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转基因作物侵权责任议题已经成为转基因作物相关法治研究领域的新兴议题。当前我国关于此议题的研究还较为薄弱,而美国法有一些理论和实践。考察美国侵权法的理论与实践,大体上,美国会以过失侵权、妨害侵权、侵入侵权以及危险侵权来追究转基因作物的侵权责任。虽然我国法制与美国法制体系不同,但是美国侵权法的原理值得我国法制借鉴。  相似文献   

2.
2 0世纪至 2 1世纪 ,加拿大侵权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失侵权理论在侵权法中逐渐占据中心地位 ,围绕着过失侵权责任的建立、过失侵权责任的扩展、侵权规则的一般化和融合、侵权法的赔偿及损失分配政策的演变 ,以及其他法律的和非法律的可选择机制对侵权法的削弱等问题 ,百年来加拿大侵权法确立了过失侵权责任为主线的侵权法模式。  相似文献   

3.
纯粹经济损失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加强而产生的一类特殊的损失类型,它不以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害为前提,却是因加害人的侵害行为直接导致的、受害人所遭受的经济上的损失。通过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典型国家的纯粹经济损失相关赔偿制度进行比较,尤其各国法在侵权法上对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结合我国现行法中的相关规定,提出了我国司法实践中应该对纯粹经济损失赔偿的予以承认和限制,并就对纯粹经济损失赔偿问题确立一般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关系性经济损失是普通法中疏忽侵权范畴内纯粹经济损失的一种类型。在处理关系性经济损失归责的问题上,排除规则具有主导的影响力,但现在已受到较大的挑战。本文介绍了排除规则的具体运作政策背景,并以三个经典案例描述出近年来排除规则运用上的变动轨迹,最后以TestbanK案引伸出排除规则在海难油污案件所受到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我国《食品安全法》只在第138条第3款中简单规定了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民事赔偿连带责任,对于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在不同法律关系中的法律责任主体地位、民事合同责任、民事侵权责任均未涉及,给行政执法和司法实务带来了难题。因此,要区分检验检测机构隶属于企业、政府和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中介机构时不同的主体地位及相应的法律关系;要突破合同的相对性,认定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与消费者之间有合同关系,并适用相应的赔偿原则,这主要基于检验检测机构的公信力和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对于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侵权,应确立过错推定原则作为归责原则,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区分故意和过失,明确故意侵权将承担连带责任,而过失侵权只为补充责任。  相似文献   

6.
我国《食品安全法》只在第138条第3款中简单规定了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民事赔偿连带责任,对于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在不同法律关系中的法律责任主体地位、民事合同责任、民事侵权责任均未涉及,给行政执法和司法实务带来了难题。因此,要区分检验检测机构隶属于企业、政府和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中介机构时不同的主体地位及相应的法律关系;要突破合同的相对性,认定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与消费者之间有合同关系,并适用相应的赔偿原则,这主要基于检验检测机构的公信力和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对于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侵权,应确立过错推定原则作为归责原则,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区分故意和过失,明确故意侵权将承担连带责任,而过失侵权只为补充责任。  相似文献   

7.
大陆法系中的过失相抵可以适用于违约责任,且多将减损规则吸收其中;英美法系中的比较过失和助成过失只有在违反合同义务的同时也违反了侵权法上的义务时,才适用于违约责任,且与减损规则并列;造成这些区别的主要原因是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对违约责任所采用的归责原则不同.我国合同法归责原则采双轨制,因此过失相抵可适用于违约责任,且与减损...  相似文献   

8.
注意义务是英美侵权法过失侵权责任构成的核心要素,对其存在与否及程度的判断是法官裁判和行为人承担过失侵权责任的前提和基础.注意义务在司法判例基础上确立和发展,其检验规则也在判例基础上由“二步骤”检验法发展为“三部分”检验法.对英国侵权法中注意义务及其检验规则的演进与发展的研究是深入研究英美侵权法的理论基础,具有重大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在涉外民事诉讼中 ,各国普遍按照地域管辖原则来确定合同之债和侵权之债的民事管辖权。对侵权行为地的诉讼一般由侵权行为地国家的法院管辖 ,而有关合同纠纷的诉讼 ,各国普遍采用合同缔结地和合同履行地两个标志来确定管辖权。从法律适用角度而言 ,传统国际私法对合同和侵权纠纷也分别规定了各自不同的法律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10.
纯粹经济损失是指行为人之行为导致受害人直接遭受到的,非因自己人身或有形财产遭受损害而引发的经济上的不利益或金钱上的损失,其具有独立性与抽象性、连锁效应性、损失产生于不具明确外观的利益受损等特点。由于这类损失的独特个性,其赔偿问题已经成为法律上的一个难题。英美、法、德各国分别在侵权、合同两种路径下实现救济并寻找合理性。我国亦应在侵权法的框架来实现救济,并通过多种政策因素的利益衡量来实现救济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