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吉林市公安局昌邑分局内保科从1988年8月认真贯彻实施省政府关于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安全保卫工作《暂行规定》和吉林市政府《管理办法》,取得了明显收效。一是改变了长期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内部治安的旧模式,使内部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二是通过实行依法管理,使安全保卫工作的职责、任务、措施和要求进一步得到落实,单位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和职工的治安责任更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企业、事业单位治安保卫工作立法相对滞后。长期以来,各企事业单位多是以部门规章的形式指导保卫工作,缺乏权威性和约束力,使单位保卫工作的成效受到影响。因此,保卫工作的立法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企业事业单位治安保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规范单位内部保卫工作制度的行政法规,其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真正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3.
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安全保卫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我国这项工作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此,企事业单位的公安内保部门必须创新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以有效保障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安全.  相似文献   

4.
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安全保卫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我国这项工作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此.企事业单位的公安内保部门必须创新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以有效保障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安全。  相似文献   

5.
当前危害金融安全的因素大量存在 ,金融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依然相当严峻。新时期的金融安全保卫工作要以防抢劫、防盗窃、防诈骗 ,确保资金、人身安全为重点 ,进一步加大公安机关的监督指导力度 ,全面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防范和打击金融领域的犯罪 ,努力实现“城市和县城银行不被犯罪分子抢盗得逞”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6.
《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确立了“单位自治,政府监管”的单位内部治安保卫的新机制,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实行单位负责制,单位自治权力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公安机关应充分履行指导监督的职能,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维护单位内部稳定与安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日益严峻。解决大型企业安全保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全面贯彻落实"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内部治安工作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综治工作原则,以"平安建设"为抓手,以和谐稳定为己任,以整治风险隐患为突破口,持续加大防范工作力度,做到了各类事件的可防可控,实现内部治安秩序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军保卫工作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阶段,我军的安全保卫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第一次确立了党对安全保卫工作的绝对领导地位,保证了军队安全保卫工作发展的正确方向;第一次提出了以预防为主的思想,明确了军队安全保卫工作的主要任务;第一次采取了政治审查的措施,保证了党和军队各级组织的纯洁和巩固;第一次系统制定了对敌斗争的方针和政策,为分化瓦解和打击各种敌对势力指明了方向,为我军安全保卫工作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我院警务特训专业学生的入学动机,对安全保卫工作者社会地位的认识、择业意向、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业方向有较为清楚的认识。但是学生的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很少有人愿意毕业以后去企事业单位或社区从事安全保卫工作。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打造良好的就业渠道,是办好警务特训专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党委领导下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方针在’99昆明世博会保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即党的领导是世博会安全保卫工作成功的关键;公安干警是世博会保卫工作的中坚;人民群众是世博会保卫工作的坚强后盾。该方针的完整统一性和长期指导性是对公安工作为保政治稳定、社会稳定和对国内、国际大型集会活动安全保卫工作的科学论证。  相似文献   

11.
行政指导与行政监督是公安机关在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中发挥职能作用的主要方式,是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贯彻各项方针原则的重要保证。公安机关要深入贯彻《内保条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构建与不断完善公安行政指导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关于北京市交通事故处理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民主与法制建设愈加完善,如何以迅速、高效的方式处理交通事故,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北京市交通事故处理模式已经显露出很多问题,为了更加适应当今形势发展的需要,应当改革交通事故处理模式,使其在法律、法规的规范下越发完善,进一步维护交通秩序,保证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综合治理是我国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总方针。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的同时,加强安全防范工作,抓好“三防”体系建设,是社会综合治理的关键。“三防”体系建设是综合治理防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范措施体系的主要内容,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谓“三防”即人防、物防、技防。  相似文献   

14.
城市重大体育事件是指以租用、借用或者以其他形式临时占用公共场所,面向社会公众举办,单次参加人员在10000人以上的群体性活动,包括体育比赛、体育展览展销以及含有竞技色彩的民俗活动等。在重大体育事件过程中,突发性公共安全危害可分为群体械斗事件、拥挤践踏事故两类。重大体育事件对地方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已成为我国各地政府的共识,但随着规模扩大和场次的增加,其安全保卫难度也随之提高。对重大体育事件安全保障战略和路径设计是: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非营利性组织为联盟的安全保障主体;构建灵活有效的危机安全防范体系;加强公众安全防范教育;注意体育场馆、公共场所的细节设计。  相似文献   

15.
引导、扶持农民合作组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宪法》、《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法》赋予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合法地位。我国目前已出现了一些农民自发成立的经济和专业技术合作组织,应该重视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中的问题,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在农村社会保障和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同时尊重合作组织的自主性,对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6.
社区治安的首要目标是使所有人在收敛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中适应他人,以创造和平安详的社区初级秩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初级秩序的建立不能单纯依靠行政单一管理秩序,而由政府职能部门、社区自治组织、民间组织、驻区事业单位、市场组织、社区党组织和居民个人组成的治安志愿组织等构建的多中心治安秩序是创建社区治安初级秩序的重要选择。但在多中心秩序中,为了避免出现机会主义、“搭便车”等等不负责任的现象,需要“利益相关者”协同制定约束、规制各自行为的共同规则,这就是多中心秩序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7.
基层基础工作是公安工作的根本和源头.做好这项工作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必须坚持基层基础工作与侦查破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各警种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建立保障制度和措施,切实抓好队伍建设,才能把基层基础工作搞扎实,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林业公安作为一支派驻林区和林业部门的专门公安队伍,行使相应的刑事侦查权。森林领域刑事犯罪的现状、特点要求林业公安机关必须加强刑侦基础工作,以适应林区社会的发展,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林区的社会治安。  相似文献   

19.
边境地区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预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归纳边境地区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出发,总结了群体性事件的环境特定性、表现形式激烈性、主体层次性和情绪互动性等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是民族差异、社会矛盾复杂、基层组织涣散和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不畅等问题所致,应明确公安边防机关的职能,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及时化解矛盾,以维护中国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由“吸毒驾驶”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频发,呈日益增长且难以遏制的态势。针对“吸毒驾驶”日趋严重问题,公安机关在推动“毒驾入刑”和查处“吸毒驾驶”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国务院在关于《禁毒法实施和禁毒工作情况的报告》中也曾建议《刑法》增设“毒驾罪”。2011年我国出台《刑法修正案(八)》,把醉酒驾驶规定为犯罪,与“醉驾”相比,“吸毒驾驶”对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的危害更大。本文以同醉酒驾驶作风险比较和从刑事侦查作操作考量为视角,对“吸毒驾驶”入刑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