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6 毫秒
1.
在封建君主专制时代,皇帝深居深寓,与外部世界长期处在隔绝的状态。而皇帝首先要了解国家,才能治理围家。皇帝要想不被架空权力,就必须得到臣子的回应,这就要求下臣们时刻了解国家大事、百姓动向,然后上报皇帝,等待皇帝作出相应的施政方针。  相似文献   

2.
皇权与清代司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认为,在封建专制权力极端化的清代,皇权对于司法的作用有其独特之处。清代大多数皇帝始终牢固地亲掌国家最高司法权,并大体上使其权力的行使符合封建专制的法定程序。具体做法是:皇帝亲自裁决死刑案件,过问钦案大狱,通过汇题、汇奏、奏折等控制和监督全国的司法活动,皇权作为最高层次的专制权力,对封建法制有着直接的影响,使封建法制的推行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相似文献   

3.
封建皇权和中国古代的监察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刚 《法学杂志》2000,(3):57-59
我国封建时代的监察监督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相伴始终 ,其最大特点 ,莫过于监察监督乃封建皇帝绝对控制的监察监督 ,不但谈不上对最高权力的约束和牵制 ,反而成了封建皇帝个人的耳目工具。  相似文献   

4.
在封建君主专制时代,皇帝深居深宫,与外部世界长期处在隔绝的状态.而皇帝首先要了解国家,才能治理国家.皇帝要想不被架空权力,就必须得到臣子的回应,这就要求下臣们时刻了解国家大事、百姓动向,然后上报皇帝,等待皇帝作出相应的施政方针.  相似文献   

5.
封建制国家行政法是调整封建制国家的组织活动和管理工作中所产生的一切行政法律关系的法规的总称。在这些行政法律关系中,突出的是皇帝与臣僚的关系、中央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的权力分配关系,其实质是维护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制度生产关系的确立,刺激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为封建行政立法奠定了物质基础。封建的官僚制度取代了奴隶制的世卿世禄制度,官吏由君主任免,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官吏考核制度、俸禄制度和官吏的告老休制等,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并逐步完善封  相似文献   

6.
除了上述几个基本方面外,有的同志还就我国封建法制的专制主义特征作了专题研究,认为:在我国封建社会,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法制具有皇权至上的特性,它一方面表现为法律出于皇权,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法律维护皇权。历代法律都把臣民对皇帝个人的态度作为定罪量刑的首要标准,把触犯皇帝权力、尊严和人身安全的种种行为,以至思想都定为犯罪,严加惩处。封建法律的专制主义特征还表现在刑罚制度的野蛮、残酷:刑名繁酷,量刑苛重以及广为株连;在诉讼程序上,实行刑讯逼供。  相似文献   

7.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时期过渡到垄断时期,资产阶级民法的指导原则,也随着从传统三原则演变为以三原则为基础而补充以一些新的指导原则。本文对这一演变情况作一浅述。资产阶级民法的指导原则建立在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基础之上。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在历史上不是无缘无故地提出来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前一个社会形态是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特征是等级制度,处在等级之巅的是封建皇帝。封建皇帝拥有生杀予夺之权,不要说一般老百姓,就是皇亲国戚,稍一不慎,也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相似文献   

8.
<正> 封建专制社会条件下,皇帝掌握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力,一手囊括了立法、行政、司法权。皇帝在司法中的最高权力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中国古代政治与法律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限于篇幅,以明代为标本作粗略的分析研究。明代皇帝的最高司法权既在法律中予以规定,也体现在司法惯例和司法实际中,下面逐一加以论述。 1.重案的最终裁决权明代的司法管辖按照案件的轻重和罪犯的身份,分别有所隶属,前者称为案件管辖,后者称为身份管辖。  相似文献   

9.
佚名 《政府法制》2012,(27):44-44
“天高皇帝远”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民间口语,出自明朝人黄溥编纂的《闲中今古录摘抄》,原文为“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显然,这是一次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武力抗争。那么,“天高皇帝远”中的“皇帝”指的是谁呢?有学者认为,其中的“皇帝”并非针对某一个皇帝,而是对所有封建昏庸皇帝的泛称。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0.
张荣 《公民与法治》2010,(20):47-48
明朝“驻京办”成为各地官员贿赂对象 明朝时期,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驻京办”,但明建立之后,统治者认为,类似进奏院职能的机构还是需要的。于是,便新设了一个叫做“通政司”的部门。复旦大学的高老师分析说,其实这个部门也同样起着“上传下达”的功能:掌管着将皇帝的命令通传下达给地方,收受、检查地方及内外奏章和申诉文书,奏报四方臣民的动态、陈情申诉及军情、灾异等事。通政司取消了进奏院时期地方派员驻守的中间环节,直接受皇帝管辖,与六部平起平坐,权力很大。  相似文献   

11.
刘继兴 《政府法制》2010,(12):26-27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无奇不有,居然出过两位曾向臣子行贿的皇帝,他们是宋真宗赵恒和明代宗朱祁钰。 在古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行贿”是指下对上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采取的一种示好行为。集天下权力和财富于一身的皇帝向部下行贿,这种做法无疑是历史的怪胎。他们为何要这么做呢?  相似文献   

12.
<正> 明代的内阁首辅是总管国家中枢政务的官员。尽管明代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个司法机构向皇帝负责,司法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但首辅作为行政长官也插手干预司法。本文拟对明代首辅参预司法的权限和效用作一肤浅的探讨。一、内阁制度与首辅的司法权自秦汉以来,宰相作为封建官僚体制中的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由于宰相在统治阶级中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因而就有延揽大权制约皇权的可能。因此,尽管皇权与相权在治理国家和维护统治所级利益等根本方面是一致的,但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皇权与相权在统治权力的分配和行使上也会产生矛盾。对此,历代有所作为的皇帝都处心积虑采取种种措施限制相权。  相似文献   

13.
明朝宦官特务司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宦官特务司法探究吴高庆明代宦官特务司法的由来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后,全国军事政治经济的大权都集中在皇帝一个人身上,而皇帝一人又无法充分运用这些权力处理好全国所有政务,于是不得不托权于亲信心腹,让宦官们帮助处理政务。明朝皇帝不信任大臣,把政...  相似文献   

14.
李晓君 《检察风云》2012,(24):90-92
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沿袭明朝传统,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集各种权力于一身的皇帝,在总结了历史上各朝代的经验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分化大臣权力,以防权臣篡位,建立了一套有别于以前各朝的官制。  相似文献   

15.
唐朝的军事法律体系渐趋成熟,内容也比较完备,《唐六典》等典章制度对各军事机构的职权以及行使权力的程序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这无疑有利于国家军事权力的有效运行。本文拟从儒家的“礼”有利于军事权力结构的稳定、奖励军功有利于军事权力的运行两个方面来分析封建法律对唐朝军事权力结构的影响,并寄望于能发掘出对当代军事建设有利的因素来。  相似文献   

16.
万安中 《政法学刊》2004,21(2):39-40
在“诸法合体”的封建立法体系中,监狱立法混列于各朝大法之中,缺乏系统性;封建皇帝的诏令、敕令是监狱立法的重 要补充内容;封建监狱立法受狱政思想的制约,同时决定监狱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其特征的分析,不论对理解其实质,还是对贯彻和 实施新中国监狱法,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现代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一、各国行政法学的理论基刘;及其得失(一)各国行政法学的搜论基础1、法国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素有“行政法母国”之称的法国,由于资产阶级革命较为彻底,其权力分立的目的在于排除封建势力把持的法院对行政活动的干预,以维护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行政权力.为此其行政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偏重于行政机关权力的维护;另一方面它又强调行政权力的行使应限制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从而使其行政法对行政权力的“授权”与“拘束”各占其半。同时,为了不让法院插手行政事务,法国还建立了行政法院,采司法二元制。这就使得将行政法作为研…  相似文献   

18.
皇帝后妃,官员的妻子,既可以是丈夫的贤内助,也可以是干政乱国的“女}呙”。身处权力圈中的女人,怎样影响了皇帝和官员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吴越 《政府法制》2013,(32):19-19
许多文艺作品描写,清代皇帝在金銮殿上早朝,其实,这都是虚构的。“金銮殿”,指的是北京故宫三大殿中的“太和殿”。其实,它不是皇帝上朝处理国政的地方,而是皇帝登基和举行大典的地方,相当于今天的人民大会堂。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史步入宋代,进入了我国最讲究法律的一个朝代,中央集权下的分权制衡成为这一时代法律最显著的特点。整个政权,从皇帝到县令自上而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分权制衡的体系,权力的分派与相互制约,导致权力一步步向上集中,牢牢的巩固了封建君主专制。不仅是行政,司法、财政以及军事等方面都体现着分权制衡的时代烙印。从中央到地方,从行政到司法,从审理到判决,分权制衡的出现大大促进了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巩固这一制度,宋代页进一步强化了监察制度,但是最后监察制度本身也采取了不断的分权制衡。这样做的结果也导致出现了诸如"效率低下、指挥不灵、官职杂乱"等许多问题。由此看来,宋代法律分权的目的还是为了集权,集权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维护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