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海商法研究》(季刊,原名为《中国海商法年刊》)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管、中国海商法协会和大连海事大学主办,是2012—2013年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本刊前身《中国海商法年刊》创刊于1990年,2009年5月,经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批准改为季刊出版发行,是我国目前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海商法和海洋法等涉海领域法律问题研究的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商法研究》(季刊,原名为《中国海商法年刊》)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管、中国海商法协会和大连海事大学主办,是2012—2013年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本刊前身《中国海商法年刊》创刊于1990年,2009年5月,经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批准改为季刊出版发行,是我国目前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海商法和海洋法等涉海领域法律问题研究的学术期刊。主编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主要起草人之一、著名海商法学专家司玉琢教授担任。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商法研究》(季刊,原名为《中国海商法年刊》)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管、中国海商法协会和大连海事大学主办,是2012—2013年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本刊前身《中国海商法年刊》创刊于1990年,2009年5月,经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批准改为季刊出版发行,是我国目前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海商法和海洋法等涉海领域法律问题研究的学术期刊。主编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主要起草人之一、著名海商法学专家司玉琢教授担任.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商法研究》(季刊,原名为《中国海商法年刊》)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管、中国海商法协会和大连海事大学主办,是2014-2015年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本刊前身《中国海商法年刊》创刊于1990年,2009年5月,经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批准改为季刊出版发行,是我国目前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海商法和海洋法等涉海领域法律问题研究的学术期刊。主编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主要起草人之一、著名海商法学专家司玉琢教授担任。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播海商法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海商法实际问题,报道立法最新进展,反映海商法  相似文献   

5.
征稿启事     
《中国海商法年刊》2009,20(1):98-98
《中国海商法年刊》创刊于1990年,是我国目前唯一公开发行的海商法专业学术期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3—765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1—1271/D)。主编由著名海商法学专家司玉琢教授担任。2009年3月,经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批准,本刊改成季刊。现向学界各位专家学者征赐优秀稿件。投稿邮箱为E—mail:hsf-nk@163.com  相似文献   

6.
征稿启事     
《中国海商法年刊》2011,22(4):77-77
《中国海商法年刊》创刊于1990年,是我国目前唯一公开发行的海商法专业学术期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3-765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21-1271/D)。  相似文献   

7.
征稿启事     
《中国海商法年刊》2009,20(4):22-22
《中国海商法年刊》创刊于1990年,是我国目前唯一公开发行的海商法专业学术期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3—765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1—1271/D)。  相似文献   

8.
征稿启事     
《中国海商法年刊》2010,21(2):79-79
《中国海商法年刊》创刊于1990年,是我国目前唯一公开发行的海商法专业学术期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3—765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1—1271/D)。  相似文献   

9.
征稿启事     
《中国海商法年刊》创刊于1990年,是我国目前唯一公开发行的海商法专业学术期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3—765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1—1271/D)。  相似文献   

10.
2005年3月15日海事法律专业委员会邀请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法学院Nick Gaskell教授作了“英国提单法的最新发展”的学术报告会。2005年3月21日海事法律专业委员会邀请世界海事大学P.K.Mukherjee教授作了“船舶优先权”的学术讲座。2005年3月22日和2005年8月4日协会分别召开九届一次和九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对2005年协会的工作、第六届海商法国际研讨会的召开、协会主席变更的议案、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作为主席单位加入协会事宜、《中国海商法年刊》改为季刊、协会网站的改版工作、加强协会专业委员会工作以及修订协会章程等各项工作进行了…  相似文献   

11.
发刊词     
在全国航运、外贸、法律以及理论界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海商法年刊》创刊号终于和读者见面了,这不能说不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海商法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其历史渊源在我国可追溯至战国时代鄂君启“金节”,而在西欧则可上溯至公元前九世纪。如今,海  相似文献   

12.
1993年《中国海商法年刊》刊登了郭春风先生所著。国际海上提单运输的当事人可否协议延长时效”(下称“延时”)一文。该文对国际海上货物运输适用的提单时效问题作了有益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固有瑕疵,也即Inherent Vice,对承运人和海上货物运输保险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由其导致的货损,不但历来被承运人列为免责事项,而且也被海上货物运输保险人列为除外责任,但究竟何为固有瑕疵,长期以来国内缺乏深入的研究,多种海商法专著中有的仅提及该词,有的则只字未提。郭国汀、庄仲希合著的“论固有瑕疵”一文(该文已被收入《中国海商法年刊》第二卷),是国内专门探讨固有瑕疵的论文之一。作者吸收了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从理论  相似文献   

14.
论《海商法》修改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年11月7日通过、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以下简称《海商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海商法。《海商法》由15章共278条组成,是当时我国法律中条文最多的一部法律。该法从1953年开始起草,跨越了近40年时间,但中间中断了20年。它凝聚了新中国三代海商法专家的努力。《海商法》实施9年来,对于调整海上运输关系和船舶关系,  相似文献   

15.
1993年《中国海商法年刊》曾以“要惯例?还是要法律?”为题刊登了作者评论英国上诉法院对“Bijela”轮一案的判决,该判决已于94年4月21日被上议院推翻,为追踪本案,使大家对案情的最终结局有一了解,现将作者以‘要惯例?还是要法律’的答案”为题所写的文章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权年刊》(ChineseYearbookofHumanRights)(《年刊》)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人权研究中心和国际法研究中心主办的专门性人权研究学刊,于2004年6月创刊。自2006年的第三卷起,《年刊》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上述三家机构与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瑞典罗尔·瓦伦堡人权与人道法研究所共同主办,同时出版中英文版,其中文版将在国内出版发行,英文版则将由国际知名的布里尔学术出版公司(BrillAcademicPublishers)完全按照国际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出版发行。《年刊》发表中外学者提交的学术论文、评论、活动介绍、书评与博…  相似文献   

17.
《法学研究》2005,27(4)
《中国人权年刊》(ChineseYearbookofHumanRights)(《年刊》)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人权研究中心和国际法研究中心主办的专门性人权研究学刊,于2004年6月创刊。自2006年的第三卷起,《年刊》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上述三家机构与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瑞典罗尔·瓦伦堡人权与人道法研究所共同主办,同时出版中英文版,其中文版将在国内出版发行,英文版则将由国际知名的布里尔学术出版公司(BrillAcademicPublishers)完全按照国际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出版发行。《年刊》发表中外学者提交的学术论文、评论、活动介绍、书评与博…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国《海商法》有关海运提单强制适用问题,分析国内理论和司法实务中引发的中国《海商法》是否对进出国内港口货物签发的海运提单具有强制适用,以及根据提单法律适用条款引用的外国法违反了中国〈海商法》第44条的强制性规定是否给予确认的争论。论述中国《海商法》第4章虽为强制性规定,但并不能得出强制适用于所有进出口的海运提单。中国《海商法》只有作为提单的适用法时,才具有强制效力。提出中国《海商法》应明文规定其强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航运业和国际国内相关立法发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简称《海商法》)自身不足的角度出发,分析修改《海商法》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海事诉讼与仲裁实践经验以及成体系性的司法解释为《海商法》的修改提供了可能性,而《鹿特丹规则》的出台更为《海商法》的修改提供了时机性。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以下简称“海商法”)于1991年11月7日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28次会议通过,1993年7月1日施行。通过数年来的司法实践,证明我国《海商法》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并能与国际法律相接轨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尽管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