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西方社会分层理论与毛泽东阶级阶层理论分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阶级立场及构建理论的目的不同 ,西方社会分层理论与毛泽东阶级阶层理论存在严重的分歧。两者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社会分层、阶级与阶层三个概念的不同理解。二、对划分阶级阶层的标准的不同理解。三、对社会分层功能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状况不断变化.从社会分层的结构来说,我国原有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分化,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从社会分层的机制来说,我国以市场为主导的社会分层机制己经建立起来,但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主导的社会分层机制并没有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3.
吉登斯的社会分层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阶级结构化理论中。它以市场能力与准技术关系为轴心进行社会分层,将阶级关系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在阶级活动和阶级结构的互动中考察各个阶层的流动。依据“分工的规律是阶级划分的基础”的原则,可以解析其理论认识上的得失,阐明其理论在中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1978年社会学系恢复重建以来,社会分层研究就一直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概而观之,学术界对社会分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分层的标准、阶层结构、阶层分化和中间阶层等四个方面。要使社会学的研究走向深入,就必须加强阶层研究的指导理论、中间阶层、社会分层与社会公平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我国社会的分层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较为均等化的、构成较为简单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正逐步形成,不同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地位和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的差异也日益明晰化.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些差异,从而团结最广泛的力量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的更加和谐,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理论界社会分层理论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后,我国社会分层的理论研究经历了五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57年是阶级分层阶段;1957-1978年是政治分层阶级;1978至80年代中期,政治分层又向“客观的阶级结构”回归;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我国社会出现了贫富差距的大讨论,90年代至今,我国分层研究分析模型具有了明显的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在公共语境领域发生了从阶级到阶层的话语转换,这种转换可以从社会分层理论的两个重要理论源头--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和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各自所蕴涵的语境逻辑和当代中国整体性社会诉求中得到解释.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是一种关涉政治革命的宏观历史理论,与试图保持价值中立的关涉合法性论证的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具有极为相殊的语境逻辑.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对革命时代阶级斗争理论的"路径依赖"以及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语境误读,导致阶级和阶级斗争话语泛化.改革开放后公共话语发生的从阶级到阶层的转换是对中国社会整体性诉求的恰当回应,但这种转换并不表明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应当退出公共语境.  相似文献   

8.
新的社会阶层对于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阶层地位和社会态度是以往经验研究一直关注的焦点,但对二者的关系缺乏深入的相关分析和因果解释。本研究根据社会阶级心理学理论和国内外经验研究得出的观点,采用经验调查数据,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主观阶层地位认知、社会态度及其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主观阶层地位认知、社会态度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客观阶层地位和主观阶层地位都对社会态度产生重要影响,但主观阶层地位对于社会态度的解释力比客观阶层地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它系统地分析了阶级阶层的产生与消亡,阶级划分的标准以及各阶级的相互关系等。在我国当前阶级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只有客观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阶层理论,坚持它对我国社会分层的指导意义,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更好地协调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0.
社会性资源不平等的配置引起社会分层,以行为为对象的法律必然关注社会分层的内在运作。社会分层需要法律调整,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依靠法律促进社会分层良性发展,促进中间阶层发展壮大,加强法律对社会弱势阶层的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11.
亚文化群是通过商品使用而形成的社会分层,他们在消费行为中的特点是对风格的大胆运用.这种风格有一系列表征物,并且具有同源性,从而体现出亚文化群的消费特征和审美趣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社会分化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阶层整合带来负面效应,在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的转型期,以信任、规范和参与网络为主要形式的社会资本缺失给阶层和谐带来了许多不稳定因素。研究社会资本和社会阶层分化的逻辑关系,并从整合政府与公民社会力量的新视角上培育社会资本,对重构社会整合机制,优化社会结构并促进阶层和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弱势群体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防止断裂社会的产生;有利于提升其向上流动的人力资本,消除贫困的代际传递;有利于逐步形成以自致性因素为主的社会分层机制,促进整体的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实现充分社会化,消除社会的结构性紧张。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分层上一个重要的变化是行政权力不再是支配社会资源的唯一力量,社会分层逐渐呈现其以经济为主的平等性分层方式为特征。当代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对社会不同职业带来了影响并继而对社会阶层变迁带来了影响,但我们要注意不能把职业分析方法的作用片面地夸大。由于种种原因,不同社会阶层在利益上存在着差距,甚至存在一些较为尖锐的矛盾。我们有必要建立各阶层利益表达机制,制定适应社会各阶层发展的调节性社会政策等,以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速转型期,即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时期。在转型过程中,社会分层机制表现出贫富分化加剧、社会分层机制方面欠公正等一系列问题。鉴于这些问题,社会分层机制应朝着以市场为主体,由市场、政府、民间团体相互配合、共同支配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东西经济差距在改革年间迅猛扩大而成为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东西经济差距是一种社会分层现象 ,即贫富分化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形式。鉴于市场与权力在社会分层的作用及市场与权力和制度的密切关系 ,可以说东西地区经济差距产生的深层原因是相关权力与市场的制度安排 ,所以其解决的根本途径是以制度重建来消除市场的非正常社会分化的作用 ,以制度重建来重塑权力在社会分层的动力角色 ,以发展西部经济来消除东西经济差距 ,实现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我国的社会结构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积累了大量的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谐社会构建的道德基础是制度伦理,制度伦理与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终极价值是一致的,它们之间是一种互构互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福特主义工业社会向后福特主义服务经济的转变,赋予各类福利国家诸多新特征。从职业分层来看,经济服务化过程中大量专业岗位的创造及其对熟练技能的需求,使得教育以及其他社会政策,越来越成为推动阶层流动的决定力量。从收入分布来看,全球化、去管制化、去工业化与老龄化、经济服务化、城市化的叠加,使得福利国家模式普遍呈现出收入极化或不平等,中产衰退的迹象也比较明显。效率公平权衡的努力,进一步加剧了福利国家模式分化。鉴于高度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困难和挑战,产业均衡发展,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协调,构成稳妥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分层。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同阶层之间的社会矛盾突出,积蓄的大量社会张力需要化解。作为我国在公民社会兴起时代的一种民间组织,社团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是维护社会公正,有效解决社会分层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和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