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争议解决机制事关广大农民土地权利群的保障和救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相关机制设计极其粗疏,权利救济体系很不完善,农民艰辛维权现实凸现制度困境。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应加快土地征收立法,完善土地征收权利救济程序,强化行政救济措施,扩大司法救济效用,规范直至取消信访救济渠道,建构权利救济体系,公正高效地解决农村土地征收纠纷。  相似文献   

2.
王冠春 《政府法制》2014,(10):50-51
针对被征收人对土地征收批复、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裁决及土地征收实施过程中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被征地农村集体组织或农民进行维权的法律救济方式有行政机关进行协调、裁决和行政复议,其中行政复议是主渠道。在司法实践中,由于专业性和诉讼类型的缺陷,不具有操作性及实效性,无法解决在实体方面无法可依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土地征收纠纷解决的法律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我国当前土地征收实践中涌现出的矛盾与纠纷产生的原因,在考察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纠纷解决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现有的法制资源,对土地征收程序以及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制度的完善与重构提出了初步的构想,旨在为有效地解决我国在土地征收中出现的纠纷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大致经历了建国初期构建、改革开放初期重构和市场经济建立后变革等3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不同时期的制度内容有着不同的历史特征,此前的传统体制对计划经济存在着较强的依赖性,从而成为我国改革现行土地征收赔偿制度需要克服的薄弱环节。基于上述分析,应遵循市场原则,合理界定公共利益范围,防止土地征收权力滥用;导入市场评估机制,确定土地征收补偿原则;拓宽补偿安置方式,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规范土地征收程序,合理分配补偿费用;完善纠纷解决机制,健全司法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5.
土地征收救济机制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征收救济制度的基础是征收权之立法规制,尤以征收程序的设置最为关键,我国的征收程序条款设置存在缺陷应予完善;土地征收救济模式有法院主导型和议会主导型救济模式之分,我国的征收救济模式缺失,现实国情决定我国应选择议会主导型救济模式;土地征收救济方式主要表现为不同的具体诉讼形式,我国至少应赋予被征人享有就征收补偿纠纷而提起民事诉讼的救济权。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土地征收纠纷的现状及类型,分析了征地纠纷产生的原因,并指出完善征地纠纷的解决机制,已经成为中国征地制度建设的重点;完善解决机制包括协商和调解、裁决机制、复议制度和司法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7.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的法理反思与制度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的立法现状遇到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的质问。改革并完善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应当在"抑公扬私"立法理念的指导下,在坚持协调发展原则和集体成员参与原则的基础上,系统考量公共利益、补偿标准、征收程序等立法内容。尤其是,在强化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地位和个体成员权、全面落实集体土地确权发证的前提下,应注重从所有权和用益物权两个层面,完善耕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乃至自留地、自留山的分类征收及其补偿机制。应强调从立法和司法实践两个视角,重新审视农民集体的土地补偿款分配自治权,重构土地补偿款分配纠纷的司法救济机制,切实维护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和用益物权人的征收利益。  相似文献   

8.
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法律救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少波 《河北法学》2005,23(1):47-53
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的法律救济是在法律上对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权利受到侵害的纠正和补救,它是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的对语,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面对现行法有当事人民事诉权利却没有权利救济与司法活动中司法者侵害当事人诉论权利的现实,为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救济作理论上的论证并促成立法的完善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李兴涛  张明 《行政与法》2013,(1):109-112
土地征收是实现现代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公共利益与私权利益实现再分配的过程。重新构建征收利益分配机制,完善征收补偿程序,引入司法最终裁决机制,将是解决土地征收过程中征收利益分配不合理、补偿标准低、被征收人在补偿定价机制中话语权缺失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被征收人合法权益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信访是一种低效率的和具有人治性质的救济方式,但农民却对此乐此不疲,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司法是一种昂贵和复杂的救济机制,由于我国法律援助的供给严重不足和分配不平衡,这使很多贫困农民无法获得公平的司法救济,从而踏上上访之路。在建设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国家一定要重视法律援助工作。  相似文献   

11.
群体性案件往往规模大、矛盾激烈、对抗性强,主要发生在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库区移民、企业改制、环境污染以及农民工权益保障等方面,大部分和地方政府滥用行政权力,侵害弱势群体的利益相关,如果处理不当,对国家、社会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缺乏规范的利益诉求机制和司法保障机制,大多数群体性事件被迫通过非理性、非法律、甚至暴力的"私力救济"方式寻求解决,而这种救  相似文献   

12.
论土地征收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娟 《行政与法》2010,(4):49-52
在我国,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土地大量被征收作为建设用地,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比较突出,失地农民群体上访或聚众闹事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因此,探讨和解决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对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民权益的保护、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城镇化进程速度较快,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农地征收问题,如何确保农民在土地征收过程中的权利依法得到保护,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中共中央召开的第十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报告指出:让农民得到更多土地增值收入。由此可见,国家对加强保护农民在征地中的权利予以高度重视。本文着重于对土地征收中农民权利保护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借鉴域外的相关立法,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内容,从而完善土地征收中农民权利的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4.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美法日三国,从土地征收公共目的的立法界定、具体认定和法律救济三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显著差异与共同经验并存。借鉴其共同经验,我国可借修订《土地管理法》之机回归土地征收目的一元化,并在此基础上明确界定土地征收公共目的的范围,增设公共目的认定程序,引入公共目的异议司法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大背景下,新型的社会矛盾不断涌现,各种侵害公共利益的案件时有发生,法律尚未能紧随时代的步伐,现实中缺乏可靠的制度保障。因此,被侵害的公共利益往往得不到救济。重建我国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已势在必行,赋予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权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土地征收侵权责任可界定为:征收权人(国家)不法行使征收权侵害征收相对人(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权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这种责任是一种混合责任,责任主体是国家,请求权主体包括被征地的农民集体、农民个人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国在知识产权司法裁判中一直遵循着“停止侵害当然论”.但是,在近些年的司法实践中,开始出现知识产权停止侵害救济例外.一方面,知识产权停止侵害救济例外在立法上“突而不破”;另一方面,知识产权停止侵害救济例外在司法实践上“破而无据”.实际上,停止侵害救济例外不仅具备合理性理论依据,而且具有域外立法经验.为此,我国应结合知识产权立法宗旨和司法实践需要,设置知识产权停止侵害救济例外制度,以实现知识产权立法的社会福祉目标.  相似文献   

18.
拆迁引入司法裁决机制,可以通过司法的力量,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给行政权力在拆迁中戴上法律的枷锁。本文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中有关司法强制执行的法律规定入手,分析司法强制执行在城市房屋拆迁中的价值、启动的条件、现实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完善这一制度的建议,旨在能有效解决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司法强制执行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我国现有的征收补偿原则、范围、标准及分配的分析和与国外的对比,解析了我国在征地过程中农民财产权保障的缺失和损害的表现。阐述了我国农民财产权被侵害的原因主要是用益物权保护观念的缺失,农地所有权主体地位的缺失和法律的不完善。提出了完善被征地农民程序性权利、实体性权利、救济性权利保障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征地领域的纠纷日益增多,迫切需要行之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由于我国司法救济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固有缺陷,因而凸显出行政救济机制的重要性。目前构成我国行政解决机制的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信访等制度的设计还存在法律效力和程序保障不足等问题。因此,应完善各种行政救济途径、构建科学的行政救济体系,建立行政救济机制与其他救济机制的有机衔接,充分发挥行政解决机制在我国农村土地征收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