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茹平 《前沿》2011,(1):47-51
我国行政机关中实行的同体问责制,存在着问责范围窄、问责力度弱、问责效用差等缺陷。构建以共产党为核心、人大为中枢,民主党派、社会团体、舆论媒体和公民广泛参与的多元主体问责体系是多元问责价值理念的现实要求。要实现由同体问责向多元主体问责的转变,就要着力培植多元问责土壤,完善多元主体问责机制,实现问责体系制度化,确保行政问责制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公民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行政过程中来。这不仅有助于公民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提高行政活动的民主性。因此,在行政活动中构建科学、合理的公民参与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行政过程中的公民参与机制存在意识薄弱、能力偏低、程序不健全、救济机制缺失的问题。对此,应从加强公民参与意识的培育、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建立合理的参与程序及相应的救济制度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试论公民参与和政府责任行政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政府实现责任行政和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公民积极有效的参与。然而,目前我国公民参与还存在着不少困境与难题。为完善我国公民参与机制,实现责任行政,须不断提升公民参与的层次和水平、实现行政公开与透明运作、保障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并有针对性地借鉴国外有效的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4.
行政首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责任是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应承担的政治、法律和道义责任。行政首长问责制就是看行政首长是否认真履行了行政责任。重庆市人民政府决定实行行政首长问责制,就是要督促各级、各部门行政首长更好地履行行政责任,依法行政。为进一步推进行政首长问责制的实施,笔者就行政首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路进行论证,阐述一些自己的观点与见地。  相似文献   

5.
吴剑 《公安研究》2010,(11):37-41,48
公民参与社会治安是行政参与原则在警察行政领域的具体应用,也是新公共服务理论发展的实践成果。公民参与社会治安推动了警政民主化、法治化发展,警政民主化、法治化的进程也呼唤公民进一步参与社会治安。通过借鉴有关国家实行公民参与社会治安的做法,我们可以从完善公民参与社会治安法治、重塑公安机关与公民的关系、拓宽公民参与社会治安渠道等方面,强化我国公民参与社会治安工作。  相似文献   

6.
党内问责制是与行政问责制相对应,专门针对政党组织内部的问责制度。从党政关系的视角来讲,行政问责离不开党内问责制,只有党内问责制与行政问责制配套实行并发挥作用,问责体系才算健全与完善。有基于此,有必要通过对《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解读,从党内问责主体、对象、内容、情形、方式、结果、执行等七个方面分析党内问责制的基本构成,并对其构建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文选才 《现代领导》2005,(12):33-33
行政问责制是问责制的一种,是在行政系统内部进行的问责制.也即所谓的“同体问责”。行政问责制的客体是所有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有效克服了权力机关等外部组织问责时往往只针对有关机构及其行政负责人问责的局限。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对于强化政府的责任意识,主动提高决策和执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行政问责制建设的现状、缺陷及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行政问责制自“非典”时期正式走近公众视线,目前行政问责制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现实难题与制度缺陷。该文从六个方面为根本上解决行政问责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尽快完成从人治问责向法治问责的转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尚巾 《传承》2009,(8):136-137
在行政法领域,公众参与对于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公正行使职权,防止腐败和权力滥用,维护、增进公民合法权益,推进公民自治,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分析国外关于公众参与的理论观点,总结我国公民参与现状,然后针对我国政府行政与公民参与的互动现状,提出保障措施,最后提出在现代民主进程中保证公众参与有效性,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建设民主和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0.
肖春艳 《理论月刊》2008,(4):128-13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是我国政府在执政过程中对履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价值观的反思与检视,和谐社会理念更加关注公民的民主权利、社会公平公正原则、政府对公民服务需求的回应性等问题,彰显了新世纪我国行政价值观的宪政主义回归.为了切实地贯彻和谐理念下政府执政的民主宪政理念,政府应健全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与程序,扩大公民参与权;落实行政问责制,实现依法行政;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增强政府对公民服务需求的回应性;提供相关的制度保障,促进实现社会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