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局部性过热很大程度上是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过热。地方政府官员具有追求政治晋升的内在驱动力,政绩考核体系不科学、不健全、不完善,导致地方政府投资存在短期化、急功近利、不计成本、重复建设等特征,这使得中央宏观调控成本较高,效率却在递减。要改变这种状况,最重要的是改革传统的干部考核体系,构筑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干部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投资过热的原因剖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投资过热主要由投资效率太低、地方政府的“企业化”行为突出、需求对投资的拉动以及中国经济增长对投资的过度依赖造成。因此,应从调控宏观经济、改革金融投资体制、规范政府行为等方面入手,使中国经济保持稳健、有序的增长步伐。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车业投资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明 《探索》2004,(4):82-84
近年来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 ,但从整体上仍然是国际竞争力较弱的产业 ,汽车行业投资风险正逐步增大。本文通过对汽车工业的生产能力、投资结构、产业发展的瓶颈等的分析 ,并根据我国汽车产业存在的投资过热、重复建设严重、汽车产业链短、整车与零部件发展不成比例等方面的问题 ,提出了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加宁博士认为,目前最迫切需要研究的是政府应当如何主动适应入世后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他认为,政府更需要适应入世,主要基于两点理由:首先,要搞清楚的是,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最缺乏的是什么——是政府,还是市场?其次,入世以后,我国现有的政府宏观调控手段,有些会逐渐失效,有些将会发生“变异”。为此,政府应当主动做到两个“让位”:一是从政府调控为主,让位给市场调节为主;二是从政府投资为主,让位给民间投资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减少政府投资,而是要调整政府投资方向,增大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风 《唯实》2007,(9):168-171
当前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投资主体缺位,内在约束薄弱;多头监管,职责不清;管理制度缺失,制衡机制不全;监管水平不高,效率低下;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监管不力;社会发育迟缓,中介组织缺乏公信力;政府投资项目透明度低,缺乏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领导视窗     
对当前经济是否过热,经济界大致有三种不同的估计:第一种认为当前货币供应量适合于增加内需和抑制通货紧缩的需要;投资增长只会带来效益,而不会造成过热;对这轮增长要保护好,不应踩刹车。第二种认为经济肯定出现了过热,主张采取适度从紧的总量政策,防止过热引起大起大落的经济波动。第三种认为宏观经济出现了局部过热,但还不能说是全面过热,正确的政策不是对货币总量进行控制,而是只对投资过热的部门适当降温。我倾向于第二种意见。目前的总需求增长过快,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的。各地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热衷于投资建设…  相似文献   

7.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改革:代建制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政府在新一轮投资体制改革中,提出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推行代建制.代建制能通过市场有效提高政府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真正形成市场化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系.本文就传统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度的无效态势、代建制绩效、代建制运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如何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代建制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NGO所从事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但是就我国NGO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资金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NGO发展的主要问题。由于NGO不能像政府那样强制性的征税,对外投资成了我国NGO解决资金问题的一种现实路径选择。但是从其多年对外投资的实践看,对外投资的效果大多不甚理想,出现了很多问题,不但不利于对外投资的开展,而且影响到NGO公益性事业的开展。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解决NGO对外投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使其顺利开展对外投资活动,从而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从目前四川省经济运行状况看,应从四个方面采取对策措施:1.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扩大政府投资;2.启动有效需求以扩大内需;3.加强和做好金融服务;4.完善社保体系,做好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王婷 《求实》2004,(11):53-54
地方政府职能的“错位”是导致政府投资热的根本原因。要抑制政府投资过热 ,必须按市场经济要求明确政府定位 ,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政府职能的“错位”。  相似文献   

11.
杜娟 《学习论坛》2002,(6):38-40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运用的显著特点 ,是增支与增税和增发国债 (赤字财政 )并举。增支是为了通过增加以公共投资支出为主体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运用 ,扩大国内需求 ,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而增税和增发国债是为了增加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操作空间。政府通过借债搞建设对经济刺激作用的大小 ,要视政府投资的效率和排挤了多少私人投资而定。如果连续几年大量增发国债 ,扩大赤字规模与政府投资 ,仍不能解决需求不足问题 ,就表明需求不足是个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 ,须从解决深层次矛盾入手。财政必须从国民经济的战略高度出发 ,安排好积极财政政策的优先顺序 ,注重发挥财政的稳定和调节分配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王珏 《学习论坛》2004,20(7):14-16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现的局部投资过热,其根源是国有经济改革不到位和人们的"国有制情结".在国有经济膨胀的背后存在着巨大的隐忧,破除"国有制情结"是根治体制性投资过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融资约束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是学术界长期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从微观企业因素和宏观经济因素两个维度对融资约束与企业行为的既有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在微观因素层面,融资约束影响企业的投资、创新和成长;融资约束程度加重会导致企业投资不足从而抑制其成长;金融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有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增加企业投资并且提升生产效率。在宏观因素层面,财政补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融资约束,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创新能力;紧缩型货币政策会加剧融资约束,抑制企业投资和财富积累;最优的政府干预政策应重点"抑劳扬资",提高企业利润和财富积累,可以有效放松未来的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投资和全社会资本存量增加,最终提升总体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4.
2008年9月中旬以来,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进入衰退阶段。美国的金融危机之所以会波及全球,主要取决于通过什么传导机制扩散到全球。本文从贸易、投资两种传导机制探讨了金融危机全球化的原因。从贸易方面来看,金融危机通过受影响国进口量减少,进而出口国出口量减少,出口企业裁员,减少原材料需求,人员大量失业,最终导致出口国整个经济发展缓慢甚至经济衰退;从投资方面来看,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企业都不得不减少对外投资甚至撤资,致使我国企业从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困难加大,直接影响了我国对外资的利用以及外商在我国的投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公共投入中,从政府与农民关系的角度看,由于存在着投资理念失误,结构不合理,传统体制的惯性影响等因素.导致农业投入绩效性差,农民收入持续走低。为此,要通过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目的。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步伐。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风 《唯实》2007,(8):168-171
当前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投资主体缺位,内在约束薄弱;多头监管,职责不清;管理制度缺失,制衡机制不全;监管水平不高,效率低下;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监管不力;社会发育迟缓,中介组织缺乏公信力;政府投资项目透明度低,缺乏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当代》2012,(11):60-60
王仁贵在第38期的《晾望》新闻周刊上撰文指出:对于当前总额超过万亿元的投资项目的密集启动,业界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但总体上来看,对当前的投资不用有太多焦虑,不能只看总量不看投向就妄下论断。对于投资,关键要看投资方向以及投资质量。当前的投资方向明确,都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项目,如轨道交通、污水处理、公路改扩建等。项目普遍集中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节能环保领域,显示出政府政策意图所追求的是缓解经济过快下滑的态势,而非刺激增速。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当代》2012,(11):60
王仁贵在第38期的《晾望》新闻周刊上撰文指出:对于当前总额超过万亿元的投资项目的密集启动,业界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但总体上来看,对当前的投资不用有太多焦虑,不能只看总量不看投向就妄下论断。对于投资,关键要看投资方向以及投资质量。当前的投资方向明确,都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项目,如轨道交通、污水处理、公路改扩建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共投资项目监管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公共投资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公共投资项目监管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制度、法规、人员、市场等方面对完善监管机制,建立一套全过程、全方位的统一、严密的监管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以加大对政府投资行为的监督和约束力度,提高我国公共投资项目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3,(2):16-16
世界银行发布的《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预测,东亚地区2012年增长将达7.5%,低于2011年实际达到的8.3%,但2013年将回升至7.9%。报告称,东亚地区2012年的经济表现主要是受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出口疲弱和政府给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的努力是导致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减慢的主要原因。但在财政刺激和大型投资项目加快实施的推动下,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仍有望达到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