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宗教政策在新疆的成功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宗教是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种宗教共存,全自治区信教群众约占全区总人口的60%。由于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维护了新疆的稳定和祖国的统一,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一、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丰富和发展 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在我国社会问题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解放以后,我国宗教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宗教问题上的矛盾主要是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党依据马克  相似文献   

2.
程宝辉 《求知》2006,(6):33-34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观。既坚持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又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回答了为何发展、如何发展、发展什么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完善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科学发展观既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又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的根本指导原则。所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21,(7)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制度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能够沿着社会主义方向高效推进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同时又指导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实践,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完整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方位,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宗教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和政策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1993年。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宗教工作的“三句话”中明确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000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进一步阐述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含义。这些重要论述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下宗教工作的实践,作出的新的科学论断。这些论述阐明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明确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要求和努力方向,对进入新世纪后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我国宗教必然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历  相似文献   

6.
人治与法治是两种对立的治国方略。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走人治之路还是走法治之路?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法治之路。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依法治国作为治理国家的一条基本方针,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  相似文献   

7.
张俊明 《团结》2006,(6):23-23
毛家书在《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撰文指出.中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多党合作理论的创新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多党合作理论与实践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时期的多党合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重视团结尽可能多的阶级阶层和代表他们的代表,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坚持并发展了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关系,受到了他们的真诚拥戴。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提出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坚持多党合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政治格局。第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时期的多党合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的多党合作事业也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邓小平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多党合作思想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解决了新时期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1.依据民主党派社会基础的根本变化,科学界定各民主党派的性质,为新时期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奠定了政治基础。2.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高度,不断完善多党合作。使多党合作制度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把多党合作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到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新阶段。第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多党合作。  相似文献   

8.
包毅 《求知》2007,(3):6-7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真正弄清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认真贯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其中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在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时期以来,民生问题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存与发展,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能够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对于新疆而言,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同时又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因此,保障与改善新疆民生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是新疆的民生建设年,民生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和起点,因此,从毛泽东民生思想以及新疆民生建设的实际情况,探讨毛泽东民生思想对新疆民生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作者在中共中央批准召开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作者指出,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建设政治文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全面扎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作者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指导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十六大把政治文明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还是第一次这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向较高发展阶段的标志,也是我们党治国之道更加成熟的标志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六大精神,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大文明一起抓,对实现全面建设小隶社会的目标,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宗教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既可以成为助力器,也可以成为阻力器。坚持宗教中国化,必须提高宗教界的国家认同感。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可以促进宗教界国家认同度的进一步提高;推进宗教法治建设,可以促进宗教发展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引导宗教舆论方向,可以促进宗教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搭建宗教文化平台,可以引导各宗教间进行沟通交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增强国家向心力,提高国家认同感。  相似文献   

13.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的科学论断,也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新发展和新贡献,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走自己的路,首先要坚持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即要明确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将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生产力水平有很大不同,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征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因而社会主义将经历一系列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李戈  沈剑明 《求知》2004,(3):30-3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在发展观上的重大突破,体现了党和国家注重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的新的战略思想。它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表明领导亿万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的新飞跃。我国的社会发展从经济优先发展阶段进入到了均衡发展的阶段,预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5.
实现国家现代化是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进取、努力奋斗的光辉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内在地含容政治民主化。坚持推进政治民主化,就会为实现国家现代化提供制度保证。我们必须勇于创新,在实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6.
王庭芳  杜瑞 《学理论》2009,(24):89-90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乡差距日益扩大,三农问题目益突出,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细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是国家和社会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细化主要包括理念细化、阶段细化和建设内容细化,在细化过程中坚持长期规划和具体抓手相结合,做到分阶段、有步骤推进;科学划分发展阶段,遵循递进发展规律;制定发展战略,将长、中、短期建设目标与过程有机统一是行之有效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8.
包志勇 《学理论》2008,(9):28-2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意义,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顺应世界农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卢凯 《学理论》2009,(31):3-4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文明的丰富内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提出与实施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我国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具有深远意义。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实践,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浅析邓小平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辛志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健康发展,把我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的建国方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体现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