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构建政治文明的三个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也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规定,这是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方针,对于处在深刻变革中并全面迈向小康社会的中国来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三个方面对构建政治文明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立法万能论”的理性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万能论"包含"万事皆需立法"、"万事皆可立法"和"法立则万事吉"三个子命题,然而,从"道德也是一种不可或却的社会规范"、"法的调整范围是有限的"以及"成文法不是无瑕的"三个方面看,法律也不是万能的,"立法万能论"不可取。  相似文献   
3.
846注射液对野生动物的麻醉效果观察张恩珠,贲亚华,车桂翠,陈振宇(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公园161005)(齐齐哈尔市畜牧局)846注射液是一种复合麻醉药,具有使神经安定、高效镇痛和肌肉松弛的良好效应,有着令人满意的麻醉制动作用。自1989年以来我...  相似文献   
4.
本文指出划定新闻自由与名誉权保护的边界要从新闻报道的主观态度和批评对象的社会身份两个方面进行。对一般公民名誉权的保护力度要大于对公众人物名誉权的保护力度;新闻媒体对于公众人物的报道只有是出于"实际恶意"的才构成对公众人物名誉权的侵害。  相似文献   
5.
程序违反行为从法律后果上看包括"应予撤销"和"不予撤销"两种类型。现有的研究多是从正面探讨应予撤销的程序违反行为的判断标准,但未形成共识。本文尝试作一个反向性研究,即探讨什么样的程序违反行为是不需要撤销的?在上海法院的行政审判中,"程序瑕疵"与"不予撤销的程序违反行为"有相同的内涵。针对"不予撤销程序违反行为"的具体情形,本文提出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对已经治愈的程序违反行为,要忽略不计(视为合法);对无须补正(难以补正)的程序违反行为,可以"确认违法";增设补正判决,使得原本不完全符合程序要求的程序违反行为得以合法化。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们国家的主要矛盾仍旧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无直接利益冲突”则是矛盾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一现象的产生具有其历史根源、社会背景、现实依据以及诱发因素。为此,必须从引导人民价值观入手,发挥市民社会的积极作用,政府也应该主动地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经提出,就形成举国共识,并日益化作具体的行动,人们普遍感觉到:改革有了目标,有了方向,也有了信心。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论对社会主义还是对市场经济都是前所未有的创举,需要克服的障碍还很多,任何掉以轻心和盲目乐观都是不可取的。理论尚需明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一个首创,理论本身还有待完善,其中有许多问题还在争论之中。目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涵义及其特征的认识并不一致。一种十分流行而又简单的解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体制,其主要特征,一是所有制结构上的公有制为主体;二是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三是在经济运行机制上把计划与市场  相似文献   
8.
个人的认识活动有对物质、对他人、对“我”自已的认识三种,它们区分出了两种认识方法,得出了两种人的 本质:在“自外向内”的认识中得到他人的本质,在“自内向外”的认识中得到“我”的本质。人格就是后一种自觉。  相似文献   
9.
在对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过程中,不确定法律概念是划分司法权与行政权边界的重要标准。本文从与行政裁量的比较出发对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内涵进行了分析,以德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脉络为框架描绘了不确定法律概念从萌芽、确立及发展的路径,最后探讨了司法权对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审查强度,着重论述了判断余地理论的理论依据、适用空间和审查标准。  相似文献   
10.
探寻民主与宪政的关系是学界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也是当代中国政治法律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成果,笔者认为,民主与宪政之间的张力关系以及主张两者的结合是学界探讨此问题的普遍共识和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