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十分注重民生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民生思想.十八大闭幕,在这关键的实践节点上,对胡锦涛民生思想的理论渊源进行探讨意义重大.主要原因在于,民生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其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贯穿并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尤其体现在事关民生的社会建设方面的一些新思想和新理论。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为社会建设的现实路径提供了理论指导,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发扬马列主义执政理念人民取向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归旨,奠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的理论基础。人民性体现为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以人民为主体的政治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的根本方法。人民性是科学理论与丰富实践的统一,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科学的体系性、结构的整体性和内容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4.
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快速稳步发展的主要经验包括:一是以理论创新为牵引;二是以加强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三是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四是以民生为根本。它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有力的政治保障,良好的环境支持,新的力量之源。快速稳步发展的启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成功之路、胜利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世纪要大发展,必须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与整体形象,在实践中已经显露出美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是他的人民性,人民性既是对以往理论和实践的继承,又呈现出更为突出的特质:唯物史观的哲学底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本色、"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拓者,他对中国道路的自信是建立在中国式现代化现实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同基础上的。邓小平认为要加强党的建设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进而增强人民对党的执政信心;同时,在执政中要强化民生建设来激起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从邓小平道路自信中可以看到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大众化过程中,必须突出道路内在的目标和制度优越性,同时注意中国道路自信的两个主体的差异性以在实践中提高道路自信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自信力的重要来源,而且为增强中国共产党自信力指明方向。中国共产党自信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担当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动建设自信、全面从严治党的自身过硬自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中国共产党自信力,要全面提高执政本领,增强党的本领自信;以制度建设为贯穿,增强党的制度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党的价值自信。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不可分割的内在统一性。它是建立在历史唯物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基础上的内在统一;是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要切实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全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带领广大人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9.
重视民生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理念的本质内涵,成为检验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成败的根本。科学发展观对民生提高的深切关注,创造了一整套的民生理论和民生实践,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和最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经济观,具有全面体现科学发展的崭新性能和时代特征;同历史上的诸多民生追求和主张具有本质区別;形成进一步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路径体系,已经深深地融入到党的执政思想和治国方略之中。  相似文献   

10.
民生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必须准确把握其核心价值、战略地位、基本内容、主要矛盾和工作思路,从而以把准号清民生需求脉搏、做大分好民生保障蛋糕、理清优化民生投入顺序和改革创新民生制度体系为实践着力点,精准发力,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11.
从陕甘宁边区社会和谐诉求的历史话语中诠释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和民生”的马克思主义解读,有利于剖析民族民生观的历史内涵和历史价值,更加彰显出民族民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现实意义,从而有助于我们理解“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生论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民生状况也有很大改善,但由于种种原因,民生问题日趋严峻,已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生理论,形成了以共同富裕、社会和谐、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并以此指导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活动,重点是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而且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奠基者。面对"文革"后中国民生普遍贫困的落后局面,邓小平紧紧围绕为什么要改善民生、如何改善民生以及改善民生的目标是什么等基本问题,把改善民生与社会主义本质、改革开放和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密切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民生思想体系,指导着中国人民不仅彻底摆脱了贫困而且实现了总体小康。在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学习研究邓小平的民生观,对于我们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道路问题是关系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兴衰成败的头等重大问题。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既取得成绩又发生重大失误,但他从物质基础、理论准备、宝贵经验等方面为后人积累了重要条件和资源;邓小平坚持正确,纠正错误,实现党的工作中心的历史转变,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江泽民、胡锦涛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这一道路作出新贡献和增添新内容。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作出了新表述,可概括为党的领导、核心内容、发展内涵和目标指引四个层面。我们党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中国发展进步唯一正确的道路继续阔步前进。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始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应对各种新的挑战和新的考验面前,自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中央苏区时期首创了“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民生理念,开展了丰富的民生实践,为中国共产党革命为民、执政为民宗旨的确立提供了理论的源泉和作出了实践的榜样,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关注民生、执政为民的民生实践提供了原创性经验。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中央苏区时期的民生实践,对当今中国解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住房医疗、健康安全、社会保障、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生态环境等一系列新的民生问题,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价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论的实践价值是指理论满足人们实践需要的属性及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价值是由其实践品格所决定的内在属性,即它是为实践服务的。对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价值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执政兴国的根本方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8.
作为指导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如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基本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作为从客观实际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从纵向看具有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特征,从横向看,具有科学性、实践性、探索性、开放性、人民性的的特点。实现中国现代化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为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19.
民生问题是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简单表示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搞好民生工作与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际问题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对如何围绕民生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动力、方法、样式四个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围绕民生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能增强工作的时效性,永葆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