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首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议行合一”的议会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于三权分立的总统制,有利于政治稳定。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是正确处理党与人大关系的重要原则,党必须进入人大执掌国家政权,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必须加强人大自身建设,完善人大选举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和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结构。与此同时,要加强人大的监督工作,加强人大对财政的监督,建立违宪审查机制,认真贯彻落实《监督法》。  相似文献   

2.
谢勇 《民主》2009,(5):7-9
吴邦国同志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报告.从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的本质区别、人大和“一府两院”的关系与西方国家国家机关间关系的本质区别、人大代表与西方议员的本质区别三个方面,深刻论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固有特色,明确指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有别于西方议会制度传统特征的自己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中国的政治生活实践中科学规范党委与人大关系,毫无疑义党委是关键,人大是主体.要实现党委与人大关系的科学化规范化,必须充分发挥人大的功能.为了发挥人大的功能,首先要改革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真正选好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效运转的承担者;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人大代表的法理定位,以规范广大选民和众多人大代表的参与行为;要建立人民代表大会与同级党委之间的双向制约机制,着力解决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这个必须解决的重要的现实问题;还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做到以法律制度来确认和规范执政党与人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保证人民代表大会成为名副其实的权力机关 ,既符合马克思主义构建新型国家的民主原则 ,又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精神。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政治状况来看 ,要使人民代表大会成为真正的权力机关 ,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党的领导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党的领导的最本质的内容 ,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有必要通过立法 ,明确规定执政党与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关系和权限关系 ,确保执政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确保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至高无上性。而要真正实现这些 ,就必须改进和完善人大选举制度、代表制度、工作制度并通过完善法制来切实保障人大的各项职权 ,使人民代表大会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权力机关。  相似文献   

5.
万其刚 《民主》2004,(8):22-23
众所周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往往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解为人大会议或人大开会,也有的人把它理解为人大的制度。这样的理解对不对呢?实际上,这种说法既对也不对。说它对,因为人民代表大会的确是通过开会的方式来行使职权的。但因此就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解为人大会议或人大开会,确是十分偏颇的,也是很不准确的。同时,就把它理解为人大的制度来看,也是不准确的,人大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但还远远不是全部。  相似文献   

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信访制度一道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政治参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有其不同的制度成长逻辑、运作形式.信访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意外出现使得人大一开始承载了信访的特定功能.随着信访机制在改革开放后的不断膨胀,人大信访工作也逐渐扩张.然而,在现有的权力运行框架下,人大信访工作的扩张却是以人大制度本身代议功能的边缘化为牺牲品的,这样非但不能根本上缓解信访机制所面临的压力,反而会通过人大代议功能的边缘化,最终损害中国政治的参与结构."信访洪峰"所昭示出的参与危机的解决有待于包括人大制度在内的中国政治参与结构的整体完善.  相似文献   

7.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治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一系列显著的制度优势。在国家治理实践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渐形成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统一"的复合治理结构,从而形成了治理主体的合力效应,能够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治理效能发挥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其中,选举制度改革、会议制度改革、人大预算监督职能、发挥联系制度的作用等都是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正确行使立法权、决定权和处理同地方党委领导的关系,对于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也是我国制度“人民性”的重要体现,其效能的实现有赖于运行机制的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行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方式。从直接支撑制度逻辑的“中观制度”出发,考察人民代表大会同人民关系的实现机制、人民代表大会同“一府一委两院”关系的实现机制,以及中国共产党同人民代表大会关系的实现机制,指出现有机制存在对代表的监督考核不足、信息公开的实际效果有待增强、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一委两院”的实质性监督较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动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与时俱进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大制度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展现出巨大的优越性和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重庆市江北区人大在充分发挥人大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的过程中,探索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大力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创新:"一把手"上任之前先过"面试关",充分发挥人大在干部任免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改革人大监督体制和创新工作机制,加强人大对政府财政预算的有效监督;创新人大联系群众制度,加强人大代表与选民之间的联系;这些实践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有很大的发展和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4,(3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监督机制是我国最具权威、最高层次的监督机制。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地方人大监督机制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地方人大监督机制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对此,应当正确认识和理顺党的领导与人大监督的关系;提高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对地方人大监督机制的认识;加强地方人大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的基本原则。我国宪法规定的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逻辑内涵以及立法的政治属性等,要求人大立法以人民的意志为中心,以民主立法获得智慧和力量,最终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人大立法的根本要求。以人民为中心开展立法活动,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地位、人大主导、民主立法,以人大立法的人民属性为理念和方法,检视和改进立法制度与立法程序。  相似文献   

14.
《瞭望》1998,(49)
978年3月,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1978年宪法),“文革”时期一度陷入停顿之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开始全面恢复。1979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制定首批完善国家组织、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法律,即选举法、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组织法、人民法院组...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3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发展,人大会议制度面临着诸如人大日期安排与年度财政预算期不符、会期偏短、会议议程中发言和审议不足、会议公开透明度有待继续提高等问题。这就要求对人大会议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完善,努力探索提前会议召开日期、增加会期时间、增加全体会议次数以及突出辩论在审议中的地位等制度设计,以期充分而有效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各项职权。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贪污履行职能,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发的意志。”加强人大的监督工作是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的重要环节。为使人大监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本文拟对人大监督工作的目标管理作初步分析,供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监察委员会的监察权与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同属监督权体系。这是否打破了人大单向监督模式的平衡状态,学界尚存异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监察体制改革需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框架内进行,方可确保我国民主政体的稳定。监察委员会的监察权来源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我国信访工作中各权力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对行政权与司法权、人大监督权与其他权力的关系及其在法治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要重构我国信访工作权力关系,应“分流”信访、变“堵”为“疏”,构建以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同级一府两院为核心内容的“人大信访”机制,建立人大信访委员会、信访服务中心、信访信息流机制和人大信访终结制度,从而使信访工作走上法治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1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由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形式,因此,不仅在产生之初即缺乏完整、系统、成熟的理论指导,而且,建立在单一、非系统理论基础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后期的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也因为制度研究的理论困境而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运用新的理论实现从新视角重新认识和解释人大制度,对于推动基础理论完善、制度缺陷分析和重建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政治学领域重要的分析理论——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不仅尝试对其适用性进行探讨,而且从新视角对人大制度的相关基本问题进行重新解释和定位,同时论证其实用性和现实价值,以期在理论层面对人大制度的完善和再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肖太福 《团结》2004,(3):8-11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代表大会的一项重要权力,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各级人大代表在实践中积累了行使监督权的许多经验。但是,总体看来,人大的监督权尚未发挥完全的、应有的作用,与我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民主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期望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充分、正确地行使人大监督权是我国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重要措施。人大监督法的起草和制定工作已经列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但至今未能出台,有待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继续努力。本文仅就人大监督的内容、形式和程序进行探讨,提出建议。一、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