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宗教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和政策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1993年。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宗教工作的“三句话”中明确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000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进一步阐述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含义。这些重要论述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下宗教工作的实践,作出的新的科学论断。这些论述阐明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明确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要求和努力方向,对进入新世纪后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我国宗教必然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历  相似文献   

2.
正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3.
孙雯 《理论视野》2023,(10):56-61
新疆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历史原因,新疆现代化起点较低,但经过几十年建设也取得巨大成就。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布局和进程中,新疆现代化建设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新疆现代化建设坚持从国情区情出发,在持续推进过程中也积累许多重要经验,最主要的体现是:从战略全局谋划发展,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以凝聚人心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开展文化润疆丰富各族人民精神世界,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推进宗教治理现代化,立足区位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党对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慈善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有利于社会道德建设;有利于抵制邪教。使宗教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是新时期新阶段深入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它的认识直接关系到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解。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将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十五”期间我国社会发展动力的提法,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社会主义社会有两大发展动力: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 在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不过,与阶级社会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它能够在社会主义制…  相似文献   

6.
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促使社会稳定发展的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一系列新的观点、新的思想处理我国社会的矛盾。这就是通过改革,不断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这个社会基本矛盾,通过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不断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之间的这个主要矛盾,同时,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党还制定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社会的具体矛盾,从而促进了中国的巨大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生产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生存性矛盾已得到解决,发展性矛盾日渐突出并渗透在一切社会领域,制约发展问题的实质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矛盾具有普遍性、全局性、长期性,是当今我国社会各种矛盾形成和发展的总根源,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解决.解决这一矛盾,把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制度性要素同体现市场经济要求的活力性要素有机地统一起来,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8.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问题,特别是其中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毛泽东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这篇伟大著作中作了开拓性的论述。十一届兰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三大以来,我们党总结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加深  相似文献   

9.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认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阶段,深刻认识这一矛盾,对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解决和处理我国目前发展中的各种现实问题,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宗博 《学理论》2013,(29):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不断加快,各种社会矛盾问题相互交织,呈现出复杂化之势。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解决社会矛盾问题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内民主始终是决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所在。以党内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已成为应对和解决当前复杂社会矛盾问题的根本选择。  相似文献   

11.
《瞭望》2003,(3)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问题,一直是复杂、敏感的政治难题。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了我国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即“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叶小文近日就如何贯彻落实好这一基本方针,接受了本  相似文献   

12.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的作用增强党执政的物质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离开了发展,实现民富国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坚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都无从谈起。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经验而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提出了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的方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8,(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储备和人才输出的重要阵地,其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方面仍有学科建设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不充分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重大意义,是帮助青年一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且矛盾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党的十九大对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概述,这一转变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是对我国社会状况的正确反映。新矛盾有新的内涵,新的内涵必然产生其新的要求。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观,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对包含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中的宗教理论的提炼概括,包含了党对宗教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等宗教属性的系统认识,体现了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判断、原因,揭示和处理原则等的科学分析,阐释了党关于宗教工作本质要求、方针政策、组织保证及其价值目标等的主要内容,总结了党认识宗教属性、处理宗教问题、做好宗教工作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7.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敏锐地把握时代脉搏,勇于创新,为解决社会主义宗教问题,作出了自己的理论贡献,他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的宗教问题,必须雏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必须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必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科学论断,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客观上要求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下,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加快经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王金尧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矛盾的解决,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置于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20.
论和谐社会的性别关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琳 《理论导刊》2007,(12):100-101
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自从党的纲领性文献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论题以来,社会学、哲学、人口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美学等学科领域的学者开展了热烈讨论,从不同视角提出了许多发人深思的理论见解,使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