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它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由此可见,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中国梦"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的进度,而实现政府公信力的提升,也成了我们实现"中国梦"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2.
问计于民     
《党课》2012,(12):47-48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是社会实践的直接参与者,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智慧和创造力。历史实践证明,凡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人民都给予强烈的关注,也都想积极参与。然而现实情况是,如今有些地方政府不信任群众、缺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智慧大胆改革创新的勇气和魄力,囿于因循守旧、惯性思维,结果是事情办不好、群众不满意、行政成本提高、政府公信力下降。  相似文献   

3.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取得政治合法性的内生要求,既体现了政府使公众信任的能力和程度,同时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是公众衡量和评价政府履行职能状况的重要指标。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迫切需要政府通过有界行政、依法行政、透明行政、诚信行政和责任行政来规范自身的行政行为,这是政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政府治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社会转型时期而言.食品和卫生安全、生产和财产安全、生活和生态安全及发展生产力等则成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政府的治理能力则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现的前提和尺度。为了切实提高治理能力.政府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大对关键部门和行业的监管力度;完善责任体系.建立责任政府;建立健全利益表达的渠道和机制;引进高级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5.
通常意义上讲,服务型政府即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服务的对象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主体是各级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服务的内容是一切涉及人民利益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公共事务,服务的目标是通过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来实现国富民强,  相似文献   

6.
公信力,浅言之就是相对于公众的信誉力、影响力、号召力。它是国家机关行为能力的直接体现,反映了国家机关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能力和法治建设水平,是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的理性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国家和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同时,它也是推进依法治国、构建公民社会的重要公众意识基础之一。公信力的高低,是现代国家政府和其他机关衡量自身行为能力的基本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7.
提高政府透明度主要是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信息公开制度有利于增进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同时也有利于帮助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但真正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为了使政府信息公开落到实处,真正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化,必须实行信息安全与信息保密并举;推进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政府信息公开体系;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先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李伟 《实事求是》2012,(5):2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权力本质属性决定了我国政权运作的方式必须符合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宪法精神,必须体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政治要求。政务公开制度既是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必备要件,也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法治政府就是责任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是行政机关的法定权力,实行政务公开是行政机关的法定义务。政务公开不是政府对社会公众的一种“恩赐”,也不属于政府为人民群众“办几件实事”的范畴,而是政府的一项法定义务。义务是必须履行的,不作为或者不认真作为,均将承担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0,(20):56-56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新时代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而以重塑政府与人民关系为使命的服务型政府,就是兑现这个承诺的实际行动。服务型政府是以公共需求为中心、以人民共享为本位的政府形态。它所践行和彰显的人民共享理念,源于民本,高于民生,成于民主。  相似文献   

10.
戢斗勇 《求实》2003,(1):53-54
以电子政务为主要内容的"网上政府"不仅是一种虚拟存在的新事物,也是信息化时代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新途径.它有助于群众了解政府,消除"结构迷宫"和"程序迷宫"的屏障,并与政府形成互动,促使政务走向公开、公正和公平,从而更加民主化、现代化."网上政府"实现的政府与群众的网际联系,不能取代干群的直接联系和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只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与直接联系相辅相成的新的沟通形式和媒介.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哈尔滨市在民生政府建设上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对哈尔滨市民生政府建设提出建议: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民生政府的理念;把加快哈尔滨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努力增加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建立民生政府的评价体系;民生政策要与时俱进;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发展民生的合力;加强社会监督;等等。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与人民信访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保护人民民主权利,倾听人民意见,接受人民监督的重要途径,人民群众通过向政府机关或领导来信,提出各种要求.对各项工作提出建议,对一些干部提出批评,这是人民的一种民主权利,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阶段,毛泽东非常重视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高层声音     
《当代贵州》2012,(4):6
温家宝: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批评政府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主持召开国务院第六次全体会议时指出,国务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是一项法定的重要职责,是政府接受人民监督的重要形式。我们要坦诚地向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报告工作,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批评政府,充分听取和吸收人民群众的意见,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水平。要按照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部署政府工作,使决策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使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伴随着“服务型政府”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政府更加重视社会服务对改善和提高广太人民群众,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福祉所起的作用。于是,由政府通过财政或其他政府基金购买社会组织乃至市场企业的服务,然后提供给特殊群体和普通居民的社会福利,这种新模式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社会的不和谐现象日益增多,这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障碍。不难看出,社会的诸多不和谐现象以及许多深层次矛盾都与政府公正越来越密切地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才能推动社会实现公正,从而真正建成和谐社会。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浪潮中,对政府公正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把公正贯穿于政府行政之中,不仅是我国政府对人民负责的表现,同时也有助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必将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隐性政绩观     
《党课》2008,(7):121-121
政绩归结起来有两类:一类是显性政绩,一类是隐幽攻绩。显性政绩一般表现为直观的外在表象,如高楼大厦、碑林雕塑、道路水渠等,可以一目了然。隐性政绩则体现了一个地方的人民对政府的归附信赖程度,通常体现在当地群众的精神风貌、社会稳定状况、发展的潜力和势头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在党领导下直接组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直接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各级政府,既是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实施者,又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者和维护者。人民群众对党的认识、态度和感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工作;党的先进性,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政府工作体现出来的。因此,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时刻加  相似文献   

18.
政府形象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社会公众对政府价值标准、战略目标、是否廉洁、政策是否民主科学、高效与否、领导者素质、公务员行为规范程度乃至政府建筑物等诸因素印象的总和。它以政府自身的素质、行为和表现为基础,受公众价值意向、主观评判的影响。它是政府的理念、行为及效果的集中综合表现。政府形象的好坏,对政府  相似文献   

19.
汪晓萍 《理论导报》2010,(10):31-32
<正>一、"同体问责"的现状"问责"即追究责任。所谓"同体问责",是指政府官员在发生了违法违纪的乱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行政行为时,由上级政府部门追究其行政责任的一种机制。目前,对政府官员的问责主要是"上问下"的"同体问责"。由于这种问责是在政府部门内部上、下级之间进行,缺乏人民群众的外部监督参与,从而导致人民群众即使不满意政府官员乱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行为,也难以直接追究其法律责任。而人民群众对某些政府官员的不负责任行为的追责意愿,也只能依赖或者等待政府的上级部门对下级进行问责监管。  相似文献   

20.
游本根 《实践》2006,(10):47-47
道歉,是一方犯了错误或失误后,向受损害一方表示的歉意。笔者这里特指政府官员向人民群众道歉。邓小平同志曾经多次表示,自己是人民的儿子。党中央也反复强调要“执政为民”,这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始终是要求各级官员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可以肯定,政府官员向人民群众道歉,主动承担责任,带来的是百姓的理解、宽容和社会的和谐。同时,也带来和维护了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