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纯 《今日广西》2014,(7):55-55
老实说,从当下的书籍里,诗鬼李贺的诗歌可觅的不在少数。人们都知道,在盛唐时期,他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可是鲜为人知的是,在李贺去世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的诗一度遭遇“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2.
杨慧  张新军  江黎娥 《理论月刊》2003,(11):128-130
济慈和李商隐诗歌都呈现优美与感伤的双重主题.本文通过对济慈的颂体诗与李商隐无题诗进行比较,认为在济慈的诗歌中优美占主导地位,其创作显示外在化的倾向,而李商隐的诗歌则是感伤贯穿始终,显示内在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高国庆 《前沿》2012,(13):196-198
晚唐诗歌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呈现出奇情异彩的一个时期。历代学者在提到这个时代诗家时,关注的焦点大多是诸如李商隐、杜牧之类的杰出诗人,而对许浑却很少驻足、留意。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晚唐诗人许浑诗歌的思想内涵,经过分析之后,认为他的诗歌不仅内涵丰富,而且他的诗歌也是他心路历程的真实再现。  相似文献   

4.
雄奇·诡奇·奇丽·浪漫主义──论毛泽东诗词与唐“三李”诗的渊源关系江建高“唐代的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可谓摸到了诗的色味。”①毛泽东饱读诗书,含英咀华,深受中国古典诗词薰陶,尤爱唐三李诗,这是尽人皆知的。从公开刊行的67首毛诗中,可以看出他与三...  相似文献   

5.
李春桃 《求索》2008,(9):180-182
朱熹不仅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还创作了一千二百多首诗,是他深邃的理学思想与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展现。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出入三家、笃于儒学的道学性格;系于国事、关心农民的忧患意识;登山临水、酬唱交游的人生经历;传承儒学、倾心书院的教育活动。通过对这些诗歌的深入解读,以足够的事实证明,朱熹的诗歌蕴含了多层次的价值,是研究朱熹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6.
听说江苏省仪征市公安局局长李后生撰写了一部35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史可法演义》,记者近日慕名到仪征采访,民警们这样向我描述:“李后生是一个实干局长。”一李后生自1982年参加公安工作后,干过许多警种,总是行行出色。在扬州市公安局办公室工作时,他是局里有名的“一支笔”;在刑警大队任大队长时,他参与指挥侦破了许多恶性案件;在郊区公安分局做副局长时,他分管过刑侦、治安、预审、内保等;在扬州市公安局担任经保科科长、技侦科科长,同样干得有声有色,曾两次荣立三等功,一次荣立一等功。1999年1月5日,他被组…  相似文献   

7.
石天河是当代学人和诗人,他的学术著作与杂文词锋犀利,时有创见,反映了一位思想者的勇气与睿智,为世人所关注;他的诗歌则相对被忽视。本文试图对其诗歌艺术进行初步探讨,认为他的诗作反映了思想者的心路历程和情感诉求,也颇有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羚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唐文宗开成进士,历官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东川节度使判官等,因受牛、李党争影响,一生困顿失意。其诗作富于文采,善于用典,具有独特风格。他是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并称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通许县朱沙乡朱村,年过70,有44年党龄的老党员李祥林,1994年底在病重弥留之际,留下两项遗言,对自己多年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钱财,作出了安排。他嘱托老伴,将1200元交给党支部,作为他最后一次交的党费。剩下一些钱,他遗言作以下安排:为朱村学校捐资400元;为挖河修路捐献100元;为村里两户烈属,各资助100元;为村里李祥来、李样运、刘明红三个贫困户,各帮助100元;为即将建立的村支部拿出100元,以示祝贺。李祥林临终前想的是党,想的是关怀烈军属、贫困户,想的是办学校、搞教育,而他留给三个儿女的仅是自己珍藏多年…  相似文献   

10.
他曾是共和国副总理李岚清及海外诸多科学家、学者的老师;他在工程制图中首倡制图文字采用仿宋体;西南交通大学的历次迁建,他都是学校总体规划设计负责人。他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的教授李汶。  相似文献   

11.
一个农民,白手起家,经多年艰辛努力,取得了年产值超亿元的辉煌业绩,并常常为贫困学子捐巨款。他的成功创业令人惊叹;他的善举更令人感动。他,就是柳州市十二届人大代表、柳江县“十佳创业者”、柳江县通达汽车储运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祥林。  相似文献   

12.
张跃军  周丹 《求索》2011,(9):221-222
因为家学与个人艺术趣味的影响,叶芝诗歌中充满了视觉艺术元素,如早期诗歌写作中重视光线的运用,鲜艳色彩的对比,用线条描绘清晰、鲜明的轮廓;后期诗歌中运用一些雕塑作品的元素等,都与视觉艺术相关。叶芝对视觉艺术的倾心,背后隐含着他将视觉艺术与历史紧密相连的情感动机。  相似文献   

13.
李向梅 《前沿》2007,(11):220-221
爱伦.坡是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小说家、诗人和文艺批评家。他认为诗歌的宗旨是创造美,因为唯有超凡绝尘的美才可唤起人们的兴趣。而诗歌中最美的是美人之死,凄美而伤感,这正是作者要传达给人们对美的理解。作者一生著作颇丰,我们选取其非常有代表性的诗歌《安娜贝尔.李》为例,通过主题的忧郁美、语言的音韵美和意象的古典美三个角度分析其作品中的唯美思想。  相似文献   

14.
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北宋初期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其以李商隐为楷模的诗歌风尚主宰了宋初整个诗坛。相对而言,以学习白居易为宗旨的白体(代表人物王禹偁),学习贾岛、姚合的晚唐体(代表人物林逋),则是两个松散的诗人群体,其影响都不及西昆体。  相似文献   

15.
每当谈起崇州市怀远化工建材厂厂长许溯禹,崇州市怀远镇的普通农民李正清一家都要满怀感激地说:“是许厂长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原来李正清长年多病,根本无法承担繁重的农活。他上有老人需要赡养,下有子女需要抚育,再加上大笔的医疗费用,李正清一家的生活一直陷入极度贫困之中,该上中学的女儿也只好缀学。冬天快到了,李正清一家四口挤在一间不蔽风雨的破草房中瑟瑟发抖。许溯禹得知此情后,连忙赶到素不相识的李家,对处境艰难的李正清说:“我来帮你们。”许溯禹迅速买来砖瓦,为;李正清一家修了一座小青瓦四合院;随后,许溯禹…  相似文献   

16.
《公民导刊》2011,(11):52-52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因此,如果一个人写得很少。那么他就必须有很好的记性;如果他很少与人会谈。那么他就必须有很敏捷的机智;并且假如他读书读得很少的话,那么他就必须要有很大的狡黠之才。才可以强不知以为知。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相似文献   

17.
永明诗风形成之后,钟嵘是第一位对其展开直接评论的文学理论家.他对永明诗歌的认识,主要体现在对永明体主要诗人谢脁、沈约、王融、范云的品评里.“清”是永明诗歌的总体风貌;“怨”是永明诗歌的情感内容取向;“密”是永明诗歌的形式追求.  相似文献   

18.
求贤辨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篇之一.贾谊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才气纵横、淹蹇不遇的洛阳少年.古代诗歌对贾谊的吟咏不下数万首.李商隐的《贾生》却独具匠心,别辟蹊径.诗的外表显得端重平和,但诗的内骨却  相似文献   

19.
黄丽君 《当代广西》2008,(21):47-47
脚步匆匆,迎着朝阳,披星戴月…… 脚步匆匆,裹着雨,携着风…… 匆匆的脚步里,他治病救人16年,给予病人最细致贴心的照顾;匆匆的脚步里,他是村民心目中的“120”,不仅随叫随到,还能赊账治病。他就是“全国优秀乡村医生”、马山县林圩镇合理村村医李宝元。  相似文献   

20.
郭沫若与儒家文化关系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永干 《求索》2008,(8):184-186
郭沫若与儒家文化有着复杂的关联,他对儒家文化的认同与接受体现出他以儒家主体哲学为基础的独特的“个性”意识,他以王阳明“心学”为导引,融构出独特的世界观和认识论;同时,他对儒家文化的认同与肯定在其诗歌与戏剧创作中也有着具体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