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基层政府职能向服务型、公共型的转变是新形势下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关键。目前,由于上级政府政策任务的压力、农村基层政府财政能力薄弱等原因,造成农村基层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为此,要紧紧围绕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这一重要职能,结合农村基层组织治理,构建基于上级政府与农村基层政府合理分工以及乡村民主监督的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提供者,处于主导地位,但在为农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障碍和瓶颈。完善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要提高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程度;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机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要回应和符合农民需求;增强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的财政支持;提高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使用效益等。  相似文献   

3.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当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缺位、错位与不到位,导致农村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非均衡化,农民文化需求与政府供给的非对称化,城乡文化发展非均等化.农村文化服务供给,需要以保障农民权益为基点、以建设制度与机制为着力点、以改革财政体制为抓手确保实现均等化的价值与目标.  相似文献   

4.
农民增收中的政府作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政府的二元分治模式、对农村制度供给不足、农村公共产品的匮乏是农民增收难的重要原因。政府只有改变城乡差别待遇、完善促进农民增收的制度与政策、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才能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5.
湖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创新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安平 《行政论坛》2009,16(2):88-9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涉及三项关键因素:财政投资、城乡统筹和农民参与.湖南农村在探索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中的主要经验,一是整合支农资金发挥政府主体作用,改变农村公共产品筹资方式;二是镇村同治--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一事一议"--调动农民积极性,扩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参与主体.  相似文献   

6.
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现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在以政府为中心的一元思维下步履维艰,表现为供给总量短缺、结构失衡、制度低效、需求与供给偏离。从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历史演进来看,自上而下供给决策机制导致的低效率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陷入困境的根源所在。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必须依靠制度的重构,其关键在于农民需求表达基础之上的多元主体的引入。应该通过政府、企业、第三部门和农村社区等多元主体和融资、竞争、监管和绩效评价的多元运行机制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农民公共物品的有效充足供给。  相似文献   

7.
政府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理念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德 《行政论坛》2007,(4):78-81
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是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和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政府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应该打破固有的观念束缚,用先进的理念来指导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通过树立公共性理念、服务多元化理念、社会公正理念、民主正义理念、法治理念和追求效能理念,把政府对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提高到体现政府责任、实现社会公正和凸现价值正义上来。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社区内利益群体分化、文化活动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构建并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机制显得很有必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流程设计是需求表达机制构建的核心,使得消费主体的合理利益诉求得到尊重,并通过理性方式和有效渠道得到表达,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有效供给目标的实现.结合需求表达客体(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主体(农村居民)和公共品的供给者(地方政府)的特征,设计农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流程,包括五要素,即培养需求表达的主体意识是前提,完善的回应机制是需求表达机制运行的动力,多元化的需求表达路径是关键,个人偏好显示激励机制是核心,有效供给实现机制是保障.  相似文献   

9.
李晓军  刘峰 《学理论》2008,(6):60-62
农村公共产品是指与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产品,如农村的供水、供电、道路、通信、文化设施、养老设施以及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笔者调研得知,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不健全,主要反映在农业技术服务滞后、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备、医疗卫生供给匮乏以及农村养老保障不完善等突出问题。为此,要采取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和农村社会需求为主体,以农民满意为标准的原则,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构建政府、非政府组织、农民相互合作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城乡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亟待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应从以政府为中心的单中心治理模式向政府、市场、第三部门、农民四维框架下的"多元协作供给"模式转变。在这一模式中,政府应承担主要供给责任,市场与第三部门应积极参与供给,农民的作用则主要体现在"自下而上"的供给决策机制建立。  相似文献   

11.
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产品主要提供主体间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取消农业税的改革对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过程产生了很大影响。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主体主要是中央政府、基层政府和农民。本文结合实践,对基层政府和农户以及农户和农户之间进行博弈分析,得出取消农业税后,如果没有必要的配套改革,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将严重不足的结论。并就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必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校车安全问题是当前农村教育安全的首要问题,农村校车服务的提供是政府、社会和市场多元主体的共同责任,但政府责任居于最为关键的位置。采用肯斯的多元分散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的责任分析框架,结合近年来农村重大校车事故的责任实现,对校车服务的政府一方进行研究发现,社会转型期的政府与社会责任边界不清,政府与公共服务多元主体、服务对象间自由裁量责任、法律责任、协议责任、预期责任失衡是导致事故频发和校车服务严重不足的重要体制性因素。因此,最大限度上预防校车事故的发生,需要重新厘清政社关系边界,调整政府职能,优化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责任区间,推动政府多维责任的落实和与社会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对农村公共物品的制度外筹资与供给、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农民需求表达机制、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供给主体、农村公共物品提供与政府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农村公共物品的界定、供给模式、消费阻力、需求表达、监督机制、如何正确处理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相关配套改革等方面尚且缺乏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严重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是:农村公共产品总量供给不足,农村公共产品部分供给过剩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质量较低.形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单一的治理模式、供给主体和筹资渠道.借鉴西方地方治理理论,对于构建多元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治理视域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路径选择为: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构建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筹资机制;改革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优势,做到政府与相关组织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农村民间组织是公共治理领域中农民组织化的有效形式与途径,也是政府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模式变革、应对农村公共治理危机的理性选择。公共治理领域中农村民间组织的组织构建以及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是扩展公共治理领域中农民组织化参与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6.
山区农民"出行难"是"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它不仅对山区农民生活、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反映出政府在向山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中存在的弊端.解决山区农民"出行难"是承担着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政府的职责所在.政府只有努力提高其公共服务能力,在行政理念、公共财政和服务内容上充分体现对山区农民的服务性,这样才能逐步弥补政府对山区农村公共产品的长期供给不足,最终解决山区农民"出行难"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春林 《学理论》2012,(7):63-65
按照机制设计的理论,合理的机制设计可以避免公共物品供给中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农村公共服务机制主要包括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机制、农村公共事业服务供给机制。根据机制设计理论设计的农村公共服务机制确定了政府与企业主要是债权债务关系、规制被规制关系,用户和企业利益一致的关系,从而消除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存在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问题,其本质是通过供给关系、方式的制度规定,综合考虑各主体的利益,使各主体在一个组织框架内,都实现各自的最大化的利益或成本的最小化。  相似文献   

18.
在实践中,我国农村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取得了丰富的经验。通过调研发现,其主要途径为:在合作供给中精准把握乡村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角色定位,恰当地处理与基层政府、村委会的关系,成为服务农民的重要力量;在服务内涵中凸显民间组织服务的本土化、多样性、差异性特色,在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比政府更有力;在整合乡村现有资源中获得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保障条件,及时准确地为农户提供公共需求的种类、数量等市场信息,实现农户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在吸纳乡村社区区域外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中扩大合作供给的主体,不断与外部民间组织、高校、专家团队等交流学习,通过项目合作方式,为社区农户提供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湖北恩施州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本文针对当前仍普遍存在的供给结构不合理、农村基层政府财力与事权不对称、供给激励不足、低效供给等突出问题,提出要以特色农业和旅游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龙头,以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为目标,来带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要在强化各级政府在落后山区公共产品供给责任的同时建立多元供给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阻碍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表现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失衡。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公共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是其供给不足的一个原因外,作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政府也没有切实担负起供给公共产品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