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官文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长达两千余年官僚地主阶级的统治中,形成了一种与当时经济、政治制度相适应的官场文化———官文化。它以官为主体,以为官者的利益为核心,为统治阶级“治民”“愚民”,谋取个体自身的发展提供方法和依据。作为一种文化遗传,其遗毒严重阻碍着当今社会的发展进步,必须彻底批判和清除官文化的影响,加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以保证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一)官文化是由孔丘创始,并由秦汉及以后历代统治者和从属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学者们坚持并贯彻于中国社会的统治意识。它是以官僚体制、官僚政治为骨架,官僚意识、官僚价值观念及民对官的认…  相似文献   

2.
中国"革命文化"产生并发展于中国人民长期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沿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方向前进.它不仅反映了革命时代社会政治经济的尖锐斗争,具有强烈的时代性,而且理论结合实际,有严肃的科学性和深刻的人民性.中国"革命文化"的思想精神和方法特点对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官当"制度,是封建特权思想在法律上的体现,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等级森严 的封建专制政体和"刑不上大夫"的礼教思想是"官当"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思想条件。"官当"制度随着封建社会的灭 亡而归于消灭,但其对现代社会仍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少数领导干部怀有的"官僚主义"、"特权思想"就是"官当"制度 的遗毒,消除滋生封建特权思想的土壤,对建设现代法治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执政党的地位以及历史使命的高度来运筹和谋划"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这一重大课题的思想理论成果.我们必须按照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变革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夯实执政党的经济基础;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做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夯实执政党的文化基础;牢记宗旨,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做好新形势下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夯实执政党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5.
谈"官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华 《党政论坛》2004,(11):41-42
“官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为古今中外的统治阶级所重视。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崇尚德治的国家,中国传统文献几乎无一不涉及“官德”问题。诸多政治家、思想家的共识是“惟治乱在庶官”,“官德”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今天,党的领导干部虽然不同于旧时官吏,但从执掌社会公共权力的共性着眼,人们通常也把领导干部称之为“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也就被称之为“官德”。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要求领导干部首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德治国,重在以德治“官”。在新时期的严峻挑战面前,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在公民道德素质建设中…  相似文献   

6.
胡晓地  池蕾 《求知》2020,(5):57-5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论语》中孔子有关"六艺"的论述,意图"寓治于教、以教促治",是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思想的重要本土文化资源。据现有史料记载,"六艺"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在孔子看来,"六艺"是君子养成所不可缺少的六种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7.
民族救亡思想是严复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它以"自由"为核心,推导出"平等"、"民主"、"法治"等政治主张,形成集政治救亡、文化救亡、道德救亡于一体的理论体系,对清末中国的思想启蒙与政治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今日中国虽不再是清末濒临民族危亡的中国,但在当前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却出现了"道德危亡"的症候.严复在百余年前对"中体西用"的批驳、对道德危亡的"棒喝"在今日之中国仍很有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冯洋洋 《学理论》2011,(19):51-52
安东尼奥.葛兰西被公认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市民社会"概念既不同于黑格尔的市民社会,也不同于马克思具有经济基础意义的市民社会,而是归入了上层建筑范畴。他在对"市民社会"作独特理解的基础上,阐释了无产阶级必须掌握意识形态"文化领导权"、加强"阵地战"的建设以及重视"有机知识分子"思想。其"市民社会"理论对当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内容,在个体及社会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个体安身立命之基础、社会和谐有序之基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伦理诉求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略论"和而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建乐 《理论导刊》2008,(5):119-120
"和而不同"旨在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其文化价值是以"和"为主导的兼容并包.它不论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大舞台上.还是在异彩纷呈的中国传统文化各领域中.都具有航标和主旋律的地位.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长盛不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党的思想建设必须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三个代表"的论述,为进入21世纪后,如何进一步完善党的思想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指导纲领;把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要求,作为对全体党员思想政治素质规范的标准,这是改进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发展方向,也是党保持自身先进性、履行好"代表"职责的思想保证.这就要求党的思想建设,在内容设置和实现途径上作出针对性的改进,能够有效地把"三个代表"的思想贯彻到对全体党员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12.
蒋玉林 《理论探讨》2005,46(3):67-70
我们曾经说过,加入WTO不仅是一个组织形式,更重要的是观念形态与行为方式,尤其是支配行为的思维理念.同样,当执政能力成为时代的要求、人民的需要的时候,"官"念恐怕就成为压力最大、包袱最重、影响最深的东西.在中国,"官"念往往构筑"等级"、造就"专制"、追逐"权力"、崇拜"人治"和拥戴"暗箱",由此造成人格歧视,缺乏民主,看重权力而弱化权利,践踏法律和规则,阻碍"阳光行政".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下工夫淡化"官"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大众意识、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3.
张春姣 《理论探讨》2004,25(6):38-40
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核心内容,对于研究东方社会落后国家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中国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亚细亚生产方式在文化层面上进行反思,再现出亚细亚生产方式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文化消解与弱化、文化回复与强化的过程,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官谣"作为官方对外发布的一种虚假信息,具有较强的欺骗性。"官谣"的本质是权力任性滥用。在网络谣言泛滥成灾的当下社会,"官谣"对政府公信力的损害是巨大的,严重侵蚀政府的合法性和政治认同。法治是抑制权力任性和傲慢的一把利剑,建设法治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官谣",才能正本清源,重塑政府取信于民的正向声誉。  相似文献   

15.
道学以道为最高范畴,以究天地人之际,通古今"未来"之变为己任,贯通儒释,融会百家,堪称古今中外之绝学.道学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门学问,是"中国文化的根砥",它以独特的方式探求历史变化和王朝兴衰之理,以"天人合一"的诉求确立人类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友善的关系.弘扬道学精华对于实现"与民休息"的治政方略、对于抵制邪教的侵蚀、对于消解西方文化的种种弊端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阳泉市矿区位于市区西部,面积19.17平方公里,人口近23万,辖区内有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阳煤集团,是典型的工矿型城市区。近年来,阳泉市矿区区委、区政府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提出了打造全市"经济发展首富之区,资源转型首创之区,社会和谐首善之区"的"三区"建设目标,为加快全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存在作恶的倾向,因而需要力量进行制约。约束个人的心性与行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律,一种是他律。"他律"方式即依靠法律制度固然能够有效地防治腐败,但"自律"即"以德治官"也能够对预防官员腐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从中国共产党反腐的历史来看,其反腐模式并不排斥"以德治官",而且十分注重"以德治官"对于防治官员腐败的特殊意义。在"制度建设"还没有"把一切权力关进笼子"的情况下,或者说,在制度并不能"把一切权力关进笼子"的情况下,"以德治官"仍然不失为"制度反腐"必不可少的支持力量。从中国传统德性文化的特征、功效以及当前中国官场的实际情形来看,"以德治官"应重在用传统德性文化培养广大官员的"敬畏感、意义感、羞耻感"。  相似文献   

18.
李志祥 《理论探讨》2008,30(3):28-31
胡锦涛同志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将人本主义价值观与唯物主义本体论相结合,是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思想的重要发展.它不同于资产阶级的抽象的人道主义,在本质上属于社会主叉人道主义.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就是要在"人"与"物"的关系方面维持劳动付出与成果享受之问的平衡.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以集体主义来统率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在"人"与"自我"的关系方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创新的价值与动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我们要充分认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创新的社会价值、人本价值和文化价值,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从政府角度看,增强政府文化服务的功能是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题中的应有之义.经济体制转型、社会的全面转型、社会财富分配状况的变化以及"文化全球化"趋势都构成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创新的重要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20.
9月28日,题为"解放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术研讨会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举行,就"解放思想所提出的历史及时代背景"、"什么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之本质要求的解放思想"、"如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坚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所具有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等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