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局长审稿     
局长审稿秘书请局长审稿,局长见稿中插了一段“武松打老虎”的故事,觉得事例太陈旧了,说:“来个新鲜的,比如‘李百孝打虎’、‘苛政猛于虎’啦,这个方面例子多得很哪!”秘书疑惑不解地问:“苛政……?”局长解释说:“苛政这个人比老虎还厉害呢!”秘书愕然,不便...  相似文献   

2.
我选择秘书向来不太注重外在形象,当然人都是爱漂亮的,但是从工作的角度来说,我不主张选择太漂亮的秘书。因为我个人认为(很可能是个人偏见),漂亮女性克制力比较差,勤奋度也差,尤其经不起打击。我用秘书真正概括应该是两个字,一个是“严”,一个是“细”,因为我自己曾给一位厅级领导当过秘书,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3.
公共事     
《民主与法制》2014,(14):4-4
地方公考热降温 4月下旬,据已经组织了今年公务员招考的21个省份统计。报考人数比去年同期减少36.09万人,减幅为12.3%。持续多年的地方公考热出现降温,除了招录计划缩减等因素外,一大原因是随着政府简政放权和公务员特权光环的剥离,“考碗族”更加趋于理性。取消专职秘书成防腐新举措 近期,“曲阜市级官员不配秘书”的新闻引发关注。去年.云南、广西、河北平山县等地也要求取消专职秘书。此前,四川曾在半年内取消了近2000名市、县领导专职秘书,安徽、内蒙古赤峰也曾出台类似规定。分析称,秘书充当“权力掮客”“贪腐掮客”已成为一种腐败新形态,取消专职秘书则是防范这一腐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要求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工作必须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也在客观上对秘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为“三农”服务的供销合作社,在秘书选聘时,更应从“人岗匹配”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应聘者是否具有“胜任能力”。本文从基本素养、态度能力、性格特质和抗挫能力等四方面,对供销合作社选聘秘书的标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舒云 《同舟共进》2014,(10):53-56
与林彪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林彪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他没有朋友,除了谈工作,从不聊天。1959年林彪出任国防部长后,高等军事学院教员李德被选为秘书,与林彪朝夕相处五年。5年中林彪只吩咐秘书李德请过两次客,他自己没有出席,而是叫秘书或叶群代为招待。  相似文献   

6.
备课卡片     
我是中国人一天傍晚,日方企业的山本所长把参加一次活动的纪念品──几个工艺品送给秘书孟晓云说;“我不要这种东西,送给你吧。”孟晓云接过来说声谢谢,但脸上没有一点点喜悦之色。回家的路上,她把几个工艺品扔进了垃圾箱,“你不要,就给我?!”她痛恨日本人在彬彬有礼的客套之下对中国人的居高临下。一次山本让孟晓云向国内某进出口公司约一次会谈。孟晓云间:“谈什么?”山本顿时火了,厉声说:“你别管!你给约时间就行了!”还说:“我不知道中国的秘书怎么样,但在日本,秘书的地位是最低的。”孟晓云冷冷地看了山本一眼,不说…  相似文献   

7.
欣赏有思想、有学问的人 毛泽东的几个主要秘书都是他本人发现和挑选的。毛泽东选秘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有学问”。胡乔木被选用,起因于毛泽东看了胡乔木在《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的文章,发现“乔木是个人才”,所以点名要调胡乔木当秘书。胡乔木来到毛泽东身边后,在正确掌握毛泽东思想和起草中央文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71年夏,毛泽东南巡中在回答丁盛“胡乔木是什么样的人”时说道:“胡乔木曾为中央起草了许多重要文件。  相似文献   

8.
管好领导“身边人”——在“河北大秘书李真东窗事发后,这已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和社会公众舆论的一个中心。 领导干部尤其是某些高级领导干部的“身边人”屡屡出现问题,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请看新华社10月8日发布的高官秘书犯罪一览(部分):河北原省委书记程维高秘书李真  相似文献   

9.
愚局长小记     
“愚”局长胜于,大号瑞亮,刚过天命之年。“愚”是背地里一些人对他的戏称。提起绿县民政局的干局长,那可是县里顶顶有名的老笔杆子。他自23岁大专毕业就安排到政府机关写材料,20多个春秋里,不知有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也不知熬白了多少报黑发,他的职务由秘书、秘书组组长、政府办副主任、主任一步步提升。1989年到民政局走马上任后,其“愚”公的名声也便传开,下面就围绕别人议论的“愚’淳,谈谈这位局座,让大家论个曲直。不谋权位,独钟民政人道“愚”几年前,在他工作调动的时候,县劳动、人事部门都缺正位,因为他工作经验丰富、…  相似文献   

10.
秘书知识结构“通才”、“杂家’辨李海龙同志来稿对秘书的知识结构进行了辩证思考。他认为,所谓“通才”、“杂家”是一个辩证的范畴,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通才”,“杂家”。首先,这一命题本身就包含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从秘书活动的综合性、枢扭性地位来讲,相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外向型企业和“三资”企业中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员日益增多,出现了涉外秘书这一新兴的引人瞩目的社会职业。涉外秘书的工作除具有和其他秘书一样的性质外,还有其特殊性。首先,涉外秘书主要是在经济领域,特别是在外贸领域中工作,为外向型企业和“王资”企业领导人的得力助手。其次,涉外秘书的工作具有“国际性”,因此涉外秘书必须熟练掌握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外语(在我国主要是英语)知识与技能。第三,涉外秘书的工作,有更大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处理的事务涉及不同的国情和文化、经济背景。涉外秘…  相似文献   

12.
提起“秘书”这个词,很多人都会想起下面这两个老套的形象中的一个——一个是在修着指甲的“浪女”,另一个就是狂热地守卫着经理办公室入口的凶猛“老龙”。  相似文献   

13.
李永忠 《同舟共进》2013,(10):28-29
“十六大”后的一天上午,吴官正同志的秘书打电话找我,到后才知是官正同志要找我单独“闲谈”。我从未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单独“闲谈”过,官正同志为拉近距离,让我放开讲,见面第一句话就告诉我:没来中央纪委机关之前,就让人搜索并阅看了你发表的各类文章,没想到中纪委能有你这样的人才。事先,秘书告诉我谈十五分钟为宜,于是快到十五分钟时我便不再讲了。没想到官正同志听得很有兴趣,直到秘书多次进来,最后同他“咬耳朵”,谈话才于两个多小时后结束。官正同志“闲谈”的水平之高,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今天,阅读他的新著《闲来笔潭》(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同样给予我很多教益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时下,给领导当秘书,在不少人看来,是求之不得的职位。确实,从世俗的眼光来看,当秘书就意味着权力与美好的前程,在仕途的竞争中将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尤其是给重要部门的主要领导当秘书,更是令人羡慕。我就有这样一位朋友,其能力、人品都深得领导信任和各方面好评,应该说前途无量,但他却弃之而去,毅然“下海”经商,在他所在的部门和认识他的人中引起了一片议论:惋惜者有之,叫好者有之,更多的是不解者。为探究其心路历程,在他“下海”一年有余成功之际,最近我与他相约在一个僻静的小酒馆,听他娓娓道来。谈及“下海”的动机…  相似文献   

15.
叶勇伟 《今日浙江》2010,(12):60-60
参谋助手、承上启下、协调服务、调查研究、信息督查,是秘书工作的几项基本职能,而要顺利履行这些职能,就要求秘书人员需是一个“通才”、“全才”,甚至是“超才”。秘书人员工作的全面性,活动的宽广性及其角色的多变性,除了应具备一般管理干部的素质之外,  相似文献   

16.
外企秘书,又称奥菲斯小姐,因其几乎百分之百由青春靓丽的女性担任,而形成了上班族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这确实一直是个引入注目的职业。工作干练、举止得体、形象优雅是奥菲斯小姐给我们的印象。当外企秘书能很快熟悉公司业务,能锻炼办事的综合能力,能获得升迁的机会……种种“好处”吸引着梦想当外企秘书的人。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浙江》2010,(12):55-55
第四届“中国秘书节”拟于2010年11月举办。为加强秘书工作交流,深化秘书理论研究、提升秘书整体素质,现在全国范围征集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8.
南方某报最近刊登题为《领导干部要加强秘书管束》的署名文章,披露了原北京市的“领导干部”陈希同、王宝森、铁英、黄超的秘书陈健、闫振利、段爱华和何世平索贿受贿数万元至数十万元的劣迹。在领导干部身边工作的秘书人员竞如此胆大妄为,读报至此确实令人震惊,发人警醒。然而再重新查阅一下传媒已经披露的陈希同、王宝森、铁英、黄超四位“高干”的罪恶行径,不禁又陷入茫然:此等腐败透顶的“领导干部”岂能“管束”好他们的秘书?!作为领导干部,无疑应当加强对下属的教育和管理,对秘书、司机等身边工作人员和自己的亲属子女更应从…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一生中用过很多秘书,其中最著名的当数胡乔木、陈伯达、田家英。我们从毛泽东和他的j位秘书的交往、言行和三位秘书的经历中,可以获得不少借鉴和启迪。毛泽东欣赏有思想、有学问的人毛泽东欣赏有思想、有学问的人毛泽东本人集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和诗人于一身,好学勤思,博古通今。作为他的秘书也必须是高水平的。毛泽东的几个主要秘书都是经他本人发现和挑选的。毛泽东认为:“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因此,毛泽东选秘书一个重要标准须是“有学问”的。毛泽东习惯于以文识  相似文献   

20.
轻松一刻     
轻松一刻帮倒忙新职员站在碎纸机前不知所措。“要帮忙吗?”走过的一位秘书问。“是。”他回答说:“这东西怎么用?”“容易,”说着秘书从他手中拿过那厚厚的一叠文件,塞进碎纸机。“谢谢,复印件从哪里出来?”轻松一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