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保障央地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立法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法制化是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要原则,是科学合理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律制度保障。中央与地方关系只有在制度化、法治化的基础上,才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才能使中央与地方的职能关系保持一种均衡和稳定的状态。现行《宪法》对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职权都作了相应的规定,但缺乏配套法规,操作性不强,同时又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宪法》规定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组织形式和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职权划分的总原则,但没有明确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宪法》列举了国务院的一般职权,但没有明确哪些职权是国务院专  相似文献   

2.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国家生活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建国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长期在不合理状态中运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始终没有解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经过改革,虽然打破了原来旧的格局,正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但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仍然是一个难题。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深入探讨和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演变过程的考察,在总结我国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探讨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型中央与地方关系体制。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包含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三个层面。其中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础和核心,法律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制度化、法制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最大变化,表现为经济关系的变化。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的改革,一般都是经济关系变化的延伸和发展,并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对应,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崔建周 《理论探索》2007,(5):115-117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平稳与否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实行权力下放,地方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和发展。但新时期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有的隐性规避中央宏观调控,有的公开与中央政府"抗衡",有的预期政策、提前行动。这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干部评价机制、中央与地方关系没完全理顺、地方政府的行为越位和错位、地方政府的理性经济人行为与约束机制弱化、中央宏观调控"一刀切"等原因导致的。要抑制地方保护主义,就必须大力维护中央权威,明确中央与地方权限,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5.
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涉及国家稳定的大局。世界各国国情、政体不同,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上形成了不同的模式,本文从行政区划的角度分析不同结构形式的国家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差别,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十六大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完善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主要体现在: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制度基础进一步巩固,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制度作用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律保障更为有力,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职能定位合理顺畅,权责划分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7.
对完善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关系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建设,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的稳定、民族的团结。本文阐述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在中国政府体制中的特殊地位,分析了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关系,重点论述了构建以民主集中制法则处理集中与自治关系的原则。以期实现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关系的正常运转,达到民族团结、国家富强。  相似文献   

8.
中央与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间利益关系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赵全军 《行政论坛》2002,3(2):17-18
利益关系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间关系的核心。而在转型时期,地方政府自身特性发生了巨大变化,其经济人、政治人属性日渐增长,由此决定了中央与地方政府利益博弈关系更加激烈;地区利益的本位主义更是成了地方政府利益关系的本质特征,并导致了地方政府行为异化的现象。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市场机制调节的基础上,依靠制度变迁,通过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实现彼此利益关系的均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历史变迁研究范围主要包括:第一,改革开放前中央与地方关系变迁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第二,改革开放前特定历史时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第三,改革开放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迁;第四,中央与地方关系历史变迁的启示.研究成果显著.但目前的研究在历史分期、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方面有待进一步思考和深亿.  相似文献   

10.
晚清中央政权自身的衰落导致了湘系、淮系、北洋系地方势力的崛起;财权、兵权、外交权下移,使中央政府丧失了政治权威和统治能力。晚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证明,平衡与协调是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权威与云南地方实力派的关系,大致经历了观望中的"模糊"、相对融洽、猜忌与防备、"斗而不破"到最终的分道扬镳等五个阶段。作为地方民族依附型的云南地方实力派,其与国民政府中央的关系是民族国家构筑过程中,中央权威与地方主义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云南地方实力派与中央的对立意识一定程度上系中央政治权威影响的结果。在民国民族国家构筑的过程中,地方实力派与中央权威政治视野的转换存在着同质异向关系,表面与中央政治权威存在冲突,但根本政治目标也是民族国家。地方实力派的存在是民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在转变过程中权力分配失衡的体现,他们的存在及其在地方的实践,也是民族国家构筑过程中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两者之间的权力与利益分配关系.中央与地方在利益关系上既存在显性的一致性,又存在隐性的差异性.由于权力划分的不明确与利益竞争的失范,导致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呈现出不协调,而唯有法治化才是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必然途径与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3.
王洛忠 《理论导刊》2000,(11):13-14
本文在纵向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财政体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动情况。作者认为,要重塑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必须实行中央适度集权和地方适度分权相结合的混合体制。为此,要在科学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还要发挥法律和政策在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政府体系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原则在具体的制度安排和设计上,并没有转化为科学的法制规范。以至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常常陷入“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怪圈。中央与地方、集权与分权、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问题,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若干重大关系的一个突出问题。要使中央与地方关系保持一种良性化发展的态势,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把中央与地方关系纳入民主集中制的法制规范之中,尤其是把民主集中制规范为一种操作性和刚性兼并的法则。本文着重于地方政府组织体系的法制构建,其目的就是使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以及地方内部的权力和利益关系受到法制规范,并使地方政府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政治、经济和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5.
《行政论坛》2018,(2):50-55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中央与地方事权关系存在事权范围不清晰、事权与财权不匹配、事权划分缺乏法律依据、中央事权与支出责任不足等问题。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属性,科学界定央地事权范围;理顺各层次政府间关系,实现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责任划分法治化;规范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是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央与地方事权关系,充分调动并激发双方积极性的基本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胡书东 《理论视野》2013,(11):34-37
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必须尊重、促进中央与地方政治关系合理化。通过改革完善财政管理制度、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解决不同层级政府之间财权与事权划分不科学、不匹配的问题;通过改革完善预决算制度和财政监督制度,进一步提高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效能。  相似文献   

17.
张彬 《理论导刊》2008,1(4):17-19
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虽然历经多次调整,但始终未能找到纵向权力配置的最佳平衡点.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关系在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中最为特殊,也最为复杂.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关系调整的难点主要集中在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两个层面.应该按照集分有别、集分有度、集分有序的原则调整纵向权力结构,逐步理顺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关系.  相似文献   

18.
西方国家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几种模式及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如何妥善地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要课题。西方国家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联系十分广泛和密切的基础上,同时又以垄断资本和福利国家经济为其深刻的经济基础。西方国家中央与地方关系有联邦分权模式、单一集权模式、单一分权模式三种典型形式。每种模式都是其社会历史、民族精神、文化传统及其社会政治经济综合作用的产物,都有各自的特点。对此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我国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关于土地财政主流的解释,将其归咎于1994年起实施的分税制改革。从历史视野来看,土地财政以分税制确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为背景,却与分税制无本质的关联。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土地招拍挂和官员晋升锦标赛共同导致了土地财政现象。更深入考察,土地财政与分税制,均是中央与地方关系行政化的产物。因而土地财政与分税制的解决,根本上依赖于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依赖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制度化和法治化。  相似文献   

20.
中央与地方利益均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益是人类生活的永恒话题。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核心内容就是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在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中,中央过分集权会严重限制地方的积极性,影响公共利益的整体实现;而理性的地方政府不顾一切地追逐本地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累积到一定程度,最终又会引发“公用地”的灾难。要解决这一两难问题,必须从制度上明确中央与地方各自的职权范围,逐步健全法律制度的有力制约,同时建立一套政府系统内部有效的治理制度,规范政府权力的正确行使,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的制度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