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周煜 《法律科学》2015,33(2):79-88
"人格物"是一个在对人格权保护的讨论中所衍生出的新兴的概念,其特点表现在一般的物品上附着了当事人的情感利益,对于特定当事人来说物品具有了一定的人格化倾向。行为法律经济学是西方法经济学研究中所发展出的新的分支,其强调在分析法律问题时应该使用心理学、脑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架构,以新的视角发现和探索法律问题的根源。在使用行为法律经济学方法对人格物进行分析后,人格物的内涵和外延都存在模糊不清之处,尤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于物品的价值无法判断,所以其很难作为一个完善的概念纳入人格权保护的体系之中。因此,在具体涉及到人格物的案件中,应该持一种比较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由于市场的复杂多样性,协同行为成为限制竞争协议当中最难认定的一种类型。各国反垄断法都已将协同行为认定为限制对象,但是对协同行为概念的认定存在模糊性。随着法经济学的兴起,可以运用博弈论和经济学分析的方法,对协同行为的概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由于市场的复杂多样性,协同行为成为限制竞争协议当中最难认定的一种类型。各国反垄断法都已将协同行为认定为限制对象,但是对协同行为概念的认定存在模糊性。随着法经济学的兴起,可以运用博弈论和经济学分析的方法,对协同行为的概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法经济学分析范式的概念及其方法论意义,分析法经济学分析范式的存在形态和本体论意义上的结构,并概括了其一般体系和基本类型。本文的分析表明:法经济学分析范式的一般结构决定了法经济学现有理论的整个知识框架,并在逻辑上构成了法经济学全部历史发展的理论实质。  相似文献   

5.
作为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关键词,"公共利益"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汇,在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多个领域都属于重要概念。尤其在行政司法领域,"公共利益"的概念发挥着更为关键的作用,可直接影响行政诉  相似文献   

6.
陈岳琴  唐松涛 《法人》2005,(3):126-127
虽然《产权的经济分析》这本书已经有了中译本,但是如同很多思想的命运一样,巴塞尔(Y.Barzel)在这本书里提出的重要概念在中国看来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长久以来,概念上的混淆和不清晰造就了隔阂和误会,尤其是发生在经济学和各个人文学科之间。被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经济学的解释范式并未能因为它对现实现象的解释力而获得好评,相反的,反而引起深深的敌意和蔑视。或许经济学和法学之间的沟通可以作为例外。从很多方面看,经济学和法学都构成互补。法学重视既  相似文献   

7.
劳动概念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核心概念。本文指出在马克思的哲学中,劳动和实践是两个不同的哲学范畴,劳动概念比实践范畴更具有基础性,它的确立也比实践范畴更早,作为一个哲学范畴,马克思的劳动概念的直接来源是对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批判性解读,它的确立是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中。本文通过分析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的劳动概念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发现黑格尔的劳动概念对马克思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无形财产权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无形财产权的若干理论问题吴汉东物、财产以至无形财产的概念在我国法学及经济学著述中经常使用,且多在转换意义上使用,因此学者们多存歧义。同时,作为经济学命题的无形资产范畴,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但却未得到法学界的足够重视。为此,笔者不揣浅陋,以物与财...  相似文献   

9.
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知识产权的主要内容是其财产权.财产权是关于财产的权利,是法学的范畴,但财产则是经济学的范畴.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知识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不可能是私有财产.这与法学将知识产权作为私有财产权对待相矛盾.从讨论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入手,力图阐明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这些概念包括资源、财富、财产、商品、价值、效用、稀缺、劳动、劳动力、特许权、财产权、以及财产权的直接客体、间接客体和终极客体等.通过对这些概念的阐释,将知识产权纳入以边际效用价值为基础的经济学构架,从而在知识产权领域架起一座经济学与法学互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宏观调控法若干基本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调控法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法学界的研究热点.由于宏观调控源于经济学概念,宏观调控法的研究径路自然与宏观调控经济学认识密切关联.只有对宏观调控概念进行经济学解析,才能在此基础上合理解答宏观调控法的概念、体系、价值取向、法律责任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1.
犯罪被害人的经济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双重要求下,犯罪人成为传统刑事政策关注的重点,对犯罪被害人的救济尤其是经济方面的救济被忽略。随着现代刑事政策的发展,人们意识到犯罪被害人地位的提高、权利范围的扩展等也应相应的纳入到刑事政策的视野中,加强对犯罪被害人的经济救济就是其核心内容。以现代刑事政策为出发点,应着力提倡三种主要的犯罪被害人救济方式:犯罪人赔偿、国家补偿以及恢复性司法模式下对犯罪被害人的经济救济,说明对犯罪被害人实行有效的经济救济是一种理想和有效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2.
政府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过程中,必须重视和解决农业和农民分散化和非组织化问题,农业专业经济协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组织形式,只有对农业专业经济协会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充分认识其作用,才能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经济犯罪的规范解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经济犯罪的规范解释中,应当注重对经济犯罪规范进行刑法价值上的独立判断。当某种经济不法行为不具有经济犯罪规范所指向的特定的社会危害性而刑法条文在字面上又能够将该种行为包含在其中时,规范的实质内容应当优先,对该种行为要从实质上进行理解,而不应从形式上理解。当值得处罚的经济不法行为在实质上具有某个刑法规范所禁止的性质、但刑法用语在形式上对其无法予以包含的,亦应当从实质上解释经济犯罪规范。由于经济犯罪规范数量众多,法条大小系统庞杂,所以在经济犯罪规范解释中应当特别关注构成要件的体系解释。  相似文献   

14.
国际经济法的性质--以WTO规则为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的国际法是国际经济法的基本框架,国际经济法缺乏体系性、确定性和一致性,WTO对发展中国家有许多不利之处,必须在本国经济的发展和开放中对此保持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节约型社会科技法律促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法律是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促进因素。节约型社会科技法律促进机制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市场诱导型、综合协调型三种类型。在中国现阶段,可以采取综合协调型节约型社会科技法律促进机制,但又重点依赖政府主导型节约型社会科技法律促进机制来推动节约科技进步与节约型社会建设。根据节约型社会科技法律促进机制类型选择,我们发现中国节约型社会科技法律促进机制目前在科技立法、科技执法、科技司法、科技法律实施监督等方面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必须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完善:第一,与时俱进地推进与完善科技立法;第二,循序渐进地改革与强化科技执法;第三,因势利导地改革与完善科技司法;第四,因地制宜地实施与推进法律监督;第五,竭尽所能地强化科技法制宣教。  相似文献   

16.
张进  王家兵 《政法学刊》2006,23(1):56-59
波斯纳刑法的经济分析关于刑罚的目的既不能包含报应刑论和特殊预防论,其提出的政策方案也不能取得有效的一般预防效果,加上与其法律经济分析的并不合正义的哲学基础——财富最大化的逻辑矛盾,所以刑法的经济分析的意义十分有限,对刑法进行纯经济立场的分析是不充分的。  相似文献   

17.
钱继磊 《北方法学》2009,3(5):155-160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权利话语”逐渐成为我国法学界的主流话语。“权利本位”也在中国法学界的激烈讨论中获得了正统学说的地位。有论者基于经济学思维与理念对“权利话语”、“权利本位”进行批判甚至解构。这种经济学进路的背后,是一种建立在自然科学研究意义上的“经济学帝国主义”思维。在它看似无立场的研究角度的背后,却是一种追求效率至上的价值取向。这与法学所应追求的正义底线价值是格格不入的。它可能导致一种专制主义思维。尽管“权利本位”作为法律的普适价值存有争论,但是没有它却是极其危险的。  相似文献   

18.
关于民法、商法、经济法定位与功能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保树 《现代法学》2008,30(3):3-11
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民法、商法、经济法的定位,是为了改善人们的视角,而揭示三法不同的定位并不意味着将它们之间的分隔绝对化。越是定位的不同越意味着需要交融,越意味着需要互动、互补,越意味着在准确把握三法特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在综合调整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重大问题上的作用。通过讨论它们的定位,发挥三法各自的优势,并以彼优势克服己劣势,实现三者交融、互补、互动,这才是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9.
Using concepts from game theory, political economy, law and economics and the economics of asymmetric information, we describe the economics of one of the most famous trials in history—that of the Athenian philosopher Socrates. We discus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Socrates’ actions during his trial were rational, using two different models. Our analysis sheds some light on institutional efficiency in trials that followed the classical Athenian pattern.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市场经济的理论和政策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对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给予关注,并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但其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和不适当的态度,妨碍着我们正确对待新自由主义思潮.我们要区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中的合理因素和谬误成分,区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所涉及的利益和立场在不同时间、不同范围、不同对象上的差异,区分理论界与政策决策当局认识的异同、学术界认识与"华盛顿共识"的异同,区分新经济自由主义的国内政策和国外政策的异同,注意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国家干预主义和保护主义经济政策的交替、转换和灵活运用.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必须注意:要将市场化与市场自由化、全面市场化区分开,将对外开放与对外全面自由开放区分开,将市场化、产权改革与全面私有化区分开,将市场化与快速市场化和快速自由化区分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