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汤达早年曾构思、撰写过多部喜剧作品,虽无一完成,但他一生从未停止对“笑”与“喜剧”的思考,希望摸索出喜剧艺术的规律。在他的笔下,喜剧不再局限于某一体裁或领域,而是成为贯穿他全部文学创作的一种风格、一种语调。随着司汤达对于“笑”的理解逐渐深入与转变,他区分出“笑”与“微笑”两个概念,将理想的喜剧定义为“欢快与温情的融合”,并终于在日后的小说作品中达到这种效果。  相似文献   

2.
《凡尔赛宫即兴》是莫里哀喜剧中的一部重要作品、我国过去一直没有这个译本,由我国法国文学专家李健吾先生首先译出,但至今未有人评论过这部作品。健吾先生是我大学时代的老师,以后又成为我治学道路上的良师。他译出的四集《莫里哀喜剧》包括了莫里哀一生中最重要的喜剧27部。他生前答应赠送我这一套《莫里哀喜剧》,惜乎天不假年,他由于笔耕的劳累已于82年11月24日病逝北京。他生前只寄赠我由他亲笔署名的第一集,后第二集出版时,他已看不到了。《凡尔赛宫即兴》刊在第二集中,每当我翻阅由健吾先生的夫人寄赠的第二集时,不时缅怀先生对我生前的指导。如健吾先生健在,我必然先将拙文送请他审读,以免缪误流传开去。但先生谢世多年,焉能再向他请教,每念及此,良胜扼腕。我谨以拙文寄托我对恩师的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3.
读过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家莫里哀(1622—1673)的剧本《史嘉本的诡计》或看过中国传统喜剧《葛麻》的人一定会被妙趣横生的剧情及幽默机智的人物造型弄得喜笑颜开。这两个以奴仆为正面人物的喜剧曾引起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人们的喜爱,其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振撼着人们的心灵,尤其是剧中人物性格刻画的成功在波澜壮阔的中西戏剧长河中都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歌德在他的《谈话录》里对莫里哀有很高的评价。他说:“莫里哀是很伟大的,我们每次重温他的作品,每次都重新感到惊讶。他是个与众不同的人,他的喜剧作品跨到了悲剧界限边上,都写得很聪明,没有人有胆量去摹仿他。”①歌德这段评论,说明了莫里哀的喜剧已打破了悲剧和喜剧的传统界限,很值得我们重视,因为最高的剧体诗  相似文献   

5.
在他看来,喜剧最难的地方在于必须完全写实,再荒谬的事情也要写实,违背自然和真实的喜剧是僵硬而牵强的。唯有掌握角色的真理,根据内心来演戏,观众不但会笑,这个笑还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成为下一个笑点的伏笔,最终可以贯穿整个戏。  相似文献   

6.
阙政 《新民周刊》2015,(1):78-81
圆了英雄梦之后,他开始渴望通过演喜剧展现自己演技的另一面:“早晚有一天,我会因为喜剧而出名。” 演剿匪英雄“杨子荣”之前,张涵予已经得了个“英雄专业户”的外号——从《集结号》的谷子地、《水浒传》的宋江,到《十月围城》的孙中山、《建党伟业》的宋教仁……古今英雄,演了好几轮,但他特别想演的,一直还是英雄,尤其是孤胆英雄。  相似文献   

7.
一一九一八年,熬过战争年代的法国人,都渴望轻松一下,剧院里挤满了观众,喜剧倍受欢迎。在这种特定的气氛下,法国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喜剧作家。如轻松喜剧作家雅克·德瓦尔,闹剧作家费尔南·克罗默林克和罗歇·维特拉克,讽刺喜剧作家爱德华、布尔代和阿尔芒·萨拉库,浪漫喜剧作家让·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拿破仑深知戏剧的宣传作用,执政后对戏剧很重视。他先于1802年决定为法兰西喜剧院恢复政府津贴和原有的各种特权;称帝后又于1806  相似文献   

9.
疼痛难免     
薄荷 《新民周刊》2022,(12):80-80
这二年以来,我瞧出点儿意思,贴着喜剧标签的影视作品都不怎么喜剧:比如挪威电影《世界上最糟糕的人》,又比如BBC的剧集《疼痛难免》。固然它们的台词和节奏都带着喜剧的潇洒轻快,但根底里依然是千山独行的冷寂,其中的喜剧元素如同从林木间偶尔传来的一两声呼哨,虽然清越,到底只是辽远的背景音。《疼痛难免》是个医疗剧,人物塑造不出一般医疗剧的范畴。  相似文献   

10.
比如某个夜晚,那位天真的旅人,远离我们恐怖的金钱世界,一只大师般的手滑掠过草场上的琴键;有人在池塘深处打牌,那池塘似明镜展现皇后佳丽,夕阳间还见圣女、面纱,和谐的纱线和传说的色彩。猎队和牧人经过,他就哆嗦。喜剧露珠般滴在草坪上。这些露天舞台愚蠢的台面充  相似文献   

11.
伏脱冷是《人问喜剧》中重要的串篇人物,在《幻灭》、《妓女盛衰记》、《贝姨》等众多小说中,以及剧本《伏脱冷》中,都曾出现过,担任了重要的甚至主要的角色。伏脱冷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一方面他大胆地揭露、猛烈地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2.
薄荷 《新民周刊》2020,(17):96-96
"丧"这个词儿终于时兴过去了。其实喜剧内核大多是悲观的,但是悲观与悲观实在各不相同,并不该偷懒以"丧"一概而论。比如讽刺喜剧,拨开表面那些纸醉金迷、嬉笑怒骂,美剧观众会挖到一瓶威士忌,无助的灵魂正抱着瓶子红着眼眶;而英剧观众,大概率只会触到一片寒凉——前者是求告无门,后者是不抱希望。《公关》是部英剧,但是女主身份是美国人,所以剧集整体并没有"丧"得那么彻底,在生活荒谬与冷酷到无以复加的同时,往往就善念一转,六界震动。  相似文献   

13.
你化100福林能买些什么呢?在布达佩斯一家戏剧院上演的一出喜剧中的一位食客说:“化100福林,你可以买到菜炖牛肉,红椒炖鸡,色拉和果馅奶酪卷。但那是在1980年,今天这些钱只能买到一  相似文献   

14.
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大师莫里哀 (16 2 2— 16 73)在其 30余部戏剧作品中 ,对一家之长父亲这个角色刻画得极其深刻 ,生动。本文着重分析了不同剧中该角色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力关系 ,不管是滥用或放弃权力 ,还是权力被转移或颠倒 ,我们都能深切感觉到莫里哀的戏剧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马克斯·鲁凯特(1908-)是用法国南部方言写作的诗人和剧作家,代表作有;诗集《清晨的遐想》、剧作《镜子的喜剧》、多部散文集《绿色的乐园》(1961-1990)。鲁凯特继承诗人米斯特拉尔的传统,深深根植于养育自己的奥克文化的土壤中,同时又从但丁、辛格、福克纳、加西亚·洛尔卡等各国各时代的优秀作家那里汲取营养,开拓视野,使当代奥克文化走出了乡土文学的传统模式。他创作的大量作品既充分挖掘奥克文化的深层特质,又具有超越地域和时代的普遍意义,体现了真正的现代意识,传达了人性的声音。对于人生和宇宙中某种“根本的缺失”的痛苦思考构成鲁凯特作品的中心主题,诗人试图在语言的探索和创新中寻回失去的乐园。  相似文献   

16.
陈冰 《新民周刊》2022,(5):60-61
中年夫妻关系,难道最终只能变成公司合伙人吗?爱情可以情饮水饱,但婚姻需要柴米油盐。太多婚姻里,不谈钱的时候恩恩爱爱,一谈钱就分崩离析。毕竞,任何一桩不谈钱的婚姻,都如一盘散沙,不用风吹,走两步就散了………三毛说“世界上的喜剧不需要金钱就能产生,但是世界上的悲剧,大多和金钱脱离不了关系”。中年人的婚姻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17.
阙政 《新民周刊》2012,(44):34-36
方言之于方言电影,绝不仅仅是喜剧元素而已,它还是一种"生活秀"和"时光机"。"接地气"最近很红。要夸一部电影富有生活基础,总会搬出这个词来。而说到"接地气"的捷径,非方言莫属。数数今年大银幕上重量级的国产电影,几乎被方言占去半壁江山——东北话的《黄金大劫案》、四川话的《杀生》、陕西话的《白鹿原》……无一不是地域色  相似文献   

18.
砧秋 《新民周刊》2012,(4):65-67
我觉得演戏最大的享受就是过程,难得这么好的合作对手,但是如果很快拍完,就感觉像是明明很美味的食品放在你的面前,而你却只有5分钟时间吃,我就觉得——你为什么不让我慢慢吃,慢慢享受嘛!2012年,有三部梁朝伟主演的电影公映:贺岁档喜剧的《大魔术师》、武侠片《一代宗师》和刚在上海拍完的谍战片《听风者》。梁朝伟自拍过了王家卫...  相似文献   

19.
"La vie"是柏格森哲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其美学思想的基石。在法语中既指具体的社会生活,也指无形的精神生命。关注生命意味着柏格森美学具有形下与形上双向思考:艺术既要关注现实生活,借助智能反映当下的实用与功利,又要不断超越现实,凭借绵延直觉去感知终极实在。正如生命的不停变化,柏格森美学与其哲学如形随形,历经了从生活到生命、从喜剧到纯艺术、从同情到直觉的动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新民周刊》2020,(17):91-91
5月10日,一部讲述短跑冠军成长故事的母亲节温情大片《I See我想·更懂你》在网上公映,"亚洲飞人"苏炳添友情出演。高能纯电轿跑江淮iC5也用这部温情喜剧宣布正式上市,共四款配置车型,补贴后售价14.99万-17.59万元。江淮新能源特为此次购买iC5的i粉提供了APP交定99元抵6000元车款+价值2000元智能车控手表,以及赠送价值3000元原厂智能充电桩等多项好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