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孔学堂书博会上,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董平,上海古籍出版社副社长王纯,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丁为祥、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钱明、《光明日报》国学版主编梁枢就"阳明文化的传播与出版"展开对话。贵州如何抓好阳明学的教化?如何依托优势,将阳明文化打造为贵州的又一张文化名片?本刊记者邀请以上专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明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谪居贵州近3年,给贵州留下了宝贵历史财富。数百年过去,王阳明在贵州播下的思想种子一直在茁壮生长,深度挖掘阳明学传承与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2023年,贵州省重大文化出版工程《阳明文库》首批新书亮相。《阳明文库》由孔学堂书局编辑出版,以阳明文化为核心,多角度、深层次挖掘阳明文化资源,高水准、全方位汇聚海内外阳明学研究成果,在阳明文化的文献保存、学术研究、普及推广和国际交流等方面,价值丰厚,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王阳明和阳明文化,各地正兴起一股"阳明热",有的地方党委、政府也倡导领导干部学习阳明文化。那么,领导干部学王阳明,学什么呢?我通过对阳明文化的学习,认为领导干部学习阳明文化,可以从以下几点去理解。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王阳明家族数代淡泊名利,王阳明也认为读书是为学圣贤,而不是为当官。王阳明被贬龙场后,胸怀坦荡,潜心读书。在平乱有功,被朝廷封为"新建伯"  相似文献   

4.
近日,记者从省文化厅获悉,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文化年鉴》和《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2012年,四川公共文化投入进步指数位居全国第一、人均为全国第三,2011年四川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总量)全国第四。3个数据显示,四川公共文化迈进全国第一方阵。近年来,我省以"文化  相似文献   

5.
《奋斗》2016,(3)
正人民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本书对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总体要求(包括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基本原则等)、主要内容(包括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主要措施(包括开展三个专题学习研讨、创新方式讲党课、  相似文献   

6.
正在向各方面专家反复请教的基础之上,经过两年多的酝酿、编写、修改,最近,由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学院万敏教授、汪原教授以及武汉大学国学院欧阳祯人教授主持设计的《中国阳明文化园规划设计暨核心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以下简称《规划方案》)正式出炉,并已通过了相关职能部门的审查。在整个《规划方案》的设计过程中,笔者担任了景区文化理念、文化景点设置以及景区各景点的命名等相关工作。在即将全面动工修建"中国阳明文化园"的前夕,笔者深  相似文献   

7.
1506-1508年王阳明贵州“龙场悟道”,播下了阳明文化的种子。今天的修文以不懈开拓的勇气举办三届国际阳明文化节,打造“王学圣地”品牌, 赢得世界各地的目光。阳明文化成为贵州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修文县先后举办了四届王阳明学术研讨会和三届阳明文化节,赢得了国际儒联,国外及我国台湾、香港等地专家学者的广泛支持。在此期间,学术界推出了《王阳明谪黔遗迹》、《王学之思》、《阳明先生》、《王学圣地》等一  相似文献   

8.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近年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已上升到国家层面。在民间,办书院、学国学的人也越来越多。2012年9月,以规模宏大的贵阳孔学堂(一期)建成为标志,传统文化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重返"人们的生活。大成殿、杏坛、讲堂群、六艺学宫、乡贤祠、阳明祠、奎文阁等建  相似文献   

9.
向颖羿 《当代贵州》2024,(12):16-17
<正>阳明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中的一颗灿烂明珠,不仅是国内,在海外也影响较大。那么,作为阳明思想和文化发源地的贵州,我们应该如何加大其在海外的传播力度?对此,本刊特别采访了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教授任健,与他一起探讨新时代背景下阳明文化的海外传播。  相似文献   

10.
在王阳明生前,弟子遍布大半个中国。从明代中后期到现在,阳明学研究已经走过了五百年的历程,近代阳明学在其中占有重要一席。近代哲学家基于各自的哲学理念、政治诉求和价值旨趣审视王阳明的思想,以不同范式解读、诠释阳明学,形成了六种不同的阳明学研究范式和形态,为阳明学研究提供了多种样式和选择。与此同时,近代阳明学研究带有与生俱来的时代烙印和鲜明特征,反思近代哲学家的阳明学研究,既有助于直观感受阳明学在近代的传播,又可以得到诸多启示和启迪。  相似文献   

11.
盛世修志。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也给编修地方志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桂林市第一届新编地方志的主要成果是:《桂林市志》出版;市辖12个县已有11个县县志出版,《兴安县志》已完成全部编修工作,可望近期出版;出版了《桂林市鉴》(1986~1990)、《桂林市鉴》(1991~1995)、《桂林市年鉴》(1997)、《桂林市年鉴》(1998)、《桂林市年鉴》(1999)、《桂林市年鉴》(2000)。《恭城县志》1993年在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首次评奖中获二等奖、获广西地方志优秀成果二等奖;《灌阳县志》、《平乐县志》、《桂林市鉴》(1986~1990)分别获1993~1996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  相似文献   

12.
2014年10月31日,由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共余姚市委宣传部、余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协办的第三届国际阳明学研讨会在王阳明的故乡,浙江省余姚市召开。来自中国大陆、美国、俄罗斯、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一、学术交流1.以"知行合一"和"良知"为核心"知行合一"和"良知"是学术交流中的两个核心命题。浙江社科院资深研究员吴光先生认为知行  相似文献   

13.
<正>《龙场遗梦》取材于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在修文县龙场镇悟道的生活片段,是贵州省首部反映王阳明题材的微电影。一边是丰饶深厚的阳明文化,一边是方兴未艾的新媒体浪潮,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从而深入挖掘、推介阳明文化,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传播?这是王学圣地贵州亟待回答的问题。2014年,由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策划、贵州师范大学拍摄的微电影《龙场遗梦》推出,为阳明文化的宣传推介  相似文献   

14.
近日,记者从省文化厅获悉,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文化年鉴》和《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焦点     
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出版发行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一书,4月5日由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4月17日,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在全省"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和省委常委会、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以及农村、社区、机关、高校、国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领域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即"1+2+7"配套方案)。4月  相似文献   

17.
黄宗羲《明儒学案》把鹿善继归入“诸儒学案”,并认为其学“颇近东林诸子”;陈鼎《东林列传》干脆把鹿善继纳入东林学派,谓其与高攀龙、左光斗等交而“得程朱之传”,讲学则“每拈程朱大旨教诸生”。但如细考鹿氏思想实际以及他的生平行迹则不难发现,善继与东林学派中人交往固然密切,甚至堪称同志,而从学说思想上来看,他乃是一位充分体现阳明精神的王学家。正因鹿善继与阳明心学精神相契合,他不仅成为明末阳明学的中坚,而且开创了燕南王学,以其刚毅的节气而使阳明学在明清易代之际独放异彩。  相似文献   

18.
正两学一做"两学一做",即"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指示,以提升首都核心功能为要义,开启了北京文化建设发展的新时代。其中"代表性、指向性、辐射带动、创新引领、表率作用"等要求,"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等理念,吹响了首都文化建设的进军号。首都核心功能在于先进文化的示范带动引领中华先贤高度重视京师文化对国家文明的教化示范功能。汉代《史记》《汉书》均有"建首善  相似文献   

20.
涉民新政     
正我省317个贫困村将有娱乐健身好去处近日,省文化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黑龙江省2016年贫困村文化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启动贫困村文化设施建设工程,2016年对首批317个贫困村实施文化设施建设项目。《方案》提出,黑龙江省将在全省贫困村建设一室一场,即综合性文化活动室(中心)和文化广场。其中,文化广场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建有可移动舞台、太阳能灯光设施,配备篮球架、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