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一、公元前4世纪李其尼法之前的公地占有状况(一)关于公地占有的两个古老的习惯法规则(mores)公元前4-3世纪的罗马土地制度开始和结束于两个划时代的政治和军事事件:其发端于公元前396年对维爱土地的分配,这是自公元前486年卡西乌斯土地法案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地向罗马人民分配土地,造就了一个广泛的小土地所有者阶层,成为罗马在意大  相似文献   

2.
徐国栋 《清华法学》2013,7(3):46-56
罗马建立共和以后的二百余年,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平民要求打破贵族对政治经济资源的垄断,先后发动了五次撤离运动,逐渐实现了自己的斗争目的。撤离运动是非暴力不合作斗争的表现形式,它要求斗争的双方都具有足够的理性精神。平民方面和贵族方面都曾有暴力斗争的想法,但最终都放弃之。在斗争中求合作,善于妥协,构成罗马共和国迅速崛起的原因。罗马平民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现代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先祖。  相似文献   

3.
<正> 古代的罗马同希腊一样,处于奴隶制社会的阶段。自公元前753年建立罗马城市国家起到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止,共计二千二百余年。罗马奴隶制的阶级构成,除奴隶主和奴隶两大阶级外,还有平民,国家的政治生活和法律的制定及其实施,皆取决于贵族和平  相似文献   

4.
公元前六世纪以后,随着奴隶制经济的发展,阶级矛盾的加剧,平民与贵族斗争的展开,在罗马,那种由贵族垄断立法与司法权、随意解释习惯法的局面再也维持不下去了.颁布成文法与抑制贵族的武断、专横,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十二表法》颁布的时间 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审的高校法学教材《外国法制史》说:“公元前149年颁布的《十二表法》体现了平民对贵族的巨大胜利”(该教材第50页)。说《十二表法》颁布于公元前449年并不确切。古代罗马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公元前  相似文献   

6.
项焱 《法学家》2004,(2):145-151
罗马宪制对西方宪政的影响历来被法学界忽视.西方宪政理论的最早起源虽在希腊,但其制度的最早起源却在罗马.这种由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种成分混合而成的宪政体制,经过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直到共和国末期才最终定型.本文在对这三种成分及其发展的简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罗马宪制至少在四个方面对西方宪政制度具有影响,即在实践中完善、法治、制衡和限权.  相似文献   

7.
十二铜表法     
<正> 十二铜表法,亦称“十二表法”。公元前五世纪中叶罗马共和国颁布的法律。相传这一法律刻在十二块铜牌上,故名。公元前450年,先由十人团制订出十表,翌年,又补充两表。是已知的罗马法的最古成文法,全文没有流传下来,其内容只能从古罗马诸家著作中得悉。是当时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平民想用硬性立法限制贵族的专横,但  相似文献   

8.
论宅基地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松 《政法论丛》2021,(1):70-82
"一户一宅、无偿分配"政策是产生宅基地"取得困难、利用粗放、退出不畅"等问题的症结之一,解决宅基地使用存在的问题,实现宅基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提高土地效益,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应当改革"一户一宅、无偿分配"的政策和制度.一户一宅应当解释为符合宅基取得条件的一户农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对新增宅基地实行有偿分配,宅基地用地标准...  相似文献   

9.
西方法学真正从古典伦理学和政治学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学科,各国法学家公认应该始于古代罗马,并且应该以罗马法的产生和罗马法学家的活动为其标志.罗马法作为"第一部世界性法律",在西方法苑中竖立起了雄伟的丰碑.特别是在罗马私法体系中,凝聚着罗马法学家象西塞罗、盖尤斯、伯比尼安等几代人卓越的法律思想的结晶.罗马法之所以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法律宝库,这同罗马帝国为了维护和巩固其政治统治,启用和发挥法学家的作用,重视法学教育,培养正规的合格的法律人才,有着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 公元二世纪与三世纪之交,是罗马法的鼎盛时期。在这期间,法学家人才辈出,法学界百家争鸣,这就是史称罗马法和罗马法学的"黄金时代"。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奠基于私有制之上最完备的法律形式"  相似文献   

11.
《中外法学》1981,(5):2
<正> 一西塞罗(公元前106—公元前43)古罗马政治家和哲学家。投身政治舞台初期倾向平民派,以后成为贵族派。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的代表作是《国家篇》和《法律篇》。早在罗马帝国初期法律家兴起前,就系统地论证了自然法和实在法之间的关系,认为自然法代表理性、正义和神的意志,是普遍适用、永恒不变的,它在国家产生以前就早已存在;实在法必须符合自然法,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法律。  相似文献   

12.
《法律与生活》2014,(13):56-57
正回首世界历史,我们发现从来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兴亡会像罗马帝国的兴亡那样,表现出一种与法律的盛衰如此息息相关的关系。早在罗马立国的初期,罗马的公民们,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曾普遍地对公民的权利、对法律的正义怀有一种深深的敬意。这种传统一直延续了近700年。后来,当罗马从原先的共和国变为帝国,当大量的金钱财富与奴隶美女滚滚流入罗马后,罗马社会便开始急剧腐败,社会失去了原有的公平观念和法治精神,又先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婚姻的标准是"门当户对".西周时禁止贵族跟平民通婚,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推行"九品中正制度",门第等级森严,士族与庶族之间禁止通婚,南朝士族王源嫁女庶族富阳满氏,被弹劾为"唯利是求",并拟"禁锢终身".  相似文献   

14.
许琦 《法制与社会》2010,(23):288-289
西塞罗是西方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代表,通过对西塞罗《国家篇》的解读,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这一定义是由他所创,而非继承于希腊模式。同时西塞罗也是古代罗马著名的法学家,他对罗马法发展的最大贡献在于他把源于古希腊的自然法思想引入罗马法,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罗马法的发展。本文正是从国家和法律这两点入手通过对《国家篇.法律篇》的学习认识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5.
"士"这一阶层,在中国社会历史演变的进程中,占有绝对核心的地位,甚至决定着中国社会的兴衰和历史的成败.无论哪种社会,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皇帝,也不是贵族和平民,而是"乃由贵族阶级堕落,或由平民阶级晋升而成的一个中间阶级"--"士"这一阶级担任的.士这一阶层,始终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并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汪海燕 《现代法学》2003,25(5):17-22
在古罗马王政和共和时期,按照犯罪行为的性质不同,诉讼程序分为"私犯之诉"和"公犯之诉"。"公犯之诉"又分为两人审委会与民众会议主持下的"公犯之诉"、执法官提起的"公犯之诉"以及陪审团参与的审判程序。无论是"私犯之诉",还是"公犯之诉",从诉讼模式角度考察,都属于弹劾式诉讼。随着帝制代替共和制,在普通审判制度之外,又形成了"非常审判程序"。从诉讼模式考察,它属于纠问式诉讼。这标志着古罗马刑事诉讼模式的转型。其间,犯罪观念的更新以及政体性质的改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民商事判决的执行和非合同之债法律适用领域,欧盟已经成功地以条例的形式进行了统一立法。但在合同冲突法领域,欧盟却迟至2008年才将1980年《罗马公约》转化为共同体立法——《罗马条例Ⅰ》。转化使得欧盟合同冲突法融入了共同体这一自足的法律体系,规则的解释得以统一,和其他领域的冲突法规则得以协调。在内容方面,《罗马条例Ⅰ》对《罗马公约》进行了一定发展,适度强化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对客观选择方法做了较大调整,降低了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地位;以惯常居所统一了属人法;排除了客观选择方法中合同分割法的适用。这些发展均以追求合同法律适用的确定性、可预见性等欧洲大陆国际私法的传统价值为目标。这些发展对我国即将进行审议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的合同冲突法部分的规则设计具有莫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经济法主要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罗马法中的《关于生活资料供应的优流斯法》是其反不正当竞争法,483年的芝诺敕令是其反垄断法。此外,还有通货紧缺管控法和价格限制法等经济危机管控法,它们共同构成罗马经济法的体系并被公认为现代经济法相应分支的始祖,因此,经济法现代德国起源说值得商榷。由于经济法不过是排除妨碍市场经济正常运作因素的法,上述罗马经济法规的存在,证明古罗马采用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9.
徐国栋 《河北法学》2008,26(1):21-31
力图通过研究1900多年前在埃及发现的一份罗马人的遗嘱还原罗马在继承方面的活法,开拓从纸莎草学角度研究罗马法的天地。利用100多年以来欧美著名学者对这一遗嘱的研究成果,力图借助对该遗嘱的解读还原产生它的社会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20.
侯卓 《法学》2018,(1):19-30
当前我国税制改革的重心是更好地贯彻能力原则,妥适发挥税法的财政性分配功能。税法的分配功能包括财政性分配和调节性分配两类,各自项下还可细分。财政性分配与调节性分配存在功能分殊,性质、目标、体系定位、作用方式、评价与规制的重心和变易频率皆有差异。与此同时,二者内含着逻辑联系:调节性分配建立在财政性分配的基础之上,作用效果受后者制约;两类分配功能之间存在"双向运动",通过规范协同,财政性分配逐步取代调节性分配在部分场域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