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骆贡祺 《今日上海》2011,(12):22-24
闵行区有一所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著称的闵行区中心小学(简称“闵行小学”)。它坐落在老闵行新闵路472号,1928年创建时由上海县闵行镇第四小学和强敏小学及崇实女子学校合并而成,其中强敏小学的前身是清光绪二十四年由乡绅李祖钧等创办的务敏学堂,  相似文献   

2.
在日前召开的闵行区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打造‘航天闵行’品牌,是闵行区‘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最大亮点。为打造“航天闵行”品牌,闵行区已着手制定了奋斗目标和实施计划。闵行将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实现航天产业跨越式发展。重点建设研发、产业和科普三大基地——把位于莘庄工业区的上海航天新区建成全国重要的战略性航天技术研发区。用5年左右时间,开发建设5平方公里的航天科技产业园。投资22亿元建设全国水平最高、世界一流的大型航天科普教育基地——航天科普园。同时,将形成国家有关部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上海市长期战略合作新机制;多方参与、实体化运作的开发新机制;综合性的投融资新机制;国家、上海和闵行共同聚焦的政策扶持新机制。  相似文献   

3.
各地     
《中国残疾人》2013,(9):18-19
上海闵行成立残疾人法律救助站近日,上海市闵行区残疾人法律救助站成立揭牌仪式暨残疾人维权志愿团律师第一次全体会议在闵行区举行,上海市残联、闵行区残联以及闵行区司法局的相关领导参加了会议。揭牌仪式结束后,召开了闵行区残疾人维权志愿团律师第一次全体会议。会上,志愿团律师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者精神,用法律维护残疾人朋友的合法权益。下个阶段,区残联将开展律师坐堂咨询,每月两次在区残联接待来访  相似文献   

4.
1989年6月,闵行区第一家台资企业在莘庄镇落户,7年来越来越多的台商踏上闵行这片投资的热土.近年来,台商纷至沓来,闵行这片投资“热土”更热了.三分天下有其一上海市闵行区地处上海西南市郊结合部,面积370平方公里,水陆空交通便捷.区域内水、电、煤气供应充足,通讯、海关、保税  相似文献   

5.
《台声》2004,(10):19-20
原告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闵行支行,住所地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沪闵路6555号。 负责人朱戬仁,行长。 委托代理人刘奇伟、王虎华,上海市国鑫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上海台丰食品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闵行区吴翟路835号。  相似文献   

6.
2010年1月,闵行区又有三条区域公交线路相继开通,即浦江10路、华漕1路(区间)与闵行19路,这使得闵行的区域公交线路总数在新年伊始便增加到了57条。  相似文献   

7.
到闵行,你一定会切身感受到闵行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工作活力,近年来,闵行区各镇人大工作正显示着少有的生机和活力,镇政府为民办事的窗口形象有了明显好转,这一切都归功于闵行区各镇人大建立的代表监督员队伍。  相似文献   

8.
尤拉 《今日上海》2013,(6):46-47
位于中心城区之南的老闵行素有“小上海”之称。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的阂行镇西部大规模开发建设工业基地,地区面貌随之发生巨变。80年代起,随着老镇的改造和开发,民间民俗文化的遗存也变得岌岌可危起来。为了留存历史,去年(闵行区建区二十周年),一家“老闵行历史文化陈列馆”应运而生,使得“我们终将逝去的老闵行”成为了“永不消逝的老阂行”。  相似文献   

9.
《台声》2020,(5)
正管春艳,今年30岁,上海闵行区台联梅陇分会副会长,望族苑居委会干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上海市闵行有许多台胞台属奋斗在基层一线,作为一线的驻村干事们,这个春节无疑是忙碌的,他们放弃休息、全员上岗,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两岸一家亲"的骨肉亲情。上海市闵行区台联梅陇镇分会副会长、望族苑居委  相似文献   

10.
钱擘 《今日上海》2011,(7):42-43
早在4年前,闵行区卫生局便开始为辖区内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利用信息技术为100多万闵行人的健康把关。今天,当人们打开闵行卫生网的页面时,不难发现其中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各种健康服务环环相扣,并且已逐渐融入了闵行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闵行区现有归侨、侨眷、留学生眷属、外籍华人眷属以及身居海外的闵行籍华人等近3万人,全区还有侨资企业近800家。近年来,闵行侨联在侨界维权工作方面积极创新思路、加强协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侨界维权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政策性强、海外影响大、涉及历史遗留难题多。对此,闵行区侨联首先牢固树立了“群众利益无小事、  相似文献   

12.
大学毕业不久的闵行居民陈洪最近广受媒体关注,缘由是他参加了2009年12月9日下午闵行区人大举行的一场公开听证会。此前,陈洪在媒体上看到公开听证会的消息,作为闵行居民,他有资格报名参加。他选择“公交补贴”这场,通过网络提交了报名申请。“没想到报名不久,区人大就打电话让我参加听证会”,像陈洪这样报名参加闵行人大听证会的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超过230人次。  相似文献   

13.
编制看得懂的预算表 记者:近年不少地方做预算改革,细化预算报表,做部门预算。但包括这次全国“两会”上,还是有代表说看不懂。您参与上海市闵行区的公共预算改革,闵行在2009年的预算报表中做了哪些新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上海老闵行国企中的“四大金刚”之一——这是业内许多人士对于上海锅炉厂的第一印象。是“金刚”,必有过人之处。走进位于闵行区华宁路的上海锅炉厂,一座高大的“雄鹰展翅”雕塑立即映入眼帘。绿树成荫,道路整洁,现代化的厂容厂貌,很快颠覆人们对于锅炉厂房的传统印象。百余年来,这家历史可追溯到美商慎昌洋行的老字号大型国企创造了许多辉煌业绩。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闵行区委统战部主办的报纸《闵行统战》,迎来了她200期的“生日”。历经廿载春秋,目前《闵行统战》已广泛覆盖闵行区统一战线成员。近年来《闵行统战》立足统战工作实际,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围绕闵行发展主线,不断探索实践创新,着眼深化统战宣传工作,得到了区内统战成员的高度评价,统战成员评价说,“《闵行统战》为我们烹制了一道大餐、”  相似文献   

16.
闵行区江川街道有位“兵妈妈”,住在老闵行东川路上海交通大学留园对面的一个环境优美的居民小区里。她在几十年的拥军活动中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评为全国拥军模范。  相似文献   

17.
谈及闵行文化,曾经的辉煌从来都为人们津津乐道:5000年马桥文化、2000年春申文化、700年上海县文化、60年新中国现代工业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闵行的先人、前人确实为今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然而,论及今日之闵行文化,很多人却喟然长叹。早些年,曾有媒体以“生活在闵行,创意在别处”为题,直击多年来闵行文化发展的诸多软肋——文化消费没市场,文化生活没品位,文化创意没空间,状况令人忧心。不过,现在这种文化短缺现象正在逐渐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闵行区建区十周年。上海伟海包装机械厂纪委书记钱天信是由老闵行地区8家市属企业组成联合选区选出的区人大代表。钱天信平易近人,对代表工作满腔十年间,钱天信认真履行代表的义务,积极发挥代表的作用。据统计,他每年出席人代会,累计向区人代会议案审查委员会提交书面意见168条,当好选民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9.
《上海机关动态》2004,(1):10-10
近年来,闵行区区级机关以凝聚力工程建设作为促进闵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通过发展的力量、良好的形象、优质的服务、完善的保障,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凝聚社会,凝聚民心,为闵行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20.
从2008年底开始,闵行区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组织举办预算听证会,先后对闵行区政府的7个预算项目进行了公开听证。本文以闵行人大常委会2010年部分财政预算项目初审听证会为研究对象,分析公众参与公共预算监督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