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伟 《学习与实践》2023,(4):121-130
囿于偏离中心的城市空间规划,保障房社区似乎天然面临着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和资源分配差异的“极化”,直观影响着居住福利的再分配。基于对保障房社区走向社区融合抑或分化的问题考辨,本次研究从空间视阈出发,对多维度的空间意义及与其紧密关联的居住福利风险肇因进行了学理分析,以“空间再造”作为中介理念,进而提出“服务型社区资本建设”下“阶层-空间-福利”进行三方联动的可能,从而在融合角度达致保障房社区对“空间生产”和“空间消费”的双重需求。由此,本次研究甄选南京市D保障房片区作为相对独特且典型的一个空间治理单元,分别从个体层面、组织层面、制度层面出发,将“融合抑或分化”的思考嵌入对社会空间分异和居住福利治理的扎根式论证之中,希冀归纳出有别于常规型社区治理、旨在追求兼具社会公义与市场效率的新的空间治理范式,为国家或地方风险治理提供具备时效性的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城市土地财政和保障房建设数量指标的双重约束下,大部分城市多数保障房建设选址偏远,存在交通不便,基础设施配套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保障房的建设的经济与社会效果与最初住房保障目标偏差较大。要真正解决保障性住房选址问题时,还需要结合实际以及长远规划,使保障性住房选址能够综合区位环境、土地利用、城市规划、轨道交通以及城市居住空间布局等因素,结合保障性住房的选址决策原则以及前瞻性与建筑美观的视角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实现不同收入人群的协调与共同发展。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真正满足低收入人群的需求,提高保障房的保障效率,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空间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对不适应现代居住要求的住宅空间进行再创造,以达到居住方便、舒适、和谐及安全、耐久,是当前建筑师的重要社会责任。一、住宅改造的对象70年代前后,我国城市住宅建设依据当时的社会条件、家庭、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等,主要以解决“住”为目的,从现代居住要求以及小康型住宅标准来衡量,这些住宅存在许多不足,不符合居寝分离、餐居分离  相似文献   

4.
卢霞 《求索》2013,(10):247-249
当下中国社会的城镇化趋向导致了居民生活场域的变迁,社区居民的居住行为、居民心理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研究表明:当下社会城镇化行为是导致社会个体及家庭生活形态变迁的重要诱因。虽然宗族信仰、祖先崇拜等民间信仰是原有农村生活的重要组成内容,但城镇化带来的原有社会经济结构解体、居住空间和居住形态的变化,引发了社会家族及宗族的分散化,进而导致了诸多原有民间信仰的变化与消逝。从2013年6月起,国家开始了新的城镇化建设规划和目标的制定,这个过程将对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产生重大影响。当村落变为城镇社区,居民如何顺利融入到这一进程中,传统村落生活如何与新型社区生活相衔接。这些都是城镇化不能回避之问题,此问题的妥善解决依赖于科学的城镇化建设。所以,本论题研究社区居住行为及民间信仰的转变,有益于研究社会居民心态,对建设新型和谐社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城市居住空间是城市社会的基本空间类型。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城市居住的类型呈现出多元发展的特征,城市居民“安居”不仅仅是有房而居,安居概念逐渐变成了以“美居”为核心和以生态环境及社会融洽相协调的“居住”。与此同时,一些“城中村”、低收入阶层的城市贫民和外来打工人员等由于经济状况较差而不得不在条件较为恶劣、环境污染严重、低矮的房屋或棚户区居住。正是因为社会各阶层生活水平与居住质量需求差异较大,导致了城市居住空间出现分异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居住的贫富分化会造成加剧社会阶层分化、扩大社会…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空间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对不适应现代居住要求的住宅空间进行再创造,以达到居住方便、舒适、和谐及安全、耐久,是当前建筑师的重要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基于空间稀缺性的中国乡村空间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空间稀缺性为研究前提,分别从乡村居民、乡村企业、乡村组织等三个视角,建立乡村空间的市场供需模型,分析乡村主体的空间需求与供给行为,以及影响供需的社会、经济、环境因素,从而摸清乡村空间演变规律,并得出乡村居住、生产、公共空间等动态均衡与乡村空间演变的关系。据此,我们提出了基于供求矛盾下的中国乡村空间优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宝娜 《人民论坛》2012,(35):142-143
城市保障性住房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使居民公平公正地享受到保障房待遇,必然需要法律制度的保证。由于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一些法律制度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有关保障性住房的法律还存在不足之处,影响了保障房制度的公平公正。因此,必须根据社会需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9.
面对保障房建设中的资金瓶颈,政府的力量不可或缺。住房政策在世界各地都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政策,有的政府可能会直接参与投资建设保障房,有的国家可能根本就没有保障房的概念,但是政府会通过另外的渠道,比如对购房者进行补贴,来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权利。  相似文献   

10.
正一、社区居民脱域化现象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原有的"单位制"瓦解,人们逐渐由"单位人"演变成"社会人",日常生活的居住场所不再是工作单位院内的家属区,而是行政划分的社区,于是社区中就出现了在不同单位工作的居民群体。由于居民的知识结构、工作性质、情感倾向、价值观念存在很大的差异,人们更倾向于在社区外的社会空间中寻找与自己利益相关、兴趣相投、发展取向和价值观念相近的群体和社会关系。这些人除了在自己所属社区居住外,其他的社会活动与社会交往基本不在社区中进行,形成了社区居民脱域化生存现象。  相似文献   

11.
文卉苑是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内新建的住宅小区,是武汉市目前规模最大的保障房小区,也是典型的弱势群体聚居区。社会弱者的心态与乔迁新居的惊喜交织在一起,使这里的居民在心理和行为特征上具有与普通群众不同的特点。为了避免因困难人群和特殊人群聚居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江岸区委领导下,百步亭社区党委确立了"以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思路,并在实践中超前构筑"堡垒",搭建"多元"治理的平台;突出服务功能,编织"多元"服务网络;强化辐射功能,集聚"多元"治理正能量;强化纽带功能,实现"多元"共治享温馨。基本形成了"一核多元"的社区治理模式,对同类型社区的治理有显著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面向低收入群体的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由多种功能构成的有机体,为居民提供居住、交通、生产、商业、休闲等社会环境。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由于城市住房资源配置失衡而引发的社会阶层差异扩大和居住空间隔离分化现象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对社会和谐发展构成潜在威胁。本文通过将城中村改造与建设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结合研究,认为在城中村改造中引入不同阶层混合居住的社区模式,以向城市低收入群体提供经济适用住房为改造目标,是城中村城市化发展的可持续方式,也是城中村社会有机更新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在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北京市为案例,尝试对我国大都市居民通勤、就业以及工作地变迁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出都市区居民通勤、就业以及工作地迁移的时间、次数、迁移空间规律、变迁动机等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等,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大都市经济、社会与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许多社区积极探索多元共治模式,倡导多元主体协同联动、共同参与社区治理,通过协商合作的方式提供社会服务和公共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治理的参与主体更是多元共治模式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要素。因此,必须认清社区居民参与协商基层社会服务供给的动力,考察社区居民参与协商的价值,进而从建构回应性基层协商决策机制、培育积极的公民资格、扶持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等方面来保障居民参与协商基层社会服务供给的路径,创新基层社会服务供给的决策方式,优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6,(2)
正数以万套的已建成保障房,在江西、河南、吉林、湖北、贵州等地却成了"空置房"。国家审计署日前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显示,有5个省已建成的5.75万套保障房闲置。大面积的保障房建成以后即闲置,不仅使住房困难者改善居住质量的期待被闲置,更使政府的财政资金遭遇了严重的浪费。保障房建成以后又空置,一个原因是,有的保障房小区建成后,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未跟上,导致水电不通,无法入住,有  相似文献   

16.
于莉娟 《小康》2009,(7):25-29
房价、小产权房、保障房、闲置房、物业纠纷。这是当下中国居住领域,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亦是矛盾最为突出、最为难解的难点。之所以难解,是因为现有利益格局的顽固。然而,若不能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官商勾结、行业性欺诈、炒买炒卖等种种社会问题仍将继续存在,从而影响着中国居住的健康发展。以地产为核心的混乱局面亦不可能得以彻底扭转。  相似文献   

17.
空间、认同与社会秩序——转型期城中村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间、认同与社会秩序之间在理论和现实上有着紧密的逻辑关联。空间失序和认同式微是转型中国社会秩序困境的重要渊薮。城中村作为转型中国社会的缩影,集结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以空间为视角重新省思城中村问题可进一步理解中国社会转型。城中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城乡空间关系重组下的特殊产物,其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均处于失序状态,导致城中村居民社会认同不断解构,社会秩序面临危机。作为城乡特质交织、混杂地带,城中村内部存在多种相互冲突的力量,社会规范体系发生断裂、治理主体混乱、居民社会认同较低等,影响和制约城中村秩序的重建。  相似文献   

18.
陈吉利  郑太发 《前沿》2011,(21):129-131
在观念多元、结构复杂、利益分化、流动频繁、风险骤增的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社区化是提升现代社会管理合法性和实效性的微观基础。我国当前的社区化社会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如社区主体地位不彰、居民协商不善、社区与政府关系非法制化等问题,阻碍社区在社会管理中治理优势的发挥。通过确立社区主体地位、构建合理协商程序、法制化政府与社区关系,完善社区与政府矛盾调处机制等措施,推进政府和社区在社会管理领域中的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的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社会经济地位、居住空间等结构主义变量和家庭背景、相对剥夺感等建构主义变量对农村青年阶层认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农村青年的阶层认同特点为"中层及以下阶层认同";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居住境况越好、家庭经济地位评价越高,其认同的阶层地位越高;而相对剥夺感越强,其认同的阶层地位越低。从建构主义视角出发,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分配机制,以及提升农村青年获得财富的能力,从而提升农村青年阶层的阶层认同。  相似文献   

20.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目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小区"作为在一定区域内、具有相对独立居住空间和生活环境的居民住宅区,是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为社区治理提供坚强保证的空间载体和协同单元之一,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