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们曾见一位教师批评学生,说他不该老是质“疑”质“惑”的。我们想,学生质惑,何错之有?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又说:“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看来,教师之为教师,就在于“解惑”,学生之为“学生”就在于排“惑”求知。“惑”不排,何以求知?  相似文献   

2.
现实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而对学生的错误言行进行批评,是教师经常使用、必不可少的教育方法之一。批评作为一种情感活动,使用起来尺度和火候往往难以把握,有时难免有失偏颇。特别是在对待后进生时,只要他们稍有不是,便会惹得风雨大作,肝火大动,好像这样才是“严格要求”。殊不知,不恰当的批评,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会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如果想要通过灌输、批评这种外来的力量给学生施加压力以达到促使他们树立良好道德观的目的显然是不可能的,作为德育教师,应该试着开启他们的内心,激活他们本身的道德资源,让他们深埋在内心的道德资源来引导他们的言行。  相似文献   

4.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无不犯错误,学生亦如此。有错误,老师批评是应该的,但要讲究艺术。一、绕一绕批评学生,切忌横眉冷对,训斥责备。生硬的批评学生往往不能接受,或是口服心不服,一生负效应。要在了解问题的基础上,以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为前提,以引导为手段,尽可能闭委婉含蓄的语言,说彼及此,运用弦外之音巧妙地旁敲侧击,把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融入轻松和谐的语言之中,让其警觉,促使改正。二、避一避批评学生,特别要注意场合,尽量避免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学生毕竟是未成年的孩子,惑情脆弱,自尊心极强,最怕当众丢…  相似文献   

5.
一、情感激励。师生之间达到心理和谐,互相理解,相互尊重,是和教师的爱分不开的。教师只有把慈母般的爱倾注到学生身上,尤其是对后进生,要多表扬,少批评,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达到感情上的共鸣,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如饥似渴地学习。二、目标激励。明确的目标,是人们攀登科学高峰的巨大动力。教师制订出明确、严谨、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教学目标,以恰当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有章可循,最大限度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师生教与学的随意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励学生完成学习…  相似文献   

6.
有一次,苏霍姆林斯基看见他的学生打死了一只麻雀,便领着这个学生找到一个雀巢,里面有几只雏雀正嗷嗷待哺。苏霍姆林斯基仿佛是自言自语地说:“它们失去了妈妈,现在谁也没法救活它们了。”此情此景,使小“肇事者”羞愧难当,深深地低下了头。苏霍姆林斯基不愧是杰出的教育家,他的高明之处在于巧设情境,扣其心灵,促其反省。这对我们如何灵活地驾驭批评的艺术很有启示。青少年学生由于情感不稳定,意志薄弱,辨别是非能力差,犯错误是难免的事。这样,批评就成了教育学生的“常规武器”。但是如果批评的方式、方法不当,不仅不利于受批评者认识和改正错误,而且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引发逆反心理和敌对意识,给以后的教育工作留下隐患。  相似文献   

7.
批评是教师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有效方法。时下,教师们感到手中批评的武器越来越钝化,有的教师对违纪学生不敢批评,任其自然,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不少教师认为,批评学生愈来愈困难。产生这种批评难、难批评问题的原因很多。据观察,从学生角度讲,教师面对面的批评,有些学生也会处之泰然;少数学生就是受到了学校的处分仍会趾高气扬,毫无羞愧之色。从教师角度讲,批评的方式方法陈旧,批评的艺术性不高。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教师要很好地研究批评的方法和艺术,区别不同对象、不同环境、不同性质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批评方…  相似文献   

8.
也说批评     
一要照应。批评学生就像写文章一样,要注意前后照应。学生犯了错,受到了教师的批评,不管学生采取什么态度,还是不能摆脱一个事实——自己犯了错,老师批评了自己,定会在心灵深处留下一个烙印。假若教师在观察几天后,照应前一次的批评,再行开导一番,学生就会感受到老师是真正地关心自己,帮助自已。然而,这种照应的批评术,往往被一些教师忽视,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从教十余年.找认为有照应的批评,才是符合现代教育的批评。二要趣味。批评学生也要讲究趣味。学生犯错误,是因为他们是孩子,他们还年轻,心清如水,说话办事总有些…  相似文献   

9.
当战士犯了错误时.有些干部喜欢用简单的方式实施批评.这样做不但达不到让战士改正错误的目的.还可能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干部批评战士时,应努力做到批评有度,以文明而智慧的方式感化他们。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推行了全面改革,大到基本国策,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观念更新,这一切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改革的新时代,这种社会存在不能不直接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来,尤其是对青少年影响极其深远,在学生思想上引起了极大变化。一是要求自主、要求开放。从中学生的生理特点来看,他们处在一个自我意识逐步增强的阶段。青少年有一种成人感,一切都向成人看齐,力争取得成人所具有的权利。他们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对表扬和批评很敏感,特别是对不公正的、不符合事实的批评更是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以致与成人形成对立的情绪。他们还  相似文献   

11.
眼睛是表达情感的工具,是师生沟通的路径。教师应该利用眼神的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从而使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形成良好的教学情境。关注的眼神:没有一个学生不愿被关注,老师关注的眼神会给学生带来一种幸福感,加深师生情感沟通,使学生能亲其师而信其道。赞扬的眼神:每个学生身上必然有其闪光点,没有对学生的赞扬,学生的进取心就要受到遏制,这就需要教师经常地使用赞扬的眼神。批评的眼神:赞赏是一种教育,批评同样也是一种教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学会批评的艺术,利用眼神传达一种批评的情感,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并且有助…  相似文献   

12.
国有国格,人有人格。人怕伤心树怕剥皮。中学生虽还未成年,但“麻雀虽小,五脏具全”。他们和成年人一样,也具有喜、怒、哀、乐的情绪;也有自尊心和荣辱感。换句话说,中学生也是人,他们的人格也需要尊重。特别是处在改革年代的中学生,这种心理显得尤为强烈和执着。如果不尊重他们的人格,甚至有辱他们的人格,往往使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将处于十分尴尬的局面。事情就是这样,不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好心也办不了好事。  相似文献   

13.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后进生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我认为转变后进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教师对后进生要倾注关爱。要从思想上、生活上和学习上关心他们,做他们的知心人,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二、教师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指责的原则。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闪光点。三、课堂教学对后进生要贯彻优先提问,优先解答,优先辅导的“三优先”政策,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同样是学习的主人,以激发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四、课堂教学鼓励后进生积极思维,踊跃参与双边活动。对他们的答题、板演…  相似文献   

14.
八十年代的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这个主旋律的激励下生活的,他们风发正茂,有着丰富的精神需求。他们求知、求美、求真、求有价值的人生,渴求得到理解和尊重。然而,这些要求,却往往被我们有些同志排除在视野之外,甚至把其中的某些要求视为错误的东西而加以压、禁、限、防。我们政治教师和政治教育工作者乃至整个教育者,由于对学生不理解,不重视其精神需求,致使他们把我们讲的道理看着是外加于他们的东西,更谈不上理论指导实践,促进他们美好人生的实现了。目前学生学习政治课的思想,多数是为了应付考试,夺取高分升学、招工或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本来是很强的,可是对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往往会丧失上进心,感到老师提出的要求高不可攀,从而自暴自弃。老师的责任就是重新唤起他们泯灭了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想到为什么别人能做到的而我就做不到呢?使他们认识到笨鸟先飞,总会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16.
批评是教育,是德育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方法。但是,并非所有的批评都能达到目的,要使批评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除了批评的动机要与人为善,符合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外,批评的方法也很重要。批评的方法很多,大致可以分为直接批评和间接批评两大类。直接批评一般是当面、针对性较强地指出受教育者的缺点、错误,或进而指出缺点、错误的性质、根源、危害等。间接批评就是不直接指出受教育者的缺点、错误,而是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去启发,引导他自己去认识缺点,改正错误。对于那些不是存心犯错误,或有一般缺点、错误,“响鼓不用重捶”的人,一般采用这种批评方法。根据青年学生渴求进步,自我意识能力基本形成,自尊心、好胜心较强等特点,我  相似文献   

17.
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方法,有正面引导,侧面批评,有时也不妨用暗示手段,引导学生向正确方向发展。暗示的方式有多种:眼神,会给学生以暗示。如上课时常有学生开小差,或随便讲话,这时教师可以用眼神给这位学生以暗示,让这位学生知道老师已注意到自己,那么本来不安分的行为就会立即收敛。由于老师采用了暗示手段,使这位学生保全了面子,他心中颇为感激,不会产生反感或对抗,其效果自然要比停课批评好得多。沉默,也是一种暗示。如上课到一定时间,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轻声细语随之而起。此时,教师既不可听之任之,我行我素,也不必…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前后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转变的历史大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史学批评也随着时代潮流的急剧变革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其特点是史学批评的自觉意识进一步加强,史学批评的视角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史学批评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文章选取龚自珍、魏源、夏燮为例,重点探讨了他们在史学批评领域所具有的史学批评意识,在史学批评理论、史学批评原则上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职分类招生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英语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自信心不足,自尊心强,学习焦虑感较高等情感问题,而现有英语教师主要关注学生的英语知识的掌握与学习,强调教学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却基本忽视情感教育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辅助帮助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忽视了情感教学策略的运用。高职英语教师应该积极的运用情感教学策略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动机,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端正学习态度,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养成和谐健康的品格。  相似文献   

20.
旧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们称之为“说教”也是不无理由的。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政治课的积极性,不妨把讲台也让给学生们体验一下,让他们亲自“上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