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王东宾 《南风窗》2014,(15):42-44
<正>种子巨头与农民之间的非对称诉讼引导我们追本溯源,追问"谁的基因"和"谁的种子"这样最基本的元问题。近日,农业高科技公司大北农集团董事长邵根伙之妻莫云在美国被逮捕,根据爱荷华州首府得梅因联邦法院的起诉文件,她涉嫌从玉米田中盗取孟山都、杜邦等公司开发的转基因种子,并试图寄送回中国用作分析。负责该案件的美国检察官表示,被窃取的是已经申请专利的转基因种子,可能给孟山都、杜邦两家公司带来3000万至4000万  相似文献   

2.
媒体     
《南风窗》2016,(10)
正01中国转基因食品政策英《经济学人》4月23日多年以来关于是否应该允许转基因粮食作物在中国大量种植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次讲话中指出,中国的食品安全仍然面临很大挑战,中国需要掌握转基因技术的命脉。20年前,一些访问中国的欧洲科学家看到中国在转基因技术方面的巨大发展感到十分惊讶,当时他们为了申请几百平方  相似文献   

3.
石勇 《南风窗》2013,(23):90-93
支持转基因的科学家们始终占据"专业优势",指控反转基因的人"外行",但问题是,他们有否尊重过民意和"公共选择"?他们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否可靠呢,是否经得起哲学审视?转基因水稻之争的启示,把我们带回科学最基本的问题:它能否摒弃方法论、道德的种种边界,成为一种上帝一般的偶像?  相似文献   

4.
刘阳 《南风窗》2008,(9):3-3
自从奥运火炬开始全球传递之旅,是否出现藏独分子的抗议乃至暴力抢夺,似乎已经成为检验火炬途经国的安保能力、安保意愿,以及是否"自由"的标志。欧美等国的媒体报道几乎发生了_一致性的倾斜,投机的政客纷纷迎合氛围,唯恐"政治不正确"。为什么,这类行为在西方竟能裹胁一时的民意?政府是否给予它的公民用集会、游行的方式表达意见的权利,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而表达意见时是否以和平的方式遵  相似文献   

5.
周边     
《南风窗》2014,(13)
<正>乌克兰东部近千人死伤据俄新网6月12日报道,乌克兰卫生部进一步明确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在当局开展特别军事行动期间的伤亡数据。确切数据显示,共有270人死亡,超过713人受伤。乌克兰2月22日发生国家政变,但一系列东南部地区不承认新政府的合法性,独立支持者开始集会,基辅政府于4月中旬开始动用飞机和装甲设备镇压抗议活动,历时两个月仍未能平息抗议。  相似文献   

6.
梅新育 《南风窗》2012,(14):62-64
脱离制造业基础奢谈什么"世界办公室",最终只能沦为笑谈;制造业基础没落,相应也就意味着为之服务的现代服务业衰亡。不管玛雅人是否将2012年列为世界末日,不管地球是否真的开启了震动模式,在此之前的2011年都已经注定将以"动荡之年"载入史册了:东日本大地震,席卷阿拉伯世界的社会动乱,西班牙等欧洲重债国家连续爆发抗议失业、经济紧缩政策的大规模民众示威游行,伦敦骚乱,起源于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蔓延到美国各地和世界其它许多通都大邑……这些动荡之所以爆发,关键在  相似文献   

7.
王逸舟 《国际展望》2014,(2):I0001-I0001
正不可否认,最近几年间,中国的外部环境出现意料不到的难题,我们的周边外交遇到前所未有的麻烦和挑战。比如,原本与中国关系发展顺畅的东南亚国家群体,出现了一些疑虑的态度和抵触性的杂音;围绕钓鱼岛的归属问题,主张同中国抗衡叫板的日本右翼势力,似乎在日本国内得到不小比例的支持、在国际上也没有遭遇太大阻力;朝鲜仿佛铁定认为中国对这个传统盟友只会支持或默许、不会批评或抗议,各种鲁莽失措的言行频繁不断,造成我方不时的尴尬被动;以  相似文献   

8.
各报都登载了一则图片新闻:1999年5月17日,新华社再赴南斯拉夫采访记者穿上了有关部门赠送的防弹衣。这消息让人有当头棒喝之感——假若当初邵云环等三位记者也有人送防弹衣,也穿上了防弹衣,他们是否可以免遭牺牲呢?也许至少不会立即牺牲,或只会受伤? 我万分敬佩现在给赴南中国记者送防弹衣的人。这说明他们已想到,虽然有此次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坚决抗议,但是,这并不能保证中国驻南大使馆再不会遭受北约袭击,不能担保类似事件再不会发生,也不等于对方已接受了中国人不可暴力欺压的观念。这种亡羊补牢的预报哲学,实在有必要大力推广。美中不足的是,假若这种“灾情预报”早些时进行——当中美高层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大豆已经相当于中国大豆年产量——1500万吨。当我们想采取转基因农产品管理办法的时候——这也是国际上很多国家实行的办法,你们美国的领导人就来跟我们谈大豆的问题,说影响美国10亿美元的出口,你们要慎重一点儿。但是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钢铁产品,却宣布要加税8%到30%,这样就影响中国3.5伍美元的钢材没法向美国出口。因此,我可不可以像美国领导人关心大豆一样也关心我们的钢材?我也把大豆加税30%行不行呀?”朱镕基总理在本次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这一段话,看似平  相似文献   

10.
谁的主权?     
对欧洲而言,合法性是必需的。可笑的是,当危机来袭,欧盟被指责缺乏一体性。现在,当它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时,却被谴责限制国家主权。在希腊欠下数额巨大的外债时,该国人民却大力抗议,谴责对其国家自主权的"干涉"。诚然,为了换取欧洲可观的经济援助,希腊独立管理国家的能力将受到限制。但问题是,关于希腊主权严重受损的控诉是否真的合理?民族国家主权的理念植根于17世纪《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它以各国内务不受外国力量的干涉作为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1.
入世,这是个考验中国竞争力的时代——有人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考验中国教育的竞争力。衡量一所大学的竞争力,标准何在?我们应如何看待当前一些民间机构自发进行的高校排名?“世界一流大学”应如何衡量?理想的大学校长应当怎样?中国当前屡见不鲜的学术腐败和高校腐败现象,是否在损害着中国教育的竞争力,这一现象有一定普遍性,又渊源于什么。  相似文献   

12.
2018年底至今,中东地区多国爆发了不同程度的抗议活动,对国家政权稳定产生了不同影响。中东新一轮抗议潮仍起因于民生问题,本质上揭示了民众需求与政府有效供给之间的尖锐矛盾,反映出当前中东国家治理能力不足和治理绩效弱化。同时,与2011年"阿拉伯之春"引发的中东剧变相比,此轮抗议潮在抗议主体、社交媒体的应用以及反对外来干涉等方面展现出不同以往的特点。中东多数国家在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特别是有效改善民生与发展方面依然面临严峻挑战,中东地区和国家的动荡、纷争恐仍将持续。  相似文献   

13.
媒体     
《南风窗》2010,(5):7-7
<正>1奥巴马如何面对中国?【英】《经济学人》2月6日近60年来,台湾问题都是中美关系中最危险的矛盾。因此,当美国政府日前宣布向台湾出售价值60亿美元的军备并惹来中国的强烈反对和抗议,这并不令人意外。但中国政府今次反应之激烈,还是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北  相似文献   

14.
高新军 《南风窗》2008,(3):56-58
在墨西哥调查社会转型,一个问题时常被笔者反复想到,那就是,墨西哥在历史上是拉美国家中非常少有的没有经历过军人政变的国家,但是,面对执政党的腐败、贫富差距的拉大和曾经接连不断的学生抗议运动,墨西哥也没有产生过全国性的社会暴力革命。  相似文献   

15.
石化业朝阳与没落之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把石油化工当作朝阳产业发展是否恰当?当石油能源在短短数十年后枯竭殆尽,耗巨资投建的石化产业将何以自存?作为占世界各国GDP平均比重最大的行业,石油化工行业的2009年注定是多事之秋。在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背景下,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外交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活跃,中国的外交学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也得到国际上外交学界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中国的外交学学科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当今外交学研究为何繁荣?中国外交学研究有哪些特点?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流派或学派?目前,中国的外交学研究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田田叶专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清敏教授。张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对外政策分析理论与中国对外政策,近年来主要研究外交学理论与当代中国外交实践,著有《当代中国外交》《美国对台军售政策研究:决策的视角》等。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地位”是个什么东西?是许多有出口业务的中国企业的梦想。尤其对那些正面临外国公司倾销指控的中国企业,这种待遇是他们全力追求的目标。但是,迄今为止,还只有一家中国企业获得这种待遇。在中国还没有被外界认定为“市场经济国家”,其国内企业也相应自动丧失“市场经济地位”的时候,幸运的云南马龙成了一个唯一的亮点。  相似文献   

18.
“2005年的成绩并不是偶然得来的,之前的两年我们已经做了很多铺垫工作——从职员的培训,到战略的制定。”绿色和平的中国项目总监卢思骋说。2005年,是中国公众近距离认识绿色和平的一年。这一年,它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从抗议APP(金光集团)毁坏原始森林,到抵制转基因产品流入中国市场,再到指出惠普等跨国电子企业的产品中存在有毒物质。因为其出色的行动,《南风窗》将2005年“为了公共利益”年度组织奖颁给了绿色和平。2006年3月,绿色和平又因发布“亨氏婴儿营养米粉中含有转基因成分”的警报而广受关注。3月22日,在记者截稿前,绿色和平…  相似文献   

19.
郑文鑫 《南风窗》2014,(12):32-34
<正>在医患纠纷"爆炸时代"背景下,建立一套健全、高效的医患纠纷解决机制,虽然谈不上是治本之策,但可以降低患者不理性的维权方式和走极端的概率,减少悲剧重演。近年来,"医闹"愈演愈烈,患者弑医事件时有发生。是什么样的原因,使患者倾向于选择"医闹"而不愿走法律程序?假设有一套健全、高效的医患纠纷解决机制,是否可以降低患者不理性的维权方式和走极端的概率,从而尽可能减少悲剧重演?纵观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20.
倪峰 《当代世界》2015,(11):14-17
<正>2015年10月27日,美国拉森号军舰未经中国政府允许,非法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中国外交部、国防部对美方提出了严正警告和抗议。这一事件发生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的一个月后。令人不禁要问,美国为什么迅速变脸,为什么要挑起这场"危险的游戏"。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刚刚为中美关系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正能量。在双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