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校德育网站建设:理论支撑与效果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德育网站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载体。由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行为表现出充分的自主性和自由性,因此高校德育网站要想发挥作用,首先应该提高自身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在高校德育网站建设和网上德育过程中要以注意力选择原理为理论基础,并采取措施,提供外部保障,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吸引力,从而保证德育网站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高校校园网络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模式,也强烈冲击着他们的思想观念,使高校德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执战。本文就大学生网络环境下的德育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在网络化环境中提高德育效果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影响青年学生思想品德、价值导向的重要方面,它向高校德育提出了信息化、开放性、交互性、隐蔽性等方面的挑战。高校德育只有实现教育渠道、教育模式、教育内容的创新,才能应对新形势,培养跨世纪人才。高校德育在网络时代进行创新还应加强高校德育队伍建设,加强网络管理,用主流文化占领网络阵地,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4.
张晓庆 《工会论坛》2009,15(6):104-105
通过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命题反向观照我国高校德育状况,我们发现在德育中缺失情感、行为、自主意识等因素。我们必须在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理论指导下调适大学生的情感、行为、自主意识,达到完善我们高校德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网络的发展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以及价值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由网络衍生出来的网络文化,在体现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我国高校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也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应加强高校网络德育工程建设,完善校园网建设,加强高校德育队伍建设,以利于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给大学生学习和交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但同时也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冲击.高校应拓展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模式、优化网络文化环境、制定网络管理制度、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切实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服务"与"教育"双重职能。公安院校图书馆因其特有的性质更应凸显教育职能。面对信息技术革命、知识经济的到来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公安院校图书馆应认真分析影响教育职能发挥的因素,针对网络环境下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履行好教育职能,为培养优秀的公安后备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善高校德育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教育为本,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要求,紧密结合学院实际,突出学院女性特色,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探索促进教育环境进一步优化的新方法,不断推动高校德育环境健康、有序、创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时期高校德育环境、德育对象发生的巨大变化,品牌化已成为当前高校主题教育活动发展与创新的必由之路。高校主题教育活动的品牌培育工作应遵循以育人为中心、以特色为重点和以发展为要旨的原则,通过明确品牌定位、推动品牌运作、注重品牌传播、规范品牌管理等方式,实现主题教育活动从规模向品质、从粗放向精细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厘清网络德育的概念内涵,对高校网络德育进行概念界定,分析其特殊性,并探讨高校网络德育实施路径,是高校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价值理性"出发,阐述了高校网络德育的概念内涵,分析了高校网络德育所具有的"主体性"和"生活性",最后,提出了网络上与网络下联动机制,对高校网络德育实施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教育道德是从伦理学的角度用道德的本质来审视教育活动及其过程。从根本上说,教育共同体是一个伦理实体,教育善恶是教育道德的具体体现,教育是道义的事业、是求真的活动、是公平的“砝码”。教育从善的最终实现,要依靠“教育中人”的德性修养和制度德性来保证。“伦理实体”的论断给教育道德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撑,是关于教育道德的一种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德育的实效还没有达到社会的期望。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环节就是要改变传统“灌输式”的德育模式,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热点,构建大学生德育教育体系。奥运会具有国际化和全民性的特征,是高校开展德育的重要契机,奥运期间及奥运后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具有特殊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3.
当前,首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的主流是积极向上、令人欣慰的,他们在思想道德方面表现出积极向上、独立意识强、热心公益等特征。但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也还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习轻品行,教育部门重视不够等诸多问题。建议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入手,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在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立法工作,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4.
使用手机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大环境以及手机媒体自身的特征、大学对德育的定位和手机媒体管理的局限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拇指下的德性”问题受到一定程度的冷落。为此,在德育工作中,一要注重德性伦理培育在大学生手机媒体运用中的导向性;二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新德育方式;三要建立制度规范,促进手机媒体长效管理;四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培育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15.
彰显主体性的价值多元时代呼唤青少年德育的新路向。规范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德育路向,既与道德的本质相谋合,又与我国当前价值多元的德育环境相契合,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合宜性。在此路向上所做的德育方法的探索必然能够开拓我国当前德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在道德教育日益艰巨的新形势下,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道德修养"课,应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积极应对各种严峻挑战,直面问题,剖析不足,勇于探索集针对性和实效性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高校解决好"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这一重大课题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网络给他们的思想带来了诸多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大学生思想教育网络化应采取的对策措施具体包括:“两课”教育进网络,发挥网络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建立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教育师资队伍;加强网络伦理规范建设;重视校园BBS站的舆论引导;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把握文化主旋律。  相似文献   

18.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及《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及为指导思想,针对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教学改革基本思路和发展策略,促进整体水平的提升,为新时期和谐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既有全球性又有地区性。在我国,互联网与大学教育的关系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题目,而如何在今天的大学教育中使用好网络这一辅助工具,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课题。文章通过对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怀特海名著《教育的目的》的解读,探讨其教育思想对网络时代大学教育的意义以及网络引导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