显不足,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居民储蓄动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学家很早就对“人们为什么储蓄”进行了理论探讨。用1998年到2004年的季度数据对我国居民的储蓄动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该期间人均可支配收入、利率、房屋销售价格是影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而物价变动、股票收益等为次要影响因素。从而验证了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人们的储蓄受到收入、利率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预防性动机等因素影响”的理论。我国居民储蓄过度,政府应对此加以引导和控制。  相似文献   

16.
扩中提低并举 ,缩小收入差距 ,使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由现在的 1 8%扩大到 38% ,建造“橄榄型”的社会结构 ,实现共同富裕 ,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本文对建立和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的途径问题 ,从共同富裕的思想 ,新的分配理论 ,建立增收的长效机制等问题 ,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预计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时,会有35%-40%城镇家庭中的劳动就业者步入"中等收入劳动者"群体行列。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正常发展可达到的目标,也是中等发达国家中产阶级占比的一般水平。中等收入者占主体的社会分配格局是整个经济、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 ,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城乡居民之间、城镇居民之间、地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 ,并对经济运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消费倾向降低 ,消费结构断层近年来居民收入在我国的宏观收入分配格局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 ,居民的经济行为方式日益成为影响宏观经济变量的重要因素。与投资需求相比 ,消费需求具有根本的意义 ,投资的乘数作用决定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 ,乘数的扩张作用越明显。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期 ,我国…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中间阶层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间阶层的概念、特点、作用及中间阶层发展趋势都是马克思所关注的,晚年马克思完善其"中间阶层"思想,得出中间阶层要不断壮大的结论。深入研究马克思的中间阶层思想,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的阶层关系及其变化趋势、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中等收入阶层的扩大和建立,对于加快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有着重要作用,我们应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2001—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分析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构成特征.新时代,我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需要更加重视"调结构"问题,让更多的中等收入者进入中间收入群体和中高收入群体.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等收入群体的不同发展状况,我国宜采取"精准扩中"的政策思路.在农村地区,"扩中"是首要任务,要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在城镇地区,"扩中"和"调结构"应该并举.在超大城市,"调结构"是工作重点,要创造条件让中等收入群体进一步提高收入.新时代,应积极研究和开展中等收入群体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