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国家决定把国营大中型企业推向市场.为了使企业适应市场,搞活市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任务,就是要从三个方面教育职工树立社会主义的市场观念.一是由封闭思想转向开放意识.多年来,不少企业吃惯了低价原料的“便宜饭”、统购统销的“太平饭”、不讲效益好坏的“大锅饭”和靠“皇粮”供给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工作大锅饭”的说法,是笔者从企业同志那里听来的,妥当与否另当别论,但的确能说明一个问题。有一位企业同志这样讲:“现在有的领导常常强调要从什么什么高度来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可讲过了就不再过问,不再查究。这样就是把思想政治工作拎到月球那么高也没有用。最实在的还是要象经济工作那样,干好了有奖,干差了受罚,不吃‘思想政治工作大锅饭’。”这话道出了我们有些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什么口头上讲加强实际上却在削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共青团作为非经济组织,它在企业中的实际地位将取决于围绕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大小。随着外部竞争压力的加重,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内部的经营机制也在迅速转换。应该看到,一些企业团组织发展和建设偏离了正常的轨道,代表青年利益的职能与实际权限间的差距以及设施差、经费少的矛盾,使团的活动处于“想干干不好,不干也不好”的艰难局面;一些基层团干缺乏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和服务青年的责任感,工作不到位,热衷于搞表面文章;一些团员组织意识和观念淡薄,拖交、拒交团费。在澎湃的改革浪潮中,作为先进青年群众组织的共青团如何挺立潮头,保持稳…  相似文献   

4.
可贵的突破     
晓凌 《瞭望》1991,(12)
一位经济学家说过这样的话;社会主义即使有千条万条优越性,只要留有大锅饭这一条弊端,就足以抵消了。这话也许不无偏颇,却十分深刻。大锅饭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原则,而是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误解。因为它不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能力的强弱和贡献的大小,其结果必然是严重压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阻滞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前进步伐。这已经为几十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所证明。 大锅饭必须破,可大锅饭又最难破。尽管人们都觉得大锅饭吃起来没滋没味,可真要开“小灶”,又有很多人难以接受。 正因它必改和难改,首钢为破除大锅饭的一系列突破才显得特别可贵;25岁的青年轧钢工凭本事和贡献在5年之内就成为全公司最年轻的9级工之一的事例,才特别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大锅饭"说起来不香,但吃起来还是蛮香的.现在要深化改革,动真格打破"大锅饭",在职工思想上激起了巨大的反响,并引起一部分职工的忧虑. "大锅饭"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弊端已充分暴露.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严重挫伤了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束缚了群众的创造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  相似文献   

6.
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是个热门话题。新年伊始,我们从华光灯泡厂的改革中看到了希望。 沈阳华光灯泡厂是我国特种光源行业中的一个有名的大企业,70年代因研制成功高压钠灯,曾获全国电光源行业第一块质量金牌。近几年,该厂生产下滑,1990年亏损达331万元。 从1991年4月起,“华光”作为沈阳市第一家国营大中型企业模拟“三资”企业管理试点,首先在本厂五车间实行改革。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五车间便显示出希望之光。 华光厂五车间改革前后呈现的巨大反差,发人深省。“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旧体制,使生产效率难以提高,并形成人们的惰性。有人因此惊呼:勤劳的中国人民似乎变得不那么勤劳了!实践证明,国营大中型企业如果不坚决地革除这种端着“铁饭碗”吃“大锅饭”的弊端,不严格执行《企业法》和真正实行按劳分配,实际上就是鼓励懒汉,挫伤诚实劳动者的积极性,更会使惰性象癌细胞一样在整个企业中扩散开来。 华光厂的改革是一个方向。李鹏总理在1991年12月24日的国务院全体会议上也指出:1992年“企业改革的要点仍然是打破‘大锅饭’、‘铁饭碗’和‘铁交椅’,因此就要改革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干部聘任制度和内部的分配制度。” 华光厂打破“三铁”的三人谈,颇可读。  相似文献   

7.
莱夫 《瞭望》1984,(27)
当前,国营企业的改革工作正在顺利进行。今年十月份开始,将普遍推行利改税第二步改革,国营企业上交财政收入由“税利并存”过渡到完全“以税代利”,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问题。“以税代利”,是以法律的形式,通过税收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又能增加企业的活力,促使企业把主要精力用在提高经济效益上。我因从一九七九年以后,经过推行企业基金、  相似文献   

8.
平均主义思想在当前仍然有很大影响。虽然我国人民早已看透平均主义只能造成经济上的低水平、低效率,也从平均主义的大锅饭中饱尝了普遍贫穷的恶果,但是,要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克服平均主义甚为困难。为什么支持和赞同打破“大锅饭”的人们,偏偏对端掉“大锅饭”的措施表现出疑虑和畏缩?原因之一就是:平均主义作为一种平等观念和社会理想,还在人们的头脑中同社会主义的平等观、社会主义的社会理想紧紧地缠绕在一起,要想克服平均主义的精神羁绊,必须深刻揭示平均主义平等观与科学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根本区别,帮助人民分辨平均主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企业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正在进行,打破“三铁一大”(即“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和大锅饭)给企业内部机构的转换、职工的心理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最近我们到湖南株洲、湘潭两市的十一个大中型企业,就企业改革过程中青年的心态进行了调查,并就青工工作如何适应企业改革进行了探讨。一、青年的心态  相似文献   

10.
朱镕基强调丢掉管理改革国企没有前途 据《体改信息》1995年第15期报道,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最近考察杭州国有大型企业,在谈到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时说,很多改革的形式都要探索,都不是一下子能全面铺开的,也不是马上能见效的。实践证明,国有企业改革不坚持正确的方向,搞一些花哨的东西,把传统的管理丢掉,是没有前途的。正确的方向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念,狠抓企业管理,大力进行技术改造,抓好行业改  相似文献   

11.
“大锅饭”要不要打破?回答无疑是肯定的。物质利益原则是个普遍原则。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①列宁也说:“必须把国民经济一切大部门,建立在个人利益关心上面,共同讨论,专人负责。由于不实行这个原则,我们每前进一步都要吃苦头。”②也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③平均主义大锅饭,就是这种唯心主义的集中表现。这样的生产关系,长期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让我们吃了苦头。打破大锅饭,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和激励机制,这一观点,改革十余年来已深入人心。现在认为大锅饭不应该打破的人,毕竟少数了。随着改革的深化,大锅饭平均主义的打破,被束缚的生产力获得了解放,企业职工的积极  相似文献   

12.
前途与图钱     
正"对我而言,我从未和祖国分开过,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黄大年,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的前途。看到黄大年的感人事迹,再联想到最近与一位青年朋友谈论"前途"的话题,不无感慨。这位青年说:"什么前途不前途,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前途就是为了图钱,没有钱什么前途也没有。"前途是什么?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原指前面  相似文献   

13.
“端掉铁饭碗,打破大锅饭”是当年国营企业改革最引人注目也是最振奋人心的举措之一。然而,要真正打破“大锅饭”着实不易。在有些地方,大锅饭并没有打破,平均主义又在抬头。所以有人戏言,打破的“大锅饭”有再被锔上的危险。 此话并非耸人听闻。且不说企业之间苦乐不均、分配不公的问题日见突出,就是企业内部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也没根本解决。虽说奖金分了一二三等,实际搞的却是轮流坐庄的办法;那些“混日月“的,跟流大汗的一样,月底照拿全部工资、奖金。此类例子,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4.
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的主力军——农村青年的思想道德状况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智力支持。青年对个人与社会、人生观念、婚恋观念、金钱观念及新伦理观念等5个方面的认识,表明当前农村青年基本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思想道德素质,融合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伴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其思想道德的“断裂带”也突显。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党的十五大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为主题,胜利闭幕了。江泽民同志说,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打破“经济大锅饭”的今天,笔者认为,总结评比时,也要打破“政治大锅饭”。总结评比上的“大锅饭”表现为:总结工作“水漫金山”,面面俱到。提名表扬,人人均沾。张三李四王二麻,科长、主任、办事员,工作都是大家干,今年都有新贡献。到头来桃李不见芳香,秕谷难以分辨。评选先进,一级一级往下算,百分比例按人摊。科室“无欺”,班组“同仁”,纵然无够标者,也要“鸭子群里找驼驼”,而真正够条件的,却因名额有限推到来年。写组织鉴定,明明表现一般,却要“上天言好事”,结果“优点”一大堆,缺点看不见。“政治大锅饭”是“经济大锅饭”的盟兄弟,在彻底打破“经济大锅饭”的同时,  相似文献   

17.
瞭望哨     
《瞭望》1983,(5)
暂勿“引导” 江西 李沁源 某同志看不惯“大锅饭”,挺身而出,承包一个长期亏损的工厂。果然,一“包”就灵,承包只两个月,实现利润数万元。有关领导闻讯后鼓励他再接再厉,但也有人不以为然,提出要立即把个人承包“引导”到集体承包。 原因何在?无非是怕沾了“个人”边。多年来,人们形成了一种并不正确的观念,似乎只要是“集体”。就算是“社会主义”,只要是“个人”,就一定是“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8.
优质服务为企业赢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国营大中型企业已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近年来,我们秦皇岛耀华玻璃总厂努力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求生存求发展,取得了初步效果。秦皇岛耀华玻璃总厂是全国玻璃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玻璃企业,已有70年的历史。这样的国营大企业,在人才、技术、产品档次和企业声誉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特别是老企业,又有它的弱点:一是职工的商品经济观念比较淡薄;二是“铁饭碗”、“大锅饭”的现象比较严重,职工缺少危机  相似文献   

19.
在“大锅饭”所带来的一系列触目惊心的经济恶果、社会恶果、思想恶果的反复冲击下,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仅仅站在“一大二公”的角度上来认识和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完全不能令人信服的了(岂止是不信服?)。那么,社会主义究竟有没有优越性,人类有没有能力重新认识、重新发现其优  相似文献   

20.
“大锅饭”是一大弊端,这已被实践,尤其是农村的联产计酬责任制的实践所充分证明。以此著文者颇多,意见也趋于一致了。现在“包”字不仅包围了城市,而且冲进了城市,这是当前形势的特点之一。在城市改变吃“大锅饭”的状况必成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大胆的先行的改革者,为了打开全面改革的新局面,已向我们提出,若想改变“吃大锅饭”的状况,还必须打破“铁饭碗”!对这一改革口号和举动疑虑者,从而议论者可就颇多了。因为这一改革口号与传统观念——“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不就是‘铁饭碗’吗”发生了冲突;与人们的习惯——相安无事平安度日发生了冲突;也与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