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区法坛》2006,(4):43-44
2005年以来,万宁市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人民陪审员工作,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的作用,促使12名人民陪审员成为活跃在审判一线的“编外法官”。  相似文献   

2.
人民陪审员制度“可有可无”立法现状 ,已为我国近十几年司法实践认同。近年来 ,在确保司法公正为目标的司法制度改革中 ,如何健全与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 ,日益受到众多法学研究者、立法机关与司法实际部门领导重视 ,最高人民法院在《五年改革纲要》中 ,将“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审判方式改革重要内容 ,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 (草案 )》。为此 ,我们特编发了一组笔谈 ,就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 ,是“存”还是“废” ,以及陪审员的职责、陪审制度的适用范围等相关立法及司法实践问题进行探讨 ,并欢迎广大读者一起来参与。  相似文献   

3.
本文背景:中国自九十年代初以来,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研究与实践深入,如何通过加强、完善人民陪审制度促进司法公正的问题.已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在1998年9月16日全国人大召开的一次会议讲话中指出“要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这是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制度”,“要完善陪审员的产生过程”。最高人民法院在《五年改革纲要》中将“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审判方式改革重要内容,2000年9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草案)》。2000年10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肖扬院长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作《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草案)》讲话中明确指出:“人民陪审员是参与审判案件,可以充分体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司法民主,是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人民陪审员在法院外的活动,有助于宣传审判工作,扩大社会主义法治的影响”。记者特邀华东政法学院律师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俊民作了访谈。  相似文献   

4.
人民陪审员制度“可有可无”立法现状,已为我国近十几年司法实践认同。近年来,在确保司法公正为目标的司法制度改革中,如何健全与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日益受到众多法学研究者、立法机关与司法实际部门领导重视,最高人民法院在《五年改革纳要》中,将“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审判方式改革重要内容,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高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草案)》。为此,我们特编发了一组笔谈,就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是“存”还是“废”,以及陪审员的职责、陪审制度的适用范围等相关立法及司法实践问题进行探讨,并欢迎广大读者一起来参与。  相似文献   

5.
作为体现司法民主的一项重要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在特定时期的司法实践中一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8年5月1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一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由于历来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与功用,对人民陪审员的角色与地位缺乏理性定位,  相似文献   

6.
1998年9月16日,李鹏同志在听取了最高法院关于集中教育整顿工作的汇报后指出,“要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这是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制度”。近几年,理论界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存与废、优与劣讨论得也比较多,司法实践中许多法院也都开始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制定了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方法和措施。但应当说,在有些法院和审判人员心目中,并没有给予人民陪审员制度足够的重视,笔者试从民主与公正角度谈谈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平果县人民法院认真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大力加强人民陪审员工作,2007年,该院6名人民陪审员共参与审理各类案件187件,比2006年多147件,占普通案件的48.6%。该院的韦绥佳等6位人民陪审员也从该院领到近8000元的办案补助。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执行工作的现状决定我们必须强化对执行权行使的监督,司法民主化不失为—种有效途径,司法民主化的重要制度形式之一是人民陪审员制度。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该决定从制度层面对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实务操作中的若干问题作了集中规定。  相似文献   

9.
完善我国陪审制度立法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陪审制度是我国审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9月16日,李鹏委员长就“陪审员”问题专门发表讲话,肖扬院长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继续积极探索人民陪审员的推荐、任职方面的改革,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在审判工作中的作用”;在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五年改革纲要》中,把“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审判方式改革的发展目标之一。最近,最高人民法院也有对陪审员问题专门进行立法的动向。在此,笔者拟对我国陪审制立法完善的几个基础性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一、关于陪审制的定位问题我们认为,陪审员不是法官,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如何健全与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日益受到众多法学研究者、立法机关与司法实际部门领导重视,最高人民法院在《五年改革纲要》中,将“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审判方式改革重要内容。在这个问题上,应当看到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如果不从转变、革新观念着手,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种种建章立制努力,将是“新瓶装老酒”,只能是以往结构的重组,原有模式的再现,一切“照旧”;但是如不重视或不解决好观念与实践的冲突,意图“不变则已,一变惊人”,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种种努力将举步维艰,难有进展。因此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关键在于解决…  相似文献   

11.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过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了贯彻落实好《决》,更好地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司法就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培训、奖惩、日常管理等有关内,制定了《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见》;最高人民法院还制定了《人民陪审员管理办法(试)》。《决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行法律,对推进司法民主、落实审判公开、提高司法效、改善司法环境、保障司法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自2005年实施以来,基层人民陪审员的工作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人民陪审员的筛选、任命、管理、培训等工作得到了落实。人民陪审员队伍在逐渐壮大,结构也日趋合理。“随机抽取”、“与法官享有同等的法律权力”的法律要求也得到贯彻。  相似文献   

13.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明确指出: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人民法院改革的近期任务之一。《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也将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其内容之一。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4年8月28日颁布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共计20条,并从200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走向更加规范的道路。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演进1、我国陪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1)我国陪审制度的缘起古代东西方国家的司法活动中存在着个人问案模式和集体裁决模式的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讲,陪审制度是古代西方国家中“奴…  相似文献   

14.
人们习惯把五月称为“红五月”,因为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人民法官是我国劳动者大军中一支重要力量。在欢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人民司法队伍中,又增添了一个新阵容——人民陪审员。自五月一日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正式实施。一批依法定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2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联合印发了《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的出台,对于正确贯彻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相关规定,保证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保证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有效实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施意见》的起草背景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司法制度,早在革命根据地时期就开始实行,在我国有着长期、丰富的实践。为了进一步完善这项制度,更好地发挥人民陪审员的积极…  相似文献   

16.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已于200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了保证这部单行法律的准确实施,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司法部印发了《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与财政部共同制定了《关于人民陪审员经费开支有关问题的通知》,还制定了《人民陪审员管理办法(试行)》。通过严格遴选,去年5月1日后全国共有2.7万名人民陪审员上岗,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经过一年的审判实践,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运行状况如何?在实施中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这些都是本刊极为关注的。为此,本期我们选登了陈振一的调查报告“寻求法官职业化与司法民主化间的和谐之道”。作者对苏州市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并对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反思。本刊近期内还将陆续刊发有关文章,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状,旨在为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很少有一种角色,像人民陪审员这样广受争议。随着《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于2005年5月1日实施,书面的争议弱化,口头的争议再掀高潮。陪审员都是居民委员会大妈,还是质疑者局限于理论上的假设?这项舶来的制度,在中国有哪些“本土化”的表现?这棵老树在故土正在经历着怎样的痛苦?一系列没有打开的问号,让我们产生了从“根”上了解这项制度的冲动。《撩开陪审员的面纱》一文,通过讲述4个陪审员的故事,来解读“谁有资格做陪审员”,“陪审员在法庭上下都做什么”;《编外法官入主法庭》从多侧面——包括法官的角度来评判陪审员的价值。接…  相似文献   

18.
2004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于2005年5月1日正式实施。河北省有3000多名经法定程序产生的人民陪审员于法定时间统一上岗,与职业法官一同参与司法审判工作。这是司法民主化的一项重要举措。鉴于目前人们对人民陪审员制度还不太了解,特对此制度的有关问题作逐一解释:  相似文献   

19.
导言     
人民陪审制研究的三个困难《评论》:《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可以说是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一个重要立法,对于司法实践会有何种影响,是我们所关心的。因此我们这期选择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主题研讨,请您谈谈看了本期的主题文章之后对这期主题的看法,做一个大概的评述。  相似文献   

20.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的实施激活了我国陪审员制度的现实价值。同时,其不完善之处也引起了人们对人民陪审员选任资格的争论,即“精英化”还是“平民化”的争论。面对现实实践中“精英化”趋势,本文认为,应当重温人民陪审制度的立法初衷,抵制陪审员的“精英化”,以民主与理性并重为原则,实现陪审员“精英化”与“平民化”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