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遵义常年辣椒种植面积在200万亩以上,分别占全球、全国、全省种植面积的3%、10%和40%,全市有辣制品加工企业40余家,年加工产值约55亿元,年干辣椒交易量约40余万吨、交易额约60亿元,全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中国辣椒看西南,西南辣椒看贵州,贵州辣椒看遵义。遵义有着中国辣椒之都、全国优质辣椒种植区的美誉,以遵义虾子辣椒专业批发定点市场为中心,建立了市场网络体系,产品畅销川、湘、沪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中国辣椒、虾子定价、全球采购"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正绥阳县以高效农业项目为抓手,发挥辣椒产业助农脱贫致富、助力经济腾飞的主力军作用,今年全县干辣椒总产量预计达3.5万吨,总产值约7亿元。"这是我们加工的第二批产品,第一批产品刚到北京就被‘抢光’,老乡都说这个辣椒能吃出老家的味道。"站在辣椒深加工生产厂房门口,贵州黔味园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詹兴超满脸喜悦。对于辣椒产业,土生土长的绥阳人詹兴超情有独钟。他17岁闯荡北京,从辣椒小商贩变成有名的辣椒经  相似文献   

3.
遵义地区以虾子镇"中国辣椒城"为中心的辣椒市场(简称虾子辣椒市场),是我省最大的农产品专业市场,也是国家农业部定点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这一市场是怎样形成和运行的,它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最近,我们就此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4.
正世界辣椒看中国,中国辣椒看贵州,贵州辣椒看遵义。"接天茶叶无穷碧,遵义辣椒别样红。"遵义辣椒种植面积分别约占全球、全国和全省的3%、10%和40%,2018年,已超过225万亩,年产鲜椒270万吨、产值80亿元。作为遵义辣椒产业核心区,新蒲新区虾子镇经历20余年市场探索与突围,而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场,现代市场格局加快形成。  相似文献   

5.
正遵义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大生态、服务大扶贫、利用大数据,构建集辣椒生产、加工、物流、营销为一体的黔北辣椒产业带,推进遵义辣椒泉涌发展、风行天下。8月5日,由遵义市政府、贵州省农业委员会、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主办,以"生态黔椒·泉涌天下"为主题的2017中国·遵义第二届国际辣椒博览会在遵义市新蒲新区开幕。开幕式上,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授予遵义市"中国辣椒之都"称号,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辣椒检  相似文献   

6.
300余年前,辣椒已成为不产食盐的贵州省域大部分世居民族的“代盐之物”,每食不离之品。真正把贵州辣椒从物种做成产业的。是从路边小摊成长为“中国名牌”的“老干妈”——一个奇迹般壮大的“草根”企业。  相似文献   

7.
正"贵州与世界相互映照,贵州是观察世界的视角,并为世界减贫提供中国智慧;世界是展示贵州经验的舞台,并为贵州升级发展提供新的启迪。"贵州,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贵州的脱贫攻坚与绿色发展不仅满足贵州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在探索中国民族贫困地区充分发展、平衡发展的可持续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生  相似文献   

8.
正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地处云贵高原的贵州,作为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地球增添了一抹迷人的"贵州绿"。第52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记者采访有关人士,讲述他们眼中的"绿色贵州"。  相似文献   

9.
正6月9日,2018中国黑龙江国际生态旅游峰会在哈尔滨召开,会上发布的《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报告》显示,黑龙江、贵州等省份的生态资源对一线城市游客的吸引力最强,黑龙江和贵州一同入选我国主要生态旅游资源总体数量TOP10省份。作为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贡献颇多"绿色智慧",尤其是立足大生态,发展大数  相似文献   

10.
正贵州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闯出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创新之路。贵阳的习习凉风,把人们带入了一年一度的"生态时间",随着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在贵阳隆重举行,全球及国内政商领袖和专家学者将齐聚一堂,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贡献"贵州智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今年年会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正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坚实托起了人民对于美丽环境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百姓富则贵州富、生态美则贵州美。"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贵州正式将"大生态"列为继大扶贫、大数据之后的第三大战略行动。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作为中国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始终注重处理好发展和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我国目前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对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共享生态文明发展红利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作为全国首批三个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贵州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提供了什么样的"贵州智慧"?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特专访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张美钧。  相似文献   

13.
<正>5月18日,贵州省首届春茶斗茶大赛在贵阳落下帷幕,5大类"茶王"诞生。此次大赛以"生态、标准、品牌、创新"为主题,旨在通过斗茶活动的开展,弘扬茶文化、提升茶品质,打造贵州茶品牌形象。新"茶王"的诞生为贵州茶标准树立了新的"标杆"。近年来,贵州茶叶正在从"贵州原料"、"贵州制造"向"贵州创造"、"贵州品牌"转型,"贵州绿茶、秀甲天下","世界绿茶看中国、中国绿茶向黔看"的产业格局正  相似文献   

14.
正惊蛰时节,红杏深花,菖蒲浅芽。春天的中国生机勃勃。3月4日上午,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持续3分钟,以"奋进新时代履职新作为:为了生态美、百姓富"为题,报道了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动美丽贵州建设新跨越的经验、举措、成效。当天,央视新闻联播"春天的中国"节目,用贵州黄果树瀑布"一溪悬捣、万练飞空"的壮美短片,在全国两会时间持续发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好声音。"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这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牢记嘱托,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坚定走"用生态之美、谋赶超之策,造百姓之福"的发展新路。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如山厚望,在心在肩。贵州牢记嘱托,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坚定走"用生态之美、谋赶超之策、造百姓之福"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6.
<正>毛阳位把贵州当成第二故乡,坚忍不拔地在贫瘠的大山里播洒绿色,拓展出充满希望的脱贫致富之路。在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贵州,还有无数像他一样的"生态英雄"默默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着力量。6月28日,由光明日报社主办、共青团中央和国家林业局支持的"森林中国·首届中国生态英雄"评选结果在京揭晓。十位钟情绿色化者获"生  相似文献   

17.
正从年产值不足10万元的小作坊,到年产值2亿多元的贵州本土辣椒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品牌企业,逐渐长大的"苗姑娘",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清洗、剁碎、发酵、炒制……作为饭桌上的开胃宠儿,一瓶辣椒酱从研发到上市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4月2日,记者来到位于贵定县的贵州苗姑娘控股集团(以下简称苗姑娘集团)辣椒酱生产车间,伴随着工序的变换,辣椒在每个生产车间散发出不同的鲜  相似文献   

18.
<正>水城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中国凉都·生态水城"的战略部署,为实现全县经济转型升级找到一条可行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多次对贵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贵州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省委全面启动"绿色贵州"三年行动计划,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在此基础上,六盘水市提出  相似文献   

19.
正17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地、中国世界遗产数最多的省份、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拥有影视资源的"富矿"。近年来,贵州在重要时间节点上进行特色资源的深度挖掘,寻找文化符号,讲述贵州故事,集中资金和力量走大制作的精品化影视道路。本栏目陆续推出"贵州与电影"系列报道,讲述镜头背后的贵州故事。  相似文献   

20.
正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贵州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重大进展,奋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生态文明、全民参与。6月18日,第三个"贵州生态日"如期而至,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奋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全省各地拉开帷幕。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绿色行动,也是贵州自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