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我国经济发展明显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态势,中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日益拉大。本文就如何认识和解决地区差距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差距问题,主要表现为少数民族地区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问题。东西部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总水平滞后于发达地区。其二,欠发达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低于发达地区。其三,欠发达地区的观念更新迟缓,改革开放和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烈。最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获得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发展基础不同的原因,有区位优劣的原因,有思  相似文献   

3.
罗荔 《长江论坛》2000,(2):31-33
从目前到2010年近10年间我国关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既要维持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又要缩小中西部和东部的差距。解决这对矛盾的关键只能是加快中西部发展,只有中西部发展的质和量超过东部,才称得上差距的缩小。中西部发展的优势很多,潜力很大,只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大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增强经济的内在活力,在用足用好中央政策的前提下大胆探索创新,就一定能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应采取的对策主要有: 一、紧紧抓住加大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力度这个关键问题发展中西部经济 资金是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4.
2009年我国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连续第3年超过东部,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首次超过各省区平均水平,地区之间的差距继续向趋缓方向发展。区域增长速度继续呈“远西部、大中部、新东部”的排序格局,速度差距继续有所缩小;区域经济总量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格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继续呈“新东部和远西部高、大中部低”的格局。2010年,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将继续启稳回升,各地区增长速度将超过上年;区域差距将继续保持“相对差距略有缩小、绝对差距扩速放缓”态势。针对201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出现的基本趋势,本文为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良好势头特提出了3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事关国家跨世纪发展全局的大事,从当前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现状来看,地域经济差距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应结合实际,探索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建立产业开发开放区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意义张海柱,牛建生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明显差距。这种差距越来越大,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战略性问题。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对于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差...  相似文献   

7.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协调王成勇,李长礼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实现了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中国各地区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迅速扩大。尤其是东部地区同中、西部的距离越拉越大.尽管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地区间差距扩大是难以...  相似文献   

8.
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最大的是农村经济,西部地区的落后相当大的程度上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相关。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东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差距甚微。据统计,1949~1979年的30年间,以现行价计算的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东部地区和西...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地区经济并没有完全走上平衡和协调发展的道路,主要表现为“三元社会经济结构”,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属于第一元结构;中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居于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之间,属于第二元结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速度慢,水平低,属于第三元结构。经过改革开放十几年的发展,三元经济之间的差距有越拉越大的趋势。对于“三元社会经济结构”格局及成因的认识,以及缩小它们之间差距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国理论界已基本达成共识。本文只就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政策…  相似文献   

10.
发展行业协会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松青 《创造》2001,(3):18-19
经济转型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20年来,区域的崛起和区域经济的个性化发展,使中国经济渐入五彩缤纷和异彩纷呈之佳境。然而,市场力之作用的固有趋势使我国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区域发展差距日益扩大。1978—1999年,从GDP总量的地区构成和东、中、西三大地带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来看,东部地区呈现持续上长趋势,而中西部地区相对下降。尤其是1994年以前,东部地区上长的趋势和西部地区相对下降的趋势十分明显。1994年以后,  相似文献   

11.
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各地区的经济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东部地区处于改革的前沿,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加上国家政策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人民普遍过上了小康生活。西部地区由于受历史、自然和区位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这种差距呈拉大趋势。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逐  相似文献   

12.
张佩智 《前沿》2002,(10):29-31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和自然差异很大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前 ,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早已形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全国各地区的经济在总体上都是高速发展的 ,西部地区也有一定的发展 ,但是 ,地区发展不平衡 ,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也是明显的。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 :1、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不断扩大。从新中国成立至 1978年的 30年间 ,我国东、中、西部国民生产总值以现价计算 ,平均增长速度之比为 6 81:6 78:7 2 5 ,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 0 4 4个百分点。进入 80年代以后 ,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同时不容忽视的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却呈现日益扩大的趋势。民族地区如何加快发展,缩小差距,实现经济腾飞,跟上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成为理论界需要着力探讨的一个重要现实课题。一、优先发展教育是改变我国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现状的迫切要求(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由于自然的,历史的原因,民族地区大多处于我国西部,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直落后于非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状况主要表…  相似文献   

14.
一、当前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现状(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1.GNP和人均创造GNP的差距明显。从国民生产总值看,1995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达57650亿元,东、中、西地区分别为34013亿元、15277亿元、8359亿元。从人均GNP指标看,1995年全国人均创造国民生产总值为4757元,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7910元、3250元、2696元。2.工农业总产值绝对差额扩大。1981年东部与中西部工农业总产值的绝对差额为2562亿元,1995年达到20447亿元。14年间,东部与中西部的绝对差…  相似文献   

15.
对缩小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思考刘雅文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关系全局。近年来,民族地区经济与全国的经济差距拉大,西部各族群众的收入及生活水平也与东部地区相差日益明显。为繁荣民族地区经济,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贵清 《长白学刊》2006,(2):111-111
经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东部沿海地区通过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和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的倾斜,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但在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和东西差距有拉大趋势的背景下,仅靠东部沿海地区的扩散效应来推动我国东北及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不现实的,东北地区即使实行与东部地区完全对等的政策,也难以实现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同步发展。因此,东北地区只有实行比东部地区更加优惠的政策,才可能抵消各种劣势因素的不利影响,才可能吸引较多资金流入,促进东北地…  相似文献   

17.
从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然而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正摆在国人的面前:东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差距在拉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例,西部最低的省与东部的上海市相差八倍以上。全国592个贫困县,其中90%集中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正如世界上一些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地区差异那样,中国也不例外。究竟什么原因造成中国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呢?首先,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经济发展不可能在同一水平线上;二、从…  相似文献   

18.
由于历史的地理的经济的原因,我国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的三大经济地带:东部沿海地带、中部经济地带和西部经济地带。近10多年来,由于我国推行向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向经济特区所在地的东南沿海地区倾斜的政策,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建国后一度有所缩小的经济发展差距又有扩大的趋势。从现实情况来看,从“九五”计划时期起,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必须执行地区经济相对均衡发展的战略,在继  相似文献   

19.
经济转型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20年来,区域的崛起和区域经济的个性化发展,使中国经济渐入五彩缤纷和异彩纷呈之佳境.然而,市场力之作用的固有趋势使我国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区域发展差距日益扩大.1978-1999年,从GDP总量的地区构成和东、中、西三大地带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来看,东部地区呈现持续上长趋势,而中西部地区相对下降.尤其是1994年以前,东部地区上长的趋势和西部地区相对下降的趋势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0.
从新中国成立起至1978年的30年间,以现价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东、西部之比为708:7.52,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0.44个百分点。这使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到1978年,东西部的年人均收入差距已缩小到200元左右。但是,自1979年开始,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经济得以超常规发展。据统计,在1979年至1995年的门年间,我国经济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速度为98%,其中:东、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2.8%和8.7%,东部地区高出西部地区41.个百分点。这使一度缩小的地区经济差距又呈拉大之势。在近几年的国内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