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思炳 《党课》2007,(8):52-53
为何方永刚到海岛给部队干部战士讲课,家属们抱着孩子也要听他讲?为何方永刚到农村乡镇讲课,很多农民都放下手里的农活赶来听课?为何连方永刚都没想到,一位80多岁的老人,竟然躺在担架上听他讲了一上午的课?为何方永刚能把最难讲的政治理论课,讲成了深受干部战士和群众欢迎的课程?方永刚讲课成功的奥秘何在?我从学习《人民日报》报道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理论教授方永刚的感人事迹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因为方永刚的课讲得“新、实、活”。  相似文献   

2.
44岁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把中央拘政策“翻译”成最通俗的语言,准确地传达给听众:他讲政治课享受“明星待遇”,经常被要求“返场”:他把美国电影中的“阿甘”当作偶像,永远执著地做事。哪怕是在病床上。不久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解放军总医院。亲切看望病中的方永刚。高度称赞他传播和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先进事迹.号召广大共产党员、全军官兵向方永刚学习。  相似文献   

3.
方永刚到海南给部队干部战士讲课,连家属们也抱着孩子去听;方永刚到农村乡镇讲课,很多农民都放下手里的农活赶来听课;一位80多岁的老人,甚至躺在担架上听他讲了一上午的课。为何方永刚能把最难讲的政治理论课,讲成深受干部战士和群众欢迎的课程?从《人民日报》报道的海军  相似文献   

4.
为民 《支部生活》2007,(7):45-45
央视《面对面》的《方永刚:无悔青春》中,方永刚说:“人的工作啊,有三种境界,一种境界呢,强迫的感觉,这活又让我去干,为什么不让他去干呢。还有第二种境界,就是职业精神的,职业道德的,我拿了这么多老板的工资,我就应该把这个事干好。第三个境界就是快乐的工作,我感觉到我的工作,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看到这里不仅又想起了两个故事。  相似文献   

5.
近几个月来,方永刚的模范事迹在华夏大地广泛传诵,“方永刚现象”引发了人们普遍的关注与思考。面对这一事实,我们要问,方永刚打动我们的是什么呢?回答是肯定的:是他生命中体现的追求真理、热爱真理的精神,是他境界上体现的恪尽职守、忠于使命的精神,是他行动上体现的学以致用、知行统一的精神,是他人生道路体现的百折不挠、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一句话,是方永刚同志崇高的生命境界和伟大的人格力量打动了我们,是他的精神让我们产生热爱与景仰之情。  相似文献   

6.
王锐 《奋斗》2007,(7):47-47
方永刚,一个普通的理论工作者。20多年来他把教授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当成神圣的事业,视为生命之约,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体现了一个理论战士与时代同步、与真理同行的不懈追求。他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荣称号.他是真正的顶天立地的共产党人。方永刚的感人事迹,折射出一名共产党员、高等院校优秀教师的高尚道德风范、人格魅力和博大胸怀。  相似文献   

7.
《党课》2007,(6):120-121
1963年4月22日,方永刚出生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萝卜沟乡,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1981年,方永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复旦大学。是党的政策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这一点方永刚一直牢记于心。大学生活给家境贫寒的方永刚留下的却是温暖的记忆,  相似文献   

8.
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聂发根“九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题,集中起来:一是保持粮食生产量稳定增长,二是保证农民收入较快增加。从道理上讲,这两者应该是统一的,农民在为社会提供粮食等农产品的同时,理应获取相应的收入和补偿。...  相似文献   

9.
李建文  袁浩 《世纪桥》2011,(16):34-34
贺龙上党课没有讲稿,只在讲桌上放三样东西:一碗小米、一双布鞋和一个盛着一条小鱼的水碗。正当听课人感到不解的时候,他笑着指一指那碗小米说:“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我们军队要打胜仗,不吃饭不行!这粮食都是老百姓种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上海党史与党建》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人员,我和我的同事们与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有一段交往——方永刚曾经在我们刊物上先后发表了3篇文章:2003年6期发表的《互联网与中国先进文化建设》,2003年第11期发表的《党的十三年奋斗基本经验的理性思考》和在2005年第9期发表的《关于“构建和谐社会”战略定位的几点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方永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绛县县委书记卫孺牛为了老百姓脱贫致富,倾注了满腔真情,奉献了一片赤诚。他人如其名,名符其实,老百姓称他是勤勤恳恳为人民低头拉车的“孺子牛”。把车拉向富裕路“为人民拉车,就要瞅准方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富裕路迈进。”卫孺牛同志经常告诫他周围的干部:“农民是衣食父母,每一个干部都要时刻把农民的冷暖挂在心头,农民的需要,就是干部的工作,农民需要什么,干部就要提供什么服务。农民得的是‘缺钱病’,绝不能给农民开‘花钱方’。怎样为农民开‘挣钱方’,开‘致富方’,作为县委书记,就看你这个拉车人如何掌…  相似文献   

12.
1961年,刘少奇到湖南搞调查,住在一个养猪场的饲料房里。当时是“三年困难”时期,身边的工作人员想找点稻草给他铺床都找不到。产水稻的地方没有稻草,这种情况使他感触很深。一天,他散步走到住地后面的山上,看到一些已经风干了的人粪,就过去用脚搓开,仔细检查了一下,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你们看,这里面没有多少粮食,农民吃饭已经成了问题。”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刘少奇又专门在农民吃饭的时间,采取“突然袭击”的办法到农民家去查看。有一次,他亲眼看到农民吃树皮、草根等代食品,沉默了半天,没说一句话。还有一次,他…  相似文献   

13.
林楚方 《廉政瞭望》2013,(20):70-70
二十多年前,我的老师看到一群鸡鸭鹅,在被晾晒的小麦上连吃带玩,还排泄很多糊状物。从城里来的老师好奇地问:“到时候会不会把粪拣出去?”农民笑:“到时候粪都干了,哪拣得过来?”老师问:“一块儿碾成面粉!?”农民说:“是啊,然后你们城里人做成馒头。”  相似文献   

14.
三木 《廉政瞭望》2012,(12):58-59
走在湖南株洲市新华路上,方清明点评着街边高楼:“这个,拆得很成功,每户都满意。”“那个,多漂亮的楼盘,拆了四五年呢。”他是一名从业6年的拆迁工作者。  相似文献   

15.
叶挺并非出生在豪门窗室,祖上大概也没有什么显耀之人。叶挺是农民的儿子。不用说,19世纪末的中国农民都是十分贫穷的,叶家不会例外。叶父于生计艰难之中,潘存着一个精神向往:望子成龙。农民们都是这样一代代企盼着命运的转机。然而,叶挺小的时候,乡里人都叫他“阿老’。在广东惠阳客家方言里,“蓄”是“傻”的意思,叶父内心的不快可想而知。叶挺的“绰号”使父亲丢了脸面,于是父亲报之以呵斥和棍棒。但是,打骂并没有改变叶挺,他照样刨根问底,藐视乡俗,甚至触犯“神明”。在一片讥嘲和责怪声中,走出了一位见解不凡的陈敬如老…  相似文献   

16.
同方永刚一样,我也是军队的理论工作者,所以对方永刚所追求的事业有着特别的感受。方永刚同志是我军杰出的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他长期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教育事业,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出了优异成绩。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他的风范和品格显示了一名共产党员政治信仰的力量和优秀教师的高尚境界,不愧为忠诚党的理论教育和宣传事业的楷模。  相似文献   

17.
佘永刚是呼盟扎兰屯市牛亡牛沟乡前进村十三方屯一名普通农民党员,在牛亡牛沟乡方圆几十里的土地上,人人都知道他是个科学种田的能手,多种经营的典范,致富路上的带头人。1979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给佘永刚带来了施展才能的契机。他挤出时间学习科学知识,订阅了《农村科技报》、《农民文摘》、《果树栽培技术与病虫害的防治》等大量适用科技刊物。用学到的科技知识去指导农业生产,在自己的承包田里大搞科技示范。佘永刚首先对自己的承包田进行综合治理,统一规划,形成渠成系、林成网、田成方、路相通的格局,然后他将玉米…  相似文献   

18.
张雨生 《唯实》2001,(10):69-70
“庙难进,神难拜。”老百姓这么形容到某些政府部门办事的难处。政府部门的公仆们则流传着另一句话:“为人民服务,怎么麻烦怎么来。” 我最早听到这句话,是出自一位熟人之口。他在县政府机关工作,大半辈子了,至今还没有带长。他苦笑着,摇着头对我说:“这是一句自嘲的官场戏言。说是戏言,也未必不是实情。‘为人民服务’是写在墙上的,挂在嘴上的。‘怎么麻烦怎么来’,是记在心底的,切实奉行的。”初听,我以为他是发牢骚;细想,觉得这句话还真有代表性。 恰好乡下来人,讲了一件事。 一位农民住在山里,女儿上学每天得出山进山…  相似文献   

19.
“散会──”主持人的话音刚落,蓦地,从墙角站起一人,高声道:“我还没讲呢,这会先别散!”人们一看,原来是多年开会不发言的老刘师傅。只见他激动地瞪大眼睛,结结巴巴地讲道:“在共产党员中,我最敬佩日志斌,同他共事30年,无论是他的技术,还是他的工作,他的办事态度,他的为人,都是最棒的。年轻时自己不服气,跟他较了好几年劲,也没较过他,我算服了他了…… ”这是长春一汽锻造有限公司为迎接建党80周年,以“党旗在锻造飘扬”为主题,以“讲、树”(讲事迹、树典型)为形式,开展“三新”(树立新观念、掌握新技能、塑…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09,(4):127-127
20世纪30年代,上海“左联”某些作家犯了比较严重的主观主义毛病。一次,有人请鲁迅谈谈这一问题,鲁迅一开始笑而不答,过了一会儿,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关于.“金扁担“的故事。讲的是有个农民,每天都得挑水。一天,他忽然想起,平时皇帝用什么挑水吃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