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正义理论已成为学术界一个热点,对于正义,我们可以作不同的理解。就其理论的旨趣而言,西方自由主义者罗尔斯与诺齐克的正义思想无疑突出的是人的自由与权利,传统儒家的正义思想强调的是人格与人性的平等而不是政治平等,马克思主义认为公平归根结底是一种经济关系的表现,经济公平是在社会正义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从人的存在方式的完整性来说,政治的、道德的、经济的公平均构成人之存在的一个必然方面,从应然的角度来说,在未来社会中,社会的公平正义无疑会在政治、道德与经济三个向度中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追求公平和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的价值取向,也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中重要的观念和思想。公平和正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实现社会和谐,必须把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放在突出的位置,没有公平和正义,就没有和谐。  相似文献   

3.
形成人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国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而执政者肩负着秉持社会正义、恪守社会公平的双重职责,因此,坚持以社会正义为本,制订政策和法律,建章立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选措施,以社会公平为度,执行社会正义的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实现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效率、公平和正义的关系.作者认为,我国目前大量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正义的欠缺,政府向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严重不足.围绕社会正义实现而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成为新一轮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章兴鸣 《唯实》2008,(3):67-70
法律的正义性是人们对法律的价值的终极诉求,法律的正义观念的发展演变体现了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人们对法律的正义认识一方面说明了正义观的多相性,另一方面则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建构的选择偏好。法律的正义尽管具有主观性的一面,但自由、平等、安全等价值始终是法律正义性的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6.
社会正义问题是一个永恒的问题,当代中国社会正义问题主要是作为改革这一探索过程中的失误和代价显现出来的。社会正义的核心内容是分配正义,是基本权利——义务或社会资源的分配问题。而公平与效率问题则是社会正义中的一个特珠问题,公平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又是经济发展的手段,是效率不竭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7.
逐渐摆脱功利主义影响而走向规范主义的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在十七大之后社会公平一跃而成为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公平、正义与优先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罗尔斯新自由主义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尔斯继承了新自由主义的传统。他的新自由主义正义论。就是要从理论上将国家干预主义和国家福利主义统一在一起。他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基础。正义原则是确立社会的基本结构应遵循的原则,是社会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正义原则要通过调节主要社会制度,尽量解决社会的不公平问题,这就是罗尔斯的理论目的。罗尔斯通过原初状态、无知之幕和社会契约等条件的设立.对社会正义原则进行选择,从而证明他的两个正义原则的合理性。他主张将两个正义原则应用到政府、个人以及社台生活的各个领域。罗尔斯正义论把新自由主义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但他的理论仍然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9.
政党政治已经成为各国政治的普遍现象.随着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以及新技术的发明,政党以往所赖以存在的阶级、阶层等社会基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政党组织形态及活动方式、目的都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民主政治已成为人类社会普遍认可和遵循的政治共识,现代的政党不仅仅作为竞选和执政的工具来获取国家权力,还在政党发展的实践空间中自觉赋予其代表人类共同体公平和正义的规范性价值.通过对政党正义产生的历史可能性、具有什么样的内涵以及如何实现政党正义的理论追问,从而揭示和提出了政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价值取向,即政党正义的必然性、理论内涵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并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这是司法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党和国家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司法机关的基本职责和神圣使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十六大报告把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作为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同扩大民主、健全法制、维护社会稳定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赋予了司法…  相似文献   

11.
李谧  张军 《学习论坛》2006,22(3):5-7
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正义"原则及其制度形态的实现与否关系到整个社会政治系统的生死存亡.不管是持有正义还是分配正义,无论是程序正义还是实质正义,其政治价值本质都在于实现对政治主体的生存、安全、稳定、平等、发展、民主等需要的满足.与此同时,"正义"又具有多维呈现的性质,"持有正义"是政治价值之源,"分配正义"是政治价值的核心,"程序正义"是政治价值实现的保证,它们共同构成了"正义"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公平正义的语义和内涵,认为公平主要是指地位平等、平等对待、合理决定之义,正义主要是指合理、正当、应该之义,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人类主要正义观。以亚里士多德分配正义和纠正正义的分类作为分析当代中国正义问题的基本框架,借鉴罗尔斯正义论,对转型期我国社会正义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当代中国的公平正义问题虽然主要表现为财产分配不公,但分配权利和程序不正义,法律上、政策上对分配结果正义重视不够,是内在的、深层次的原因。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实现分配正义,维护纠正正义,从法治建设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主张。  相似文献   

13.
景凯旋 《党课》2010,(8):41-51
自古以来,公平与正义便构成人类社会的基石。但作为社会的一个基本价值观,公平与正义的内涵历来都是众说纷纭,各执一端。当前的贫富悬殊不是公平与正义,过去的绝对平均同样不是公平与正义。那么,什么才有可能是建立在全社会共识上的公平与正义观呢?  相似文献   

14.
《求实》2015,(10)
中国式分配正义是指分配主体按照现代化分配理念和分配机制在各自领域和范围内对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的权利、利益和责任所进行的合理划分与有效整合,其核心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文化力对社会分配起着先导性调节作用。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公平文化力在推进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的同时,均平文化力又对其起着阻碍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效率文化力与公平文化力交互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正义。当前强化公平文化对社会分配格局的微调力和平衡力,将中国式分配正义推向新常态,需以民本文化驾驭力制约官本思维惯性对分配正义的破坏,以法治文化整合力抵御利益固化刚性对分配正义的干扰,以和合文化包容力应对责任分担惰性对分配正义的消解。  相似文献   

15.
社会公平正义是执政党、政府和普通民众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政府需要借助公共政策,通过对公共资源的再分配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就需要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测评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现况。测评的基本前提是厘清相关正义概念的区别,以主观和客观的差距为测评主题,从公正与公平两方面进行客观测量,从公平感与正义观着手进行主观测评,再通过整合数据分析评估公共资源的配置和相应公共政策促进社会正义实现的程度,为政府调整公共政策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6.
考量当代西方政治哲学,“正义”原则能否实现及其制度形态优劣是一个社会政治系统得以运行的先决条件.无论何种正义,无论程序层面还是实质视角,其最终政治价值旨趣都在于实现对政治主体的生存、安全、平等、发展、民主等需要的契合.多元价值观前提下的政治民主,也就是“正义”的求同存异.如何使“正义”不成为政治生活的乌托邦,文章试图从现代政治哲学视野找寻路径,在不同政治利益价值理念交错中实现“正义”的诉求.  相似文献   

17.
试论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因子--公平、效率、正义与法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天崇  贺利军 《求实》2005,(9):58-61
促进社会公平、效率、正义与法治的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政府的重大议题,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提出便是该议题的具体展现.但公平与效率权重模糊、正义弘扬陷入窘境、法治效应难以彰现等现实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新界定公平、效率、正义与法治的内涵,统筹四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关系,从而找到其协调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志立 《世纪桥》2012,(23):70-72
摘要:不同的社会制度,正义的内容不同。在社会主义社会,正义的主要内容经济、政治和社会性表现了社会主义正义的特色特征。新时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必须抓好经济发展、政治制度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公民自身的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王义保 《探索》2006,36(6):70-73
在我国从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人们政治价值观在各种社会因素激荡中不断变迁,政府职能也随之不断转变。政治价值观是政府职能形成的意识形态基础,政府职能是政治价值观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们政治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即主体性复苏、正义观变化、法治观凸显、公平效率观转变等。在人们政治价值观转变条件下,正义是政府职能价值旨归,法治是政府职能理性所在,效能是政府职能目标取向,服务是政府职能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20.
制度正义和个人自由不仅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和价值追求,也是推动社会共同体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社会共同体发展中,只有建立公平的制度体系和合理的社会秩序,才能更好地保障个人的自由、权利、尊严、利益等,促进个人自由的实现。因此,应当从制度正义视角考察社会共同体中的个人自由问题,在推动政治制度正义、经济制度正义和社会制度正义中促进个人自由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