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杨艳 《当代世界》2008,(9):36-38
2004年5月1日,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五国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随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被确定为2007年第二批入盟候选国;西巴尔干五国也在加快入盟达标的步伐。欧洲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整合,通过北约和欧盟几乎同时进行的东扩得以实现。这次整合,以具有“回归欧洲”情结的东欧国家为主角,以和平的方式在两个属性不同的联盟机构中进行,  相似文献   

2.
欧洲一体化对中东欧国家政党制度转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年来,中东欧国家的政党制度经历了从一党制到多党制的转型进程,在此变迁过程中,以欧盟接纳中东欧国家入盟为主线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欧洲一体化影响中东欧国家政党制度变迁的历史演进轨迹是曲折的,从中东欧国家多党制初现时欧共体谨慎观望,到欧盟开始在幕后对中东欧国家政党制度进行合法化整合,再到欧盟通过入盟谈判主动型塑中东欧国家的政党制度,直至目前欧盟对已入盟和未入盟的中东欧国家政党制度的影响出现两种不同向度。欧洲一体化对中东欧国家政党制度转型的影响是依靠欧盟接纳中东欧国家入盟为杠杆实现的,其在各国的实现路径具有极强的相似性。欧盟在接纳中东欧国家入盟过程中主动提出的诸多制度性要求和安排是对这种影响的产生起到核心作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姜列青 《工会博览》2004,(18):37-39
从2004年5月1日起,欧盟吸收了匈牙利等10个新成员国(以下简称新成员国),使其成员从15国扩大为25国。欧盟东扩引起了包括国际工运界在内的各方面关注。 一、欧盟东扩带来的问题 欧盟东扩是东欧国家社会制度演变和走上市场经济的结果之一,也是欧洲国家实现经济和社会一体化及欧盟加强  相似文献   

4.
西巴尔干国家的转型或国家构建呈现出万花筒式的发展态势。其中,功能性国家建设、条件限制政策、欧盟扩大政策、第三方参与政策是理解西巴尔干国家构建的几个重要维度。欧盟对西巴尔干国家构建的原有方式仍在延续,不过已出现明显的转型。尽管目前对欧盟国家构建有很多批评,但其影响力仍居主导地位,欧盟的国家构建模式会继续下去并且仍将是西巴尔干地区未来主要发展选项。  相似文献   

5.
2017年,法国新当选总统马克龙提出了重启法德轴心并以此振兴欧盟的欧洲振兴计划,以应对欧洲目前面临的移民和难民问题、恐怖主义、经济复兴难题等多重危机。在经历了长达近半年的组阁危机后,新生的德国政府最终对马克龙的倡议给予了积极回应,开启了法德两国联手复兴欧盟的新进程。但是在复兴欧洲的原则性共识下,法德两国以及和其他成员国之间在某些具体议题上均存在分歧,复兴道路依然漫长,需各国进一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  相似文献   

6.
高歌 《当代世界》2018,(1):58-61
2017年,中东欧国家与欧盟的关系似乎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一方面,一些中东欧成员国与欧盟在分摊难民、双重质量标准、匈牙利和波兰内政、"多速欧洲"问题上发生争议,离心倾向日渐明显;另一方面,西巴尔干国家继续争取加入欧盟,向心态势一如既往.中东欧成员国的离心倾向与西巴尔干国家的向心态势均是出于它们对安全、主权和平等的执着追求,表明它们在"回归欧洲"的同时越来越注重本国的实际,强调本国的利益,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将是中东欧国家与欧盟关系的常态.  相似文献   

7.
目前,欧盟正陷入二战后60余年的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最为严峻的困境,欧债危机、难民危机、恐怖袭击、英国脱欧、乌克兰危机等问题频仍,老龄化、民粹思潮等问题和挑战空前突出,欧洲一体化正处在向何处去的关键十字路口。究其主因,欧盟政治、经济、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制度安排缺陷和落实过程中的问题、失误难辞其咎。展望前景,欧洲一体化仍将在曲折中前行。  相似文献   

8.
法德轴心是推动欧洲一体化建设的"引擎".近些年欧洲一体化陷入重重危机,法德轴心的内部失衡与作用弱化愈加凸显.马克龙政府执政后,高调重启法德轴心并促成签署《亚琛条约》,而欧盟复苏基金的通过是法德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并加速轴心重启的高光时刻,显示出欧洲一体化建设的韧性.法德轴心的重启具有必要性,但受危机偶发性、内部挑战性、轴心不平衡性和国内政局走向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其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效能仍较有限.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法德轴心的"引擎"作用将面临多方阻力,欧洲一体化建设正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其前景恐将更为艰难复杂.  相似文献   

9.
自2004年以来,欧盟先后进行了三次东扩,11个中东欧国家加入了欧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地缘政治环境、历史经验和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中东欧新成员国与西欧老成员国在一系列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本文介绍了中东欧国家在欧盟的利益诉求,阐述了中东欧国家在欧盟影响力的差异,分析了它们在欧盟进行利益博弈的特点。文章最后指出,唯有从欧盟的角度看待民族国家利益,加强与欧盟老成员国之间的信任、沟通和理解,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中东欧新成员国才能提升自身在欧盟的影响力,并更多地从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获利。  相似文献   

10.
欧盟共同移民与庇护政策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的欧洲难民危机暴露出该政策的诸多缺陷,此后欧盟寻求改革却屡陷困境。依据后功能主义理论,欧盟成员国的民族国家身份认同与欧盟认同兼容性有限,在面对欧盟外国家移民群体时,排斥性的民族国家身份认同更是占据主导。因此,欧盟始终难以健全既公正团结又稳定灵活的共同移民与庇护政策体系。俄乌冲突爆发后,成员国积极接纳与安置乌克兰难民,实际上是对乌克兰公民展现出包容性的民族国家身份认同。欧盟为了提高区域内部政策一致性,在移民和难民问题上或许只能突出欧盟内外分界,共同移民与庇护政策在未来也会愈发侧重外部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1.
欧盟关门?     
和静钧 《南风窗》2007,(1):77-78
面对悬而未决的欧宪危机,欧盟在以完成上一轮扩大任务为由“超限度地接纳”保、罗两国之后,更有理由放缓东扩进程。这就是保、罗人盟所谓的关门效应。2007年元月1日,欧盟强装欢颜,把迎面奔来的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揽入怀中,正式接纳这两个前苏联卫星国为欧盟第26和27个成员,履行了欧盟之前的承诺。这是《尼斯条约》启动东扩进程以来欧盟吸纳的第五和第六个原社会主义东欧国家。至此,被视为西欧  相似文献   

12.
不断推进的一体化进程是欧洲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在为欧洲各国带来和平、繁荣与和谐的同时,也在主权与超主权、民主与效率、扩大与深化、同一与多元、开放与安全、自主与依赖等问题上,存在重大的理论缺陷和实践困境。近年欧洲面临的债务、难民、恐怖袭击、认同等多重危机,便主要源于这种内在的结构性难题。目前,欧盟在应对危机方面采取了不少举措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受到多重局限,危机还未能根本消除。综合当前欧洲各方面情况来看,未来数年内一体化发展可能呈现"小步前行"的局面。鉴于当前欧洲面临的重重危机一定程度上是为过去扩大速度过快而付出的代价,未来欧盟在继续扩大问题上势必趋于谨慎;英国脱欧具有其特殊性,因而欧盟成员国数量继续减少的可能性较小;同时,欧洲民众对一体化的热情和支持普遍消退,欧盟通过签订新条约的方式推动一体化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可能性较小;在现行条约框架下,一体化进程仍有望实现局部推进,但欧盟成员国在一体化速度上很难保持一致,"多速欧洲"可能成为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3.
叶江 《国际展望》2014,(4):117-133
欧洲债务危机在持续四年多之后基本度过高潮期,欧元区包括欧洲联盟(欧盟)正趋于稳定。此次欧债危机的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广,必然对欧盟和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第一,欧债危机促使欧盟的一体化从"单速"转向"双速"甚至"多速";第二,欧债危机不仅揭示出欧盟本质上依然还是一个特殊的国际政府间组织,而且致使欧洲一体化更难以向可与大国比肩的国际体系中"极"的方向发展;第三,尽管欧债危机显示欧盟难以成为世界一"极",但却促使其已拥有的某些专属权限进一步强化,欧盟在当前的国际体系转型中依然还有影响力。因此,欧债危机不仅不会导致欧盟解体,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欧盟及欧洲一体化进程呈现出某种新的特征。这对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未来建构有着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于今年初在欧盟12国及非欧盟的几个国家全面流通的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无疑是一体化进程的高级产物.它既是欧洲联合取得重大进展的突出标志,同时,欧元的诞生本身也将有力地促进欧洲一体化向更高的程度迈进,并为最终实现统一的欧洲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欧洲政治共同体是乌克兰危机升级背景下欧洲国家新建的泛欧组织,旨在通过加强政治协调“增强欧洲大陆的安全、稳定和繁荣”。欧洲政治共同体的创建动因大致有三:突破“时代转折”下欧盟的发展困境;密切欧洲“中心”与“边缘地带”的关系以消除欧洲大陆的安全真空;阻止欧盟“附庸化”趋势,凝聚欧洲战略自主共识。欧洲政治共同体为欧盟扩大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欧盟与欧洲边缘国家关系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欧洲政治共同体的发展前景,与其领导力发挥、未来欧洲安全架构及法德关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6.
王毅 《当代世界》2011,(9):41-43
随着欧债危机的不断蔓延、深化,欧洲一体化建设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欧元崩溃说”、“欧盟解体说”、“欧洲衰落论”等各种怀疑论、悲观论层出不穷,欧洲患上“一体化疲劳症”,欧洲一体化建设前景蒙上厚重的阴影。但与此同时,在危机刺激下,法德“发动机”重启,  相似文献   

17.
自去春以来,北约欧盟先后实施大范围东扩.北约二轮东扩增添7个中东欧新成员,另有3国首轮东扩先行入约,数量达到10个.欧盟东扩有8个中东欧国家加盟,算上2007年将要加入的2国,同样是10个国家.除阿尔巴尼亚及前南4国外,由前社会主义国家演变或分化而来的中东欧国家均开始融入欧洲-大西洋体系.回顾一年来的形势发展,双东扩正使这些国家及相关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8.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地缘政治和安全形势急剧变化。俄乌冲突的爆发背后有着深层的结构性矛盾,并展现为俄乌之间的安全困境。俄乌冲突极大冲击了欧盟及其成员国现有的安全观念,促使其重构安全与防务战略构想,加强防务能力,一些成员国甚至转变传统中立政策。面对俄乌冲突,欧盟成员国在吸纳乌克兰入盟、对俄制裁以及对俄能源脱钩等方面存在分歧,进一步凸显了成员国间的利益纠葛。俄乌冲突很大程度上使欧盟提升战略自主的意愿更加强烈,但在实践过程中欧盟仍面临更复杂挑战和更大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9.
6月16日至17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决定,在一年之内暂停对《欧盟宪法条约》进行表决,并推迟批准该条约的最后期限。2006年6月,欧盟将举行一次特别峰会,讨论如何恢复表决的问题。这起源于法国和荷兰两国全民公决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以及随后英国宣布推迟对该条约表决等一系列事件的欧盟宪法危机,不可避免地引起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暂时受挫,但是,也将欧洲人民对欧洲一体化的关注点引入到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譬如,在全欧洲范围内,在精英与大众阶层之间展开关于未来欧洲模式的讨论;关于欧洲认同、也即哈贝马斯所说的创造一种所有欧盟  相似文献   

20.
欧盟东扩和中东欧国家入盟,无疑是双赢的大事.但欧盟推行的是"争取加限制"的政策,侧重于使中东欧国家成为其产品倾销地,而不是使其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其竞争对手.欧盟在"欢迎"的同时,提出了苛刻的入盟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