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其政治、经济、外交和安全功能成为一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的助推器。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国家形象的塑造正面临着一些挑战,进行国家形象塑造方面的策略探讨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崔娟  李瑾  高金龙 《法制与社会》2012,(29):241-242
人民警察作为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由于各种原因其形象在新时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全面分析了影响警察形象的因素和成因,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塑造警察新形象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中非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非关系日益紧密。但是,大多数国民和企业对非洲缺乏透彻的认识,部分国人在非洲的一些不当行为引起了当地民众的不满;同时一些西方国家的诋毁也损害了中国在非洲的国家形象。增进对非洲的了解,在非洲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军队形象建构的目标要适应时代背景,服从和服务于军队建设和国家形象塑造的需要。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军队应该着力建构和平正义、开放合作;英勇善战、训练有素;亲民爱民、文明礼貌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5.
政府形象塑造作为政府行政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而得到日益广泛的注重.本文拟通过对当前政府形象塑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剖析,着眼于政府形象的主客观统一性,从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的途径:进行政府形象设计,保持政府内在素质与外部形象的一致性、注重政府的价值目标与公众期望相符合、保持政府实际表现与公众对政府主观评价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不同社会对于好法官的认识和塑造方式不完全相同。中国人心目中的好法官,主要是青天的形象,中国社会对于好法官的形象塑造,总体上没有超越"神话—超人—英雄化"这一传统路数。而西方人心目中的好法官则是职业法官形象,西方社会对于好法官的形象塑造,走的是"世俗—常人—规范化"的塑造路径。好法官形象塑造受制于不同的社会制度、法治观念和政治目的。法治社会无青天,在法治建设中,我们既要淡化司法体制内青天好法官的形象塑造,又要强化法官群体的职业化建设,更应杜绝司法体制外的权力青天向司法发号施令、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7.
社会的转型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要求构建良好的政府形象,当今传媒的蓬勃发展为政府形象塑造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新的思路。目前我国政府形象塑造存在着不注重运用传媒加强同民众的互动、不注重运用传媒宣传政府诚信行为、不注重运用传媒修复政府失信行为等问题。加强政府形象塑造,可以从建立健全政府与传媒的良性沟通机制、推进媒体管理机制创新、拓展政府形象传播方式等途径入手。  相似文献   

8.
塑造地区文化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改革发展新阶段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一个课题。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其价值和意义已被人们深刻认识: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和地区的战略性资源,其巨大作用也在发展竞争过程中充分显现;文化形象作为文化软实力的形象表达和集中体现,也就自然地成了各省市竞争力、影响力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9.
潘月游 《行政与法》2003,(10):86-88
公务员道德人格状况决定着公务员的行政行为习惯和能力。公务员道德人格形象不仅关系到公务员自身的形象,也关系到政府的信誉和威望,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和热爱,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的好坏甚至国家的安定团结。塑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公务员道德人格新形象,是落实十六大精神,反腐倡廉,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政府形象塑造的客体是社会公众,但其本质是要影响民意,所要获取的是民意的支持。民意即公众舆论,总与现实问题相关联,其形成、指向及功能往往影响着政府活动的方向与效果。如何实现与民意的有效互动,是政府形象塑造的关键。不久前发生在厦门的PX事件堪称政府与民意互动的典范,厦门市政府也因此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为此,本文以此为例探析了政府形象塑造与民意互动。  相似文献   

11.
塑造现代政府良好社会形象的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钢 《行政与法》2004,(9):95-97
在政治日益民主化,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塑造现代政府良好社会形象尤为重要,现代政府良好的社会形象主要体现在政府领导者形象,行政决策形象,舆论传媒形象等方面,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政府公共关系活动和政府危机事件的管理,保持政府形象与时俱进,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政府良好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2.
叶从容 《政法学刊》2011,28(3):119-122
中国当代文坛塑造了众多公安人员形象,流露出比较明显的同一美学特征。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具有同一美学形态的文学创作受到质疑,警察形象塑造呈现多元化态势;同时在大众审美品位的左右下同一美学色彩又得以强化,表现出类型化、通俗化的倾向。警察形象的成功塑造有待于对同一美学作扬弃,克服消费时代文学文本常有的浅表化和雷同化倾向,以求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和解决,与政府公众形象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是对政府公众形象进行检验和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今,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已经成为政府公众形象塑造的关键点,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以个案——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为例,对事故中政府公众形象潜伏期、爆发期、缓解期及善后期的四个时期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公众形象塑造的途径,有利于提升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政府的良好形象是一个政府治理国家或治理一个地区的根本条件.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政府都十分重视树立自己的形象,从而使政府具有崇高的威信、坚强的凝聚力和强大的号召力.政府形象,是公众对政府综合认识后形成印象的总和,它是通过政府的建筑物、领导人、公务人员、方针、政策、目标等具体的客观的东西作用于公众思想感情而产生的一种主观的综合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就代表了一个国家政府的形象.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来看,领导人就是政府公关的重要载体,它在政府形象的塑造上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穆珂 《法制与社会》2012,(21):134-135
危机公关对于政府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政府如何在危机公关中变危机为转机,利用好危机事件塑造良好政府形象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试分析危机公关对于塑造政府形象的影响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在危机公关中为政府形象加分。  相似文献   

16.
在行政改革和行政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府形象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显得更为重要。新时期要求中国政府塑造勤政为民、清正廉洁、诚实守信、依法行政、勇于负责和务实高效的形象。如何塑造这些良好形象,需要政府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减少腐败现象;强化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公务员素质;建立电子政府,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等。  相似文献   

17.
变迁与比较:宪法文本描绘的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宪法的变迁,宪法描绘的人的形象也随之变迁。特定社会与时代关于人的想像,既支配了宪法文本中人的形象,也支配了宪法本身的精神与风格。从历史上看,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最初的宪法所规定的人,主要是"身份的人",此可谓第一阶段宪法的人的形象。第二阶段的宪法,塑造了"平等而自由的人"。第三阶段的宪法,在继续塑造"平等而自由的人"的同时,还刻画了一种新的形象——"处于弱势而需要帮助的人"。至于中国共产党主持制定的宪法,由于主持者长期恪守革命党的角色,因此宪法规定的人的形象,长期呈现出相互对抗的敌我关系。随着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党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向执政党的转型,特别是1982年以后,宪法描述的人才开始走出敌我二元划分,塑造了作为主权者的人民形象与作为个体的公民形象。  相似文献   

18.
政府形象,是社会公众对政府综合认识而形成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它是政府管理中的一种无形的力量,也是政府实现有效的公共管理时可以利用的一种重要资源。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决定了未来的中国政府必须是法治政府,而律师的角色价值决定了其在规范政府行为中具有"话语权",因此,在法治政府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应注重发挥律师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浅谈如何塑造良好政府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价值层面的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即政府整体形象与个体形象的统一、内在素质与外部形象的统一、价值目标与公众期望的统一、政府实际表现与公众对政府主观评价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在政治民主化、行政现代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政府逐步意识到提高公众满意度,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重要意义,并以实际行动满足公众对政府提供服务的期望,不断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努力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文章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引入政府形象的塑造过程,利用该模型找出政府形象建设中亟待弥合的部分,以求缩小服务质量差距,构建令人民满意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