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巍 《法制与社会》2011,(18):152-153
南海问题产生以来,我国海洋权益遭到不断侵犯,南沙群岛部分岛礁被侵占,海域被分割,油气资源被大肆掠夺。本文主要阐述南沙群岛的归属以及如何捍卫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维护我国的海洋权利。  相似文献   

2.
南沙群岛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人民发现和开发南沙群岛已有久远的历史,中国历代政府在南沙群岛行使主权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对此越南也早已承认.  相似文献   

3.
菲律宾单方面提起针对中国的仲裁程序中,对南沙群岛进行"切割",只要求仲裁庭对其声称的"中国占领或控制"岛礁的海洋权利出裁决,否定中国南沙群岛的群岛地位及其享有的海洋权利。因此,研究南沙群岛的群岛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从群岛在国际法中的地位上看,群岛分为沿岸群岛、群岛国的群岛以及大陆国家的远洋群岛。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沿岸群岛适用《公约》第7条的规则;群岛国的群岛适用《公约》第4部分规定的群岛制度;关于大陆国家远洋群岛问题,《公约》没有作出规定。但大陆国家远洋群岛国家的实践已经形成了可适用的习惯法规则,即直线基线制度适用于大陆国家远洋群岛,限于那些密切联系的、包围的海域面积不大,并且通常用于国际航行的海路不受影响的那些远洋群岛。从历史性权利看,中国对南沙群岛中那些距离较近、密切联系、本质上构成一个整体的岛屿间水域享有历史性所有权,所及的水域为历史性水域,是中国的内水。因此,根据大陆国家远洋群岛一般国际法规则以及中国对南沙群岛中那些距离较近、密切联系、本质上构成一个整体的岛屿间水域享有历史性所有权,中国有权将南沙群岛中那些相互距离较近的群岛或列岛视为一个整体划定领海基线,中国的南沙群岛享有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国家管辖海域。。  相似文献   

4.
从“先占”看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占”是领土取得的主要方式之一,许多国家也有相关的实践。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开发南沙群岛并对其进行管辖的国家,国际法学家关于“先占”的论述,无疑是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的重要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5.
评菲律宾对南沙群岛部分岛屿的主权主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菲律宾非法侵占我国南沙群岛部分岛屿 ,将之命名为“卡拉延群岛”。菲律宾为使自己的侵占行为合法化 ,为其对南沙群岛部分岛屿的主权主张提出了种种理由。本文依据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论证菲律宾的种种理由均不能成立 ;用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国际法原则 ,证明了中国对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拥有主权。  相似文献   

6.
今年年初菲律宾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将南沙群岛部分岛屿划为菲律宾领土,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影响了两国关系.本文将运用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条约反驳菲律宾的行为,证实该法案的不合法性以及中国在法律上拥有对南沙群岛不容置疑的主权.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一直坚持不懈地支援越南民族解放斗争,帮助它摆脱帝国主义羁绊,建立独立国家。但是,越南建国后,谋求地区霸权主义,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挑起一系列同中国的边疆领土争端,南沙群岛问题就是其中一个非常严重的领土纠纷。现从国际法的角度,分为几个部分,论述一下南沙群岛的主权究竟应该归谁所有,以便弄清事实真相,得出公正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菲律宾通过立法宣示其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侵犯了中国对南沙群岛所固有的领土主权.中菲南沙群岛主权争端的国际环境和地理条件的复杂性,体现了它的代表意义,也决定了中国应采取灵活审慎的外交战略,同时也不能放弃或忽视法律途径.根据国际法中的先占原则,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领土主权是无可置疑的,而菲律宾借以主张领土主权的“国家安全原则”,在法理上缺乏正当性,也无法得到国际司法实践的支持.中菲争端的法律分析,有利于在战术上确定可行的外交策略和正当的法律诉求.同时,只有理解外交和法律途径及其国际背景和法律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才能和平解决中国与菲律宾乃至南海邻国之间的海洋争端.  相似文献   

9.
三、越南的论据根本是站不住脚的从以上所述情况来看,中国具有充分的国际法理由,大量的确凿的历史证据证明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而且已经得到国际承认,这是铁的事实,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的。但是,越南在1975年非法占领南沙群岛中一些岛屿并对西沙群岛提出领土要求。越南当局歪曲历史,伪造证据,编制的一些说词和所谓证明材料,自相矛  相似文献   

10.
国际法上解决领土主权争端的现有模式─—对南沙问题的最终解决的影响邹克渊南沙群岛历来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我国对该群岛及邻近水域所拥有的历史权利是我国法理主张上的一个有力依据。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被迫面临这样的事实,即南沙群岛目前呈分割状态,其中许多岛...  相似文献   

11.
靳伟华  郑宾 《检察风云》2012,(15):56-57
近段时期,南海局势日趋紧张。国务院近日批准,撤销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人民政府驻西沙永兴岛,中国政府突然公布了设立三沙市的消息,立刻在国内外引起重大轰动,有分析家认为,中国政府公布设立三沙市的消息,意在向外界透露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中国将改变在南海的现行政策,强化中国对南海主权的意识。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中国南海众多岛礁被侵占、大量资源被掠夺的现实,为更好地维护中国海权从而为建设海洋强国打下良好基础,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提到有效管辖这一裁决争议领土的重要标准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以下建议:中国应尽早确定u形线为岛屿归属线并加快制定海洋基本法等管辖依据;尽快建构起坚强有力的南沙群岛海域管辖主体;同时在管辖中实现管辖内容的丰富化、差异化、重点化。  相似文献   

13.
李洁宇 《行政与法》2014,(6):99-105
有拘束力争端解决制度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争端解决制度的第二步.穷尽第一步即争端方通过自身努力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或依靠外力如斡旋、和解、仲裁等之后才能适用。谊制度适用于南海争端。中国应在南沙群岛划定领海基线,运用跳出机制,申请临时措施,要求船员或船只迅速释放。依靠“历史性权利”声索海域权利等方面更好地利用有拘束力争端解决制度。  相似文献   

14.
“行政管辖”是领土主权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领土主权的取得和行使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领土的取得方面更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论述领土主权,领土变更和解决领土争端中,“行政管辖”更是不可忽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南沙群岛自古属于中华。这不仅有我国大量史实佐证,而且早已为世界各国所公认。但是,越南当局自1975年以来公然出兵侵占我南沙,胡说南沙群岛是“越南领土”。1979年和1982年越外交部分  相似文献   

15.
最近,钓鱼岛和南中国海争端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国际挑战,通过历史证据和他国的一些文件、地图等资料论证他国对我国在钓鱼岛和南海诸岛的承认在国际法上的意义,并对相关国家以现代海洋法作为主权要求根据的局限性予以分析,结合时际法原则总结出南海诸群岛、钓鱼岛的主权归属问题。有关国家对南沙群岛、钓鱼岛的主权要求不仅缺乏历史根据,而且在国际法上也站不着脚;它们对南沙群岛、钓鱼岛的侵占活动是非法的、无效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为睦邻友好、固我海疆,中央决定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美丽的西沙、中沙、南沙群岛,面积达260万平方公里。三沙从此揭开了历史性的新篇章。在这片礁石列布、美丽神秘的广阔疆域里,每一个渔民都有一个神奇的故事。三沙设市前夕,笔者赴三沙采访一位具有传奇色彩、被当地岛民称为“海博士”的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渔民卢传安,向广大读者展示三沙渔民在浩瀚南海中耕海牧渔的神奇一幕——  相似文献   

17.
难忘的岁月     
张士怀 《中国监察》2011,(10):61-62
人生匆忙而又短暂,繁杂而又纷乱。回首人生,总有一些事情让你激动不已,总有一段岁月让你难以忘记。 1988年7月,南沙海战的硝烟刚散,我们作为第一批守礁部队官兵,乘船来到了南沙群岛永署礁。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足球场大的地方,四周用水泥坝围着,一排简易而坚固的住房,一个港口和供舰船停靠的码头。  相似文献   

18.
盛红生 《法学杂志》2012,33(1):92-97
近年来,中国海洋领土安全受到各种危害活动的严重威胁,主要表现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被外国非法占领,在专属经济区内以及专属经济区上空针对中国的外国军事活动明显增多等等。因此,为了持续宣示中国对被外国占领的岛礁的主权,应通过特别立法建立巡航制度,派遣军舰前往我被占领土地区巡航,在时机成熟时收复岛礁并实行有效控制;借助国内立法明确中国政府在“专属经济区军事活动”问题上的立场,针对不同性质的活动适用不同的规则;建立“防空识别区”防止针对中国的外国军用飞机飞越专属经济区上空。我们的立场、观点和主张应借助国内立法确定下来,为将来解决国际争端主张我方权利时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9.
《北方法学》2016,(1):95-106
南海九小岛事件发生后,日、法两国进行了所谓的"主权"交涉与争论,分别以臆测的国际法某些说法为其侵略行为张目。民国学者吸收和借鉴中外法学家的学说,对国家领土取得原则进行论述,尤其是利用"先占"理论,剖析法、日所持理由或所谓法理依据的荒谬,并论证中国拥有南沙群岛主权是有充分根据的。但是由于对南沙属我的历史依据准备不足,以及对国际法某些理论的掌握程度不深,致使某些学者在研究问题时有一定理论与史实的偏差。  相似文献   

20.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的规定,岛屿及特殊类型岩礁享有不同的法律地位,该条文给出了岛屿的定义却没有明晰岩礁的内涵和外延,导致实践中频繁出现岛礁辨析的争议,而岛礁辨析也是海权争夺的先决问题。明确岛屿的"自然属性"和岩礁的"社会经济属性"是界定二者的关键,从岛礁辨析的法律问题出发,运用国际法学基本原理,结合地理学信息以及岛礁事实经济价值加以详细剖析,进一步细化岛礁辨析的标准,以期在实践中为中国主张南沙群岛的海域主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