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由于学校的转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将会感受到更大的压力.在此情况下,了解这些教师的职业倦怠、幸福感、心理健康水平的特点,将有利于采取科学的措施促进其心理健康.经过时贵州省6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433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测试的研究发现,促进这些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应注意:要关注和提高女教师的情感和行为控制感;要关注男教师的生活问题;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比中老年教师更值得关注;要多从正面去评价教师,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从而降低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要为低职称的教师提供获得成就感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师面临着新的环境和挑战,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妨碍了高校教师的正常人际交往和人格发展,也容易引发焦虑症、抑郁症等职业适应不良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许多高校教师成长经历单一、缺乏必要的社会历练,导致他们生活封闭、心理承受力弱;另一方面,也由于高校竞争日益激烈,教师工作压力大,加上市场经济因素对高校教师思想的冲击,导致不少人心态失衡。因此,要有效改善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必须改变他们的心理认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维护身心平衡;同时,高校和社会应通过制度建设和管理人性化等改革措施,促进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周建军 《传承》2010,(24):140-141
普通高中教师心理问题日益严重,这既有高考引发的恶性竞争的原因,又有学生、学校、社会和教师自身的原因。当前,普通高中教师心理问题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分析,总结出一些解决普通高中教师心理问题的对策,以期对维护教师个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帮助。教师只有正视社会现实,提高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增长,研究生各种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郁闷"成了研究生的口头禅.通过分析了扩招时期研究生"郁闷"心理产生的原因,并从学校、研究生自身以及社会三方面提出了克服研究生"郁闷"心理的策略,其目的是希望研究生尽快摆脱心理疲惫和精神焦虑,促进其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阿娜 《前沿》2006,(2):184-186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外,更应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灵。教师的职业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其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心理健康的教师才更有可能通过教育教学,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本文对高校教师现存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不尊师"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高校教师的素质、教学观、学生观、职业观,社会发展、社会风气、学校管理、学校德育、政策导向、学校服务以及学生的道德修养、教育观、教师观等方面对一些青少年不尊师的原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教师流动进入新常态,流动教师的融入问题日益凸显。高校教师流动的社会融入不仅关系到流动教师的发展前景,还将直接影响高等学校发展的未来和高等教育的和谐稳定。高校教师流动社会融入过程中存在着院校组织的科层官僚制禁锢、院校的政策导向尤其是学术考核评价制约、既有团队的排斥、现实落差的阻碍以及制度设计的抑制等问题。改进策略主要包括:以不同场域的政策调整促进学术体系的和谐;以院校系统中的经济整合、文化接纳、行为适应和身份认同提高流动教师社会融入的深度和广度;以制度激励满足流动教师的职业尊严,缩小其地位落差;增强流动教师对院校和学科文化价值观的高度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8.
《陕西政报》2023,(7):29-31
<正>陕教规范〔2021〕9号各市(区)党委编办、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部门,各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学校思政教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强调要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近年来,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谈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健康的教师应表现为:在人格上是完整和谐的;在情绪上是乐观稳定的;在意志上是坚韧不拔的。在人际关系上是协调和谐的;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正是教师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那...  相似文献   

10.
刘运合 《前沿》2007,(1):93-95
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本文以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中小学教师个体为中心,以个体的同事、家庭成员和学校为预警阶段,以问题解决、自我调节和认知调节为缓解阶段,以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和领导访谈为最终解决方案,构建一个适合中小学教师的分阶段的心理健康维护模式,从而促进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唐月芬 《传承》2010,(30):142-14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角色定位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性。在研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角色问题时,需要把握好下面三个问题:其一是对"角色"概念的深刻理解,其二是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特点的认识,其三是对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特点的把握。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信息多元化的环境下,高校教师以往所扮演的"知识上位者"、"伦理道德示范者"的角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影响力也受到了削弱。广大高校教师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公众教师"和"社会思想者"的精神特质,成为纯粹的"教书匠"和"学科专家"。如何在目前社会情势下有效提升高校教师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公众的社会影响力,成为一个日益令人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黄颖 《前沿》2012,(12):124-125
教师成长与发展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未来和希望。坚持教师发展理念,将教师发展理念引入到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之中,高度重视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将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与高校事业的科学发展紧密结合,对学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康宁 《前沿》2013,(8):18-19
本文依托积极心理学理念,结合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采用"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途径与方式"及"课堂授课形式"两种调查问卷量表,分析了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以及教师授课方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从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国家、政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家长、学生都极为关注。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学生、轻教师,重学校、轻家庭,重形式、轻实效的倾向。本文采用文献法,结合当前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认为师资专业化程度低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瓶颈,可以通过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设置专职岗位和职称系列、高校加大加强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做好分级培训、大学和中小学联合开展心理教育科学研究达到共赢目标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正>学校安全是教育事业发展、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和保障,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幸福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解决学校后顾之忧,维护老师和学校应有的尊严,保护学生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安全环境,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目标任务。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任务,进一步明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师的教学过程是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和谐性包括:科学与艺术、理论与实践、教书与育人等多方面的统一,这也是高校教师教学过程努力完善的方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特殊知识结构的少数精英,而是为社会大众人才构建基础素质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理应将教学生做事与教学生做人很好地结合起来。对教学问题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本身就是教学研究方式和方法的和谐性的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和谐统一有着客观的规律性,它能以数学模型进行描述,并能证明存在着均衡条件下的最优和谐程度。教师在追求较高和谐程度的教学时,需要把握一个适当的“度”。  相似文献   

18.
谭有模 《传承》2009,(8):160-161
导致农村小学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有"被收取不合理费用""工作压力大""学校各方面条件差""领导的关心不够"以及"生活条件不如周围的村民"等。重视领导对教师的安抚工作,切实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加大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改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职业地位和声望,吸引人才到农村任教。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师是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主体,但是由于高校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教师创新能力的发挥。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革新观念,提高认识,改变管理模式,进行机制创新,建立和谐的组织文化和营造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因受社会、学校、家庭及自身多方面因素影响,会时常表现出孤独或焦虑等情绪。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再结合本校学生特点,浅析高职院校应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期我校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搭建完善的教育和咨询服务体系,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促进校园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