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风窗》2016,(21)
正朝鲜近年来的核导开发,给包括朝鲜自身在内的相关国家制造了一系列困局。这些困局突出表现在,各方都缺乏有效的手段,防止战略利益受损,更谈不上获得战略净收益。9月9日,朝鲜进行了今年第二次,2006年以来第五次核试验。虽然每次核试验朝鲜官方表态都是"成功"的,但从外界专业人士分析来看,这的确是朝鲜最成功的一次核试验。美国核武器专家杰弗里·刘易斯9月10日在《大西洋月刊》发表文章,通过分析现有五个核大国核武器开发的历史,称截至第五次核试验,这些国家基本都掌握了核弹头小型化技术,具备制造第一代核武器的能力。他由此得出  相似文献   

2.
朝鲜核危机的爆发,又引起了日本极右翼势力发展和拥有核武器的叫嚣。联系近年来一些日本政界人士的言行,以及日本积极扩充军力的事实,人们不禁要问:日本的核武器已经发展到了什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16,(6)
正2016年3月2日,联合国安理会15票一致通过制裁朝鲜决议,决定实施一系列制裁措施,遏制朝鲜的核、导开发计划。这是安理会过去20多年来对朝鲜实施的最严厉制裁。随后,朝鲜以发射6枚短程发射体、金正恩宣称朝鲜随时准备使用核武器等对制裁做出了"回应"。自今年1月6日朝鲜宣布氢弹试验成功以来,各方一直在制裁问题上讨论和博弈。"最严厉制裁"将怎样影  相似文献   

4.
朝鲜加入了核俱乐部,其他各国纷纷表达了它们的不快。它们果真如此吗?与这一事件真正相关的有五个国家:朝鲜、美国、韩国、中国和日本。它们实际上作出了非常不同的反应。在这些国家中,朝鲜无疑是最满意的。他们实施核爆出于几个明显的理由。他们深信,手上拥有核武器将杜绝美国  相似文献   

5.
朝鲜核试验,很可能已经打开了潘多拉盒子,放出了核扩散这个魔鬼。由于朝鲜是个遭国际社会多年孤立和封锁的小国穷国,连这样的国家都能制造出核武器,会让更多的国家相信自己同样可以,更何况核试验之后外界的惩罚并不是致命性的。  相似文献   

6.
"三八线"不是由朝鲜人划出的,也不是这条线周围的任何一个国家单独就可以划出的。  相似文献   

7.
媒体     
印度《印度人报》2007年1月11日韩国对朝鲜核能力轻描淡写韩国在其近期公开的国防白皮书中并未对同属一个民族的邻国朝鲜的核力量过分关注。相反,白皮书将朝鲜的常规军事力量列为头等“威胁”,将其威胁程度置于朝鲜的核武器之上。按照白皮书的说法,朝鲜在三年间已经囤积了数量足够的钚,至少可以制造5枚原子弹。虽然如此,朝鲜仍然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核国家。为了能通过互谅互让最终达到统一的目的,首尔方面正在极力挽救“阳光政策”,从这点看,韩国方面并没有将朝鲜视为自己的主要对手。  相似文献   

8.
朝核问题的紧张情境中,中国对朝鲜的政策正面临着重大考验。朝鲜核问题再起波澜:2月10日,朝鲜外务省发表声明,宣布“无限期中止参加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声明还说,朝鲜“已经制造了用于自卫的核武器”,以应对美国的敌对政策。一年之计在于春。当东亚主要国家的国民沉浸于歌舞升平之际,朝鲜却宣称自己拥有了核弹。这反映了这个东亚小邦高超的议题设定能力,它比别的国家更懂得一年之季在于春这一箴言的含义。有关当事国不得不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9.
双周·读者     
《南风窗》2004,(6)
核扩散乱世中的六方会谈说世界已进入核扩散乱世,似乎并不为过。朝核问题实际与印巴乃至以色列核问题联系在一起。朝鲜认为自己有权发展核武器,自己退出《核不扩散条约》(NPT),也有印度首开打破NPT约束的先例。为什么印度和巴基斯坦可以,朝鲜就不可以?平壤搞不明白,华盛顿也没说清楚。就这样,自从美国对印度突破NPT的行径姑息迁就以来,真正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诞生了。已经没有充足的理由阻止任何国家去效仿印度、巴基斯坦的作为,有的只是对强弱利弊的权衡。从目前情况看,朝鲜半岛的伊拉克版核查与制裁套路无疑是"此路不通"。颇具讽刺意味的是,2002年美国发表的《核态势评估报告》中,7个被纳入核打击名单中的国家(中国、俄罗斯、伊拉克、朝鲜、伊朗、利比亚以及叙利亚),在朝核问题6个会谈国家中间居然占了3个!而解决该地区军控与防扩散问题,恰恰需要这些国家的磋商与合作。随着大选的临近,布什为争取连任,迫切需要在朝核问题上  相似文献   

10.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中国带着有所转变的核武器政策参加六方会谈 随着中国在2月25日主持召开六个月以来的新一轮朝鲜核问题会谈,北京新的年轻一代领导人将支持在研制大规模  相似文献   

11.
美国人富于形象思维,往往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或者卡通化。在国际政治领域也是如此。 当伊拉克战争胜券在握时,美国弄出一副特殊的扑克牌,牌上画有美国要捉拿的伊政府高官,清楚而  相似文献   

12.
随着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向经济、政治领域的不断渗透,少数地方官员由袒护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其首领发展到公开半公开地组织、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活动,成为不折不扣的黑社会性质组织老大。这种转变为“黑老大”意味着官员的腐败的目标正在由贪图享受转变为积累个人资本,预示着反腐道路将更艰难。  相似文献   

13.
与其他转型经济及绝大多数发展中经济相比,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强劲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相对稳定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4.
从"和平外交"到"和谐外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去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以来,"和谐"一词频繁地出现在中国高层的外交活动中,它已成了反映中国外交新内涵和新特点的一个响亮的关键词.这说明,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的共同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因此,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5.
观察和研究国际问题,可以有多个"切入点".在现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研究中,有两个"点"是不能忽视的,这就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和"美国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备受各方关注的巴勒斯坦第二次立法委员会选举结果于1月29日揭晓.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以74票对45票的绝对优势,出人意料地战胜原执政党、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并因获得巴立法委132个议席半数以上席位而享有独立组阁权.  相似文献   

18.
雷默提出的"北京共识"是一个夸大的、不符合事实的看法,而其中提及的"中国特征的全球化"尽管有一些正确的成分,但是将全球化归结为某个国家的全球化是肤浅的,有可能导致世界未来十分危险的发展.中国进入全球化不仅有正面的、积极的方面,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的、挑战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肖枫 《当代世界》2010,(10):37-39
近几月来中美关系的发展态势令人关注。有人说美国正"从南北两端围堵中国",中美间一场"战略较量"在所难免。也有人说中美是"假朋友"关系,什么"伙伴关系"只是为"好听"。还有人说,"弱国无外交,落后要挨打",既然中国实力增强腰杆硬了,在"维(护国家主)权"问题上应"加快进度"。诸如此类的议论所涉及的问题非常复杂,是绝不可"简单化"地看待和对待的。  相似文献   

20.
自甲午战争后,台湾问题始入中俄关系视野,在新中国与苏联的外交关系中更存在着明显的"台湾因素".在苏联存在的69年内,苏联政府始终坚持了"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但是在利用"台湾因素"方面却几欲诡诈,为已所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