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佛教徒占国内人数近90%的泰国,南传上座部佛教抛开以往"出世修行"的精神,开始"入世修行",积极参与泰国的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泰国国内大小政党林立,政党之间党员频繁变换,各种政治力量相互斗争排斥,加之宗教因素的影响,使得泰国民主制度建设变得异常艰难。泰国佛教与政治的互动关系可以简单分为两个阶段:被动融入期和积极融入期。在这两种时期内,泰国宗教始终以显性影响模式和隐性影响模式对政党构建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军队在泰国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自1932年泰国政体改变之后 ,泰国的政治发展史是一部军事政变和军人政权统治的历史 ,其军队动辄就发动军事政变夺取政权、干预政治。1973年10月青年学生的抗议活动是泰国政治自由化与民主化的开端。它反映了学生与民众对军事独裁统治已经忍无可忍。“10·14事件”标志着泰国政治由军人专制统治向议会民主制转变的开始。1992年5月“五月风暴事件”使素金达政府被迫下台 ,反映了泰国人民反对军人干政、实行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 ,开启了泰国民主化的新阶段 ,使军事势力从此脱离政治 ,返回它传统的职能 ,而且为资产阶级民主建立了比以往任何…  相似文献   

3.
孔建勋 《东南亚》2010,(2):8-14
本文从阶层分析的角度,利用泰国公众价值观调查(WVS)数据,通过统计建模来分析当前泰国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中产阶层)的政治表达和政党倾向,并与劳工(农民)阶层进行比较。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了政治表达方面的社会分层状况,即中产阶层比其他阶层更热衷于参与政治;在党派倾向方面,自我认同的社会中上层明显偏向于民主党,但客观的中产阶层在民主党和他信派政党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差别;研究还发现选民的党派倾向尤其强烈,缺乏妥协和包容的民主素养,泰国的政党政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4.
泰国的政权、反对派和民主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2年,当泰国从1997年年中发生的经济危机中恢复过来时,它的政治状况似乎已取得了显著的好转。泰国的当选总理是在议会中占有多数席位的新政党泰爱泰党的领袖。他的政党根据1997年的宪法而获选,该宪法是在1992年5月的血腥事件之后广泛征求了公众的意见而制订的。尽管他信(Thaksin Shinawatra)总理及其政府有时也容不得人们的批评,而且似乎倾向于一种比较专制的民主政体,但这并不能阻碍过去20年的历史进程。 让我们回顾80年代末,当时泰国的政治和经济前景也显得很好,尽管在80年代中期出现了经济衰退和在1981年、1985年发生了两次未遂军事政变。那时的经济急剧上升,增长  相似文献   

5.
2月6日泰国举行大选,总理他信·西那瓦领导的“泰国人爱泰国人党”(RTR,简称“泰爱泰党”)获得众议院500个席位中的377席,成为泰国自1932年实行君主立宪制以来第一个占有绝对多数议会席位的政党。3月9日,他信在新一届国会下院中当选为泰国第24任内阁总理,成为泰国历史上首位蝉联的民选总理。3月11日,泰爱泰党单独组阁,再次改写泰国70多年多党联合执政的政治历史。这对于泰国的团结统一、经济开放和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却被少数泰国和西方国家的传媒形容为泰国“政治民主的倒退”。实际上,在过去四年中,他信也因为施政中频频失误而不时…  相似文献   

6.
刘舒  薛忠义 《东北亚论坛》2013,(1):71-78,129
政党与民众的政治沟通是衡量一个国家政党政治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探索东亚政党与民众的政治沟通,有助于我们了解东亚政党政治的运行过程和发展规律。韩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党与民众的政治沟通模式虽各具特色,但其基本涵盖了东亚政党与民众沟通的主要模式,从政治沟通的整个过程来看,也有一定的规律和经验可循。如充分发挥政党的能动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沟通方式、积极主动地拓宽沟通的渠道等。借鉴东亚政党与民众沟通的经验对于完善我国执政党与民众的政治沟通模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90年代泰国的政权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本期为泰国问题专号,专门翻译并刊载英国新英格兰大学亚洲语言与社会基金会主席、默多克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凯文·休伊森博士主编,英国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Routledge)于2001年出版的名著《泰国的政治变化:民主与参与》,并已获得该书著作权人凯文·休伊森博士的授权。该书的各章分别由不同作者撰写,主要论及泰国在20世纪末的政治变化情况,特别是关于泰国政权和民主发展的变化模式,对泰国的政治生活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极力接近政权的新势力中心”的论述。本书是研究泰国政治变化性质与模式的有用工具,它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泰国的政治状况,而且有助于人们研究其它一些受到类似经济与社会变化困扰的社会的政治状况。本书另有四章将在下期续载。  相似文献   

8.
翻开泰国现代史,我们可以看到,自1932年“6·24”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后,在60多年的时间里,曾举行过17次全国大选,发生了23次军事政变,组织了55届政府。这种复杂多变的政治历史,使得泰国政党的发展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艰难道路。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影响泰国当代政治的力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我们只要大致看一下泰国的政治形势,就会发现新势力中心正为不断接近政权而展开竞争。虽然军政官僚、政党、议会的权力越来越大,但这些力量在发展中的市民社会中,已不得不对一些新兴力量作出让步。新兴力量中最重要的是大众传媒。有人认为现在媒体的威力是空前的,这一看法可能的确是有道理的。这些新兴力量虽然可能还不具备有人提出的“组建或瓦解政府”的实力(《经济学家》1996,2月24日),但是在泰国的一些重大政治决策上,媒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从去年7月泰国因货币贬值而引发金融危机以来,泰国经济的发展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泰国是东南亚地区最早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其经济形势发展,已经和将继续对东南亚其它国家产生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泰国的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作进一步了解和分析.一.泰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及特点泰国金融危机发生至今已半年多.其间,由差瓦立领导的联合政府在金融危机中下台,去年11月,川·立派领导的民主党与其它6个政党联合,组成了新政府.到今年3月,新政府执政已4个月.4个月来,泰国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对付金融危机的对策措施,同时,国际社会也向泰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泰国摆脱困境,因而,泰国经济形势正出现一些新的变化.1.泰币币值开始逐步回升去年7月2日,在国际金融市场抛售泰铢和外国投资者大量撤资的压力下,泰国政府宣布放弃泰铢同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政策,实行泰铢自由浮动体制.泰铢当天跌幅即达16%,此后,泰铢币值节节下跌.到今年1月中旬,泰铢与美元汇价达到56.9铢兑1美元,达到历史最低点.但是,2月以来,泰铢呈现上涨态势,到2月下旬,泰铢与美元的汇价升到43铢兑1美元.进入3月后,泰铢继续上扬,特别是在泰国总理率政府代表团访问美国回来  相似文献   

11.
任一雄 《东南亚》2001,(3):13-19
沙立是在 195 8年 10月通过改变上台的。在此之前 ,从 1932年起 ,泰国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体 ,宪法、政党、选举、议会等西式民主机制也随之出现在泰国 ,到沙立政变上台 ,泰国已经有了 2 5年民主政治尝试的历史。在这 2 5年民主尝试的历史中 ,沙立本人几乎是从头至尾的参与者。他从校级军官时起就成为披汶的重要支持者 ,194 7年第一次参与政变 ,政变的首领为屏·春哈旺中将 (查猜·春哈旺之父 )他当时已晋升少将。 195 2年任上将陆军副总司令 ,195 4年升任陆军司令兼国防部长。众所周知 ,在泰国 ,陆军司令从来都是事实上的最有实权的人物 ,这…  相似文献   

12.
泰国:2008~2009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街头政治乱象不断 过去的2008年对泰国而言是极其不寻常的一年.有媒体甚至用川剧的"变脸"来形容这个被誉为"微笑国度"的政治局势.泰国政坛在2008年呈现给世人一幕幕惊人的画面,三度更替政权,政局动荡成为本年度的主题.长达半年多的大规模街头抗议活动,连续两任总理被宪法法院裁决下台,乃至抗议者封堵泰国两大机场,导致数10万外国人滞留机场,泰国的空中通道陷入瘫痪.泰国的政治乱象不断.  相似文献   

13.
主要观点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拉美一些国家的传统政党或衰落,或力量下降,一些新的政党和政治力量异军突起,许多国家的传统政党体系发生了变化.无论是传统政党制度的崩溃、政党制度的重建、国家权力机构之间的冲突,还是民众对现存政治体制的不满或政府面临的可治理性危机,都加剧了拉美国家政治的动荡,一些拉美国家的政治制度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政党政治去意识形态化的趋势、新媒体在选举政治中的广泛应用、利益集团强大的游说压力、网络化社会的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关系的交织态势、政党体制的惯性掣肘和僵化,欧美政党在“体系-过程-政策”3个层次上传统和固有的政治功能包括政治系统的维持和适应——政治社会化功能、政治沟通和政治募员功能,要求和支持的输入——利益表达和利益积聚功能,政策的生产和输出——政策制定和政策实施功能,①出现集体失灵和弱化现象.尽管欧美政党被迫进行自我调试,但仍无法避免局部失调或政治困境.究其根源,则是欧美国家普遍将民主政治有限界定和狭隘理解为政党竞争性选举政治,从而忽视了民主本意“人民统治”在民主政治全过程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2010年泰国政治、经济、社会与外交关系发展,并展望该国2011年政治经济发展态势.2011年,泰国有望举行大选,经济上预计小幅增长.  相似文献   

16.
2014年5月22日,泰国军队宣布政变,结束了持续半年多的泰国政治危机.泰国自开启宪政民主以来的几十年里,数次通过军人政变结束政治危机和社会乱象,这不能不说是泰国民主政治的悲哀.泰国的政治历史证明,模仿西方民主或是长期军人独裁的老路都是行不通的,今后的出路何在?笔者认为,或许是在权威主义民主制度下,有一个具有国家现代化发展导向的强势权威政府,把国家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坚持国家利益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高于党派利益,经过多年努力,逐步实现国家治理的治本目标.  相似文献   

17.
西方学者在界定民主巩固内涵时主要存在3种路径:政治制度路径、民主文化路径和多元综合路径。政治制度路径的理论家强调政党的作用,民主文化路径的理论家强调公民社会的作用,而多元综合路径则试图在两者之间折衷。1997年泰国宪法及之后的泰爱泰党的兴起为泰国第二波民主化之后的民主巩固创造了条件。然而,泰爱泰党并没有专心于群众型政党的建设,而跨越式地去学习全方位政党、卡特尔政党和商业公司型政党的经验和特征。这一学习模式在促使泰爱泰党迅速崛起的同时,也埋下之后在喧嚣中退场的隐患。泰爱泰党的政党学习实践反映出后发国家的一种学习困境,也揭示了政党模式的次序变迁与民主巩固之间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8.
泰国旅华客源市场的发展机遇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中国与泰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两国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旅游领域的交流进入到高速增长时期.对泰国旅华市场进行分析研究对指导我国更好地开发泰国旅华市场,促进我国入境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华人经济活动的沿革和当地政府对其态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主义、政治和历史所产生的一些经济结果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东南亚国家对华族和华人企业的态度以及华人经济活动及其企业势力是如何达到目前这样的重要性和普遍性的,就必须记住下列几个基本因素:(1)一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获得独立的国家的民族主义情绪;(2)东南亚国家的新兴政界上层人物对中国和华族的看法;(3)东南亚各国华族社会在经济上所起作用的发展史;(4)华族对那些针对他们的限制性政策的反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民族主义和政策除了泰国以外,所有的东南亚国家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取得独立的,这些新独立国家最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它们的独立及其决定自身政治、经济前途的权力。这种  相似文献   

20.
泰国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政治文化对政治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代性的政治文化有利于政治的发展,而那些守旧的政治文化,则有碍于政治的发展。"文化是制度之母",本文以泰国为例,探究泰国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之间的互动作用,分析泰国文化何以有碍其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