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调查研究的相关说明(一)研究背景分案起诉制度是人民检察院对于提起公诉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的案件,在不妨碍整个案件审理的情况下.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的案件分案,分别以独立案件提起诉讼,法院分别受理的制度。分案起诉制度在我国虽然缺乏明确的立法规定,但是在一些司法解释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2.
完善分案起诉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案起诉制度,是指检察机关对于受理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的案件.在不妨碍案件审理的前提下,对未成年被告人和成年被告人分别起诉.法院分别审理的制度。分案起诉是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分案处理原则的内在要求,是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在刑事诉讼的特殊处境下诉讼权益的特殊保护.是尊重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具体表现。目前我国立法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成年人的分别关押、分别执行已作了明确规定,但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在起诉、审理的诉讼程序上是否分别处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分案起诉制度作了相关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就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分案起诉制度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各地公安、检察和审判机关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移送、起诉和审判方式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尝试,部分地区建立起了"分案审理制"。所谓"分案审理制"是指在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的案件中,在  相似文献   

5.
言论广场     
《中国司法》2006,(2):5-5
对未成年人犯罪要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对未成年人犯罪、初犯、偶犯和轻微犯罪案件,在充分体现依法从宽的一面,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依法应当起诉的也要主动向人民法院提出从轻处理的建议。各级检察机关要继续推进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批捕、公诉方式改革,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的案件,要探索实行分案处理的制度和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公诉方式。(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如是说,《检察日报》2006年1月6日)律师权利是公民权利的延伸律师执业和人权保障紧…  相似文献   

6.
来信两个人以上的共同犯罪案件,在一案中可否认定两个人以上为主犯?公安局以单个人分别制作呈请逮捕书或起诉意见书是否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济源县人民检察院张怀忠复信《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这是关于犯罪集团和共同犯罪的案件,认定犯罪分子是否主犯的标准。在一个共同犯罪案件中,究竟认定几  相似文献   

7.
阮雪芹 《海峡法学》2015,(1):112-120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设置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完善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也使未成年人相关程序立法的相对独立性得以实现。然而作为现代少年刑事司法重要原则的分案处理制度,新刑诉法却所涉不多,如何分案缺乏一定操作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分案处理制度在各地实践中存在着不同做法,也尚有不少实际问题未能解决。因此,检察机关在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进行研究时,有必要对分案起诉制度进行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8.
附条件不起诉又称暂缓起诉,由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我国仍属一项新生制度,需要经过实践经验后再逐步推进.因此我国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只规定了对未成年人案件可以适用附条件不起诉.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法律确定的一项基本政策.我国在对待未成年人犯罪方面,有着各种不同但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也由此决定了对失足的未成年人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必须注重与这些法律制度的统一和协调.  相似文献   

9.
杨杰辉 《现代法学》2022,(1):191-204
共同犯罪案件的特征以及实现刑事诉讼价值的目标决定了共同犯罪案件原则上应该并案审理。分案审理只有在两种情形下才可以采用:一种是被告人人数众多、案情复杂,并案审理无法保障庭审质量和效率的;另一种是为保护被告人的利益而有必要分案审理的。分案审理,应该设立科学合理的决定程序:赋予法院分案审理的审查决定权,赋予被告人对分案审理决定的参与权、救济权,明确分案审理违法的程序性后果等。分案审理后,应该保障被告人的对质权,尤其应该赋予被告人对共犯的完整对质权。妥善处理前案裁判与后案裁判的关系,明确前案裁判对后案裁判没有预决效力,最多只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新《刑事诉讼法》在未成年人诉讼案件诉讼程序中规定的特殊制度,该制度不同于原有的法定不起诉、相对不起诉等制度,是基于"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针对涉罪未成年人特别规定的刑事制度。本文中,笔者将以附条件不起诉理论为基础,探讨、归纳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基本概念及原则,为进一步研究该制度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李湘 《法制与社会》2014,(16):56+58
通过对未成年人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可有效减少犯罪对未成年人本身、未成年人的家庭及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我国对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规定主要见于刑诉法中的未成年人特别诉讼程。在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实践中,常会遇到酌定不起诉与附条件不起诉存在重合的案件,对于具体个案应适用何种不起诉,法律及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我们认为,为了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利益,当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与相对不起诉在适用条件上存在重合时,应直接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相似文献   

12.
适用条件是启动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前提,是检察机关适用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所应把握的尺度和标准,除法律规定的条件,还应考虑是否涉嫌构成共同犯罪、是否具有犯罪前科以及是否具备考察帮教条件等相关因素。而环节配置科学合理的程序则是适用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有效运行的保障。但现有的立法和司法解释时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适用程序的规定尚且比较原则,需要对从审查启动到监督制约与救济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一体化考量,使之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人刑事分案审理制度是针对未成年人独特的身心特征而设置的一项特殊的诉讼制度。这一制度在我国基本刑事法律中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在各地司法实践中广泛存在。现存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分案审理制度,应着重从分案审理的标准、程序性规定、与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上诉制度、辩护制度、证人作证制度之间的衔接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对于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罪犯,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法律制度是否应与成年人犯罪的追责机制有所不同呢?2013年刑事诉讼法为此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被决定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如果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考验,此次司法记录将会被封存,不至于影响其在求学、就业等方面。文章分析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现实意义,从制度层面解读了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范围和适用程序及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对该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娜 《法制与经济》2010,(11):33-34
17岁的阳阳(化名)涉嫌抢夺罪一案,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人民检察院最终作出不起诉决定。承办此案的未成年人犯罪审查起诉科检察员苗苗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这是她今年以来办理的第五个不起诉案件,  相似文献   

16.
作为教育和挽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一项重要法律举措——相对不起诉,因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存在着诸如适用范围过窄,不起诉程序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实践中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相对不起诉的准确适用以及功能的充分发挥。本文通过对未成年人适用相对不起诉的理论支撑、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对我国未成年人适用相对不起诉进行探讨,以期更好的发挥相对不起诉制度在未成年人案件办理中的作用,从而挽救轻微罪错的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17.
论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的建立和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建成 《法学》2012,(1):133-138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专门规定了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确立了未成年人犯罪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和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这些规定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但仍有值得进一步研讨和改进之处。笔者主张适度放宽附条件不起诉的可能刑罚条件,用前科消灭制度取代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同时规定讯问和审判未成年人时的律师在场权。  相似文献   

18.
陈陆健 《特区法坛》2002,(71):24-25
青少年由于其年龄特征,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这是他们的天性。但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浅,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对好坏良莠缺乏全面正确的判断,在缺乏良性诱导的情况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随心所欲,导致犯罪,究其动机,并无其目的性。据统计资料反映,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四个特点:一是14岁16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二是共同犯罪突出,大多数是未成年人结伙或参与成年人至共同犯罪。据统计,在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中,70%左右是青少年团伙作案、共同犯罪。三是暴力性犯罪明显。少年犯罪案件的主要类型有抢劫、盗窃、故意伤害、强奸、聚众斗殴、敲诈勒索等。四是在校学生犯罪率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19.
从对未成年人保护和教育、改造原则出发,检察机关应积极行使法律赋予的不起诉决定权,发挥不起诉在保护、教育失足的未成年人上的积极作用。对未成年人适用不起诉的标准应较成年人更宽缓。做好不起诉后对未成年人的帮教是防止被不起诉的未成年人再犯罪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17岁的阳阳(化名)涉嫌抢夺罪一案,河南省洛刚市涧西区人民检察院最终作出不起诉决定.承办此案的未成年人犯罪审查起诉科检察员苗苗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这是她令年以来办理的第五个不起诉案件,"而在以前这样处理的案子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