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法医物证学是以法医物证为研究对象,以提供科学证据为目的,研究应用生命科学技术解决案件中与人体有关的生物检材鉴定的一门学科~([1])。它涉及医学、检验学、遗传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同时与法医学其它分支学科一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一门具有交叉性的应用学科。《法医物证学》课程主要为医学院校和公安院校的法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一般分为理论讲授和实验两部分。在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方面,无论是理论课  相似文献   

2.
全基因组扩增(whole genome amplification,WGA)技术是一种对全部基因组序列进行非选择性扩增的技术。对微量模板DNA的检验,一直是法医物证学特别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近年来,对WGA技术的的研究发展日渐深入,研究成果有望应用于法医DNA检验中各类微量检材的检验。本文综述了WGA技术在法医物证学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为法医物证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种属和体液鉴定及降解检材等特殊案件的分析时,转录水平的miRNA所具有的生物属性及表达特点,使其能够发挥基因组DNA所不具备的价值。本文通过概述法医物证学miRNA研究的现状,对法医miRNA分析的研究策略和法医物证学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法医miRNA分析的应用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罗燕 《刑警与科技》2005,(8A):115-118
法医物证检验是物证鉴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法庭科学领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法医物证检验鉴定,确定这些生物类物质的性质、种属、血型、DNA指纹、性别和年龄等,对其属主进行个别识别及亲权关系确认,从而证实这些生物类物质与其案件的关联,为证实和揭露犯罪,分析案情提供依据,为侦查破案和诉讼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物证学专业委员会拟定于2006年召开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物证学学术交流会,这是近年来法医物证学科最大规模的学术交流会。是对法医物证学科科研、办案、教学以及管理等各个方面取得的成果的检验和展示,也是进行学科内及与相关学科之间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会议主题:法医DNA分析的新挑战会议组织者: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物证学专业委员会;国际法庭遗传学会中文工作组(CSWG of ISFG)会议时间:2006年10月至12月间。会议地点:另行通知。会议交流论文的主要内容:(1)新遗传标记与新检测技术;(2)个人识别与亲子鉴定案件特殊的DNA分…  相似文献   

6.
通过概述荷兰法庭科学研究所内法医病理学、法医人类学、工具痕迹学及微量物证学多学科联合进行致伤物推断及致伤物认定的方法。不同领域的法庭科学专家对于案件的检验结果可以相互印证,综合分析各专业检验结果后,得出案件的鉴定结论,并为法庭提供最有效的证据。多学科交叉检验的方法得出的结论,显示出极高的法庭证据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为致伤物推断和认定提供刑事侦查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法医学是研究和解决与法律有关的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法医现场学是运用法医学、物证技术学、社会学、心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理论和方法,研究杀人、伤害、性侵害、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造成人员伤亡的现场,分析案(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为相关案(事)件的处理及案件的审理提供科学证据的一门学科~([1])。随着万立华教授主编的《法医现场学》专著的出版,使得法医现场勘验和分析等工作逐渐理论化、系统化,笔者认为法医现场学应当  相似文献   

8.
根据人指纹的ABO血型鉴定进行个人识别是近年来法医物证学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指纹是法庭科学鉴定中最常见的物证之一,由于指纹中含有微量的ABH血型物质,运用适当的方法检测,可进行血型判定达到个人识别.近年来,国内外法医物证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资料.特别是随着刑事犯罪手段日益复杂化、高智商化的情况下,有关指纹ABO血型鉴定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快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投稿须知     
<正> 《中国法医学杂志》是中国法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法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发表国内法医损伤病理学、法医血清学、法医毒物学、法医人类学、法医物证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精神病学等分支学科的新进展、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成就;报道法医学检案经验和首例或罕见的典型案例;开办学术讲座和登载教学实践、心得、体会。本刊宗旨是,为我国法医学工作者提供学术讨论、经验交流、业务学习和互通信息的园地,为国际学术交流开辟窗口,为提高我国法医学检案、教学和科研的水平,发展法医科学、振兴中国法医学事业而服务。  相似文献   

10.
第四讲 法医DNA分析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科学家Jeffreys建立的DNA指纹分型技术 (DNAFingerprinting)克服了传统法医物证检验鉴别机率低的缺陷 ,使法医物证学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实现了从排除到高概率认定的飞跃 ,标志着法医物证检验技术新纪元的开始。通过各国法医学家的努力 ,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法医物证学正在全面向前发展。1 法医DNA分型技术的标准化与质量控制随着人们对DNA技术认识的不断深入 ,法医DNA分型技术必须实现标准化已成为国内外法医学者们的共识。以亲子鉴定为例 ,没有实现DNA分型技术标准化时 ,不同实验室采用不…  相似文献   

11.
《证据科学》2014,(1):F0002-F0002
一、实验室简介 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以下简称“实验室”,以法庭科学技术和证据法学为两大研究领域,以法医学、物证技术学和证据法学为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综合研究为特色,以证据科学的重大理论问题、科技前沿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为主要研究目标,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为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实验条件。本实验室的具体研究方向包括:证据法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病理学、法医精神心理学、法医生物学和物证技术学。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法医学会计划于2013年召开"第九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这是学会进行换届后举行的首次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交流内容涵盖法医病理学、法医损伤学、法医临床学、医疗损害鉴定、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物学、法医人类学、司法精神病学以及其它相关或交叉学科。会议面向全国征文,相关事宜如下:  相似文献   

13.
法医物证是指与人体有关的生物物证,包括案发现场存留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液、唾液、鼻涕、尿液、羊水及瘢痕、毛发、指甲、骨骼和牙齿以及人体各种组织和碎块等。通过对上述检材进行生物学检测,可起到个体识别或同一认定的作用,法医物证DNA结论的采纳,是法庭科学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征稿     
正《中国法医学杂志》是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分五大类:第一类,有"论著"、"技术与应用"和"学术探讨"栏目,刊载在法医学科各领域的科研成果(包括阶段性成果),探讨新理论,介绍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所涉及内容覆盖了法医病理学、法医损伤学、法医人类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物学、毒物毒品分析、司法精神病学等。第二类,有"短篇论著"、"调查报告"、"经验交流"等栏目,刊载在法医学实践中对方法学的优化和改进,交流学术研究经验,运用科学方法获得的科学数据以及技术应用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征稿     
正《中国法医学杂志》是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分五大类:第一类,有"论著"、"技术与应用"和"学术探讨"栏目,刊载在法医学科各领域的科研成果(包括阶段性成果),探讨新理论,介绍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所涉及内容覆盖了法医病理学、法医损伤学、法医人类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物学、毒物毒品分析、司法精神病学等。第二类,有"短篇论著"、"调查报告"、"经验交流"等栏目,刊载在法医学实践中对方法学的优化和改进,交流学术研究经验,运用科学方法获得的科学数据以及技术应用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征稿     
《中国法医学杂志》是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分五大类:第一类,有"论著"、"技术与应用"和"学术探讨"栏目,刊载在法医学科各领域的科研成果(包括阶段性成果),探讨新理论,介绍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所涉及内容覆盖了法医病理学、法医损伤学、法医人类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物学、毒物毒品分析、司法精神病学等。第二类,有"短篇论著"、"调查报告"、"经验交流"等栏目,刊载在法医学实践中对方法学的优化和改进,交流学术研究经验,运用科学方法获得的科学数据以及技术应用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血痕、精液斑等物证检验史贾静涛(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系;沈阳110011)法医物证检验的科学发展是十九世纪现代法医学形成的又一重要标志,但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其发展要远比法医毒物学缓慢,基本上是从本世纪中期开始发展的。1血痕检验1.1化学试法化...  相似文献   

18.
《证据科学》2010,(1):126-127
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以下简称“实验室”,以法庭科学技术和证据法学为两大研究领域。以法医学、物证技术学和证据法学为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综合研究为特色,以证据科学的重大理论问题、科技前沿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为主要研究目标,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为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实验条件。本实验室的具体研究方向包括:证据法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病理学、法医精神心理学、法医生物学和物证技术学。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法医如何提取微量物证进行了讨论,并简介常见的法医提取微量物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只有注意搜寻那些肉眼难于发现的微小物证,掌握正确的提取方法才能为进一步检验鉴定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为及时侦破案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DNA分析技术应用于法医物证检验之前,法医物证技术只能对血液、精液、血斑、精斑、毛发、唾液斑等人体组织做有限的几种红细胞血型、酶型、血清蛋白型的检验,对血型不同的嫌疑人做出排除的结论,而血型相同时却达不到确认作案人的要求。1985年英国Leister大学遗传学部的Jeffreys首先将DNA分析技术应用于法医物证检验,为法医物证检验提供了新的检验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