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流"与"华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韩国的“酷龙组合”,以《摆脱城市》这种无论在内容还是演唱风格上,令中国青年耳目一新的韩国流行音乐,成功敲开了北京文化市场的大门。尔后,HOT、神话、天使等组合相继来到北京,伴随着这股韩国流行音乐热,韩国电视剧、韩国的电影也开始抢滩中国。电视剧《天桥风云》、《爱情是什么》等纷纷在中国的电视台播出;2000年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韩国电影及学术会议、2001年10月中国电影资料馆等单位在北京、成都、上海举办的《韩国电影回顾展》……这种大规模的涌入,被中国媒体称之为“韩流”。  相似文献   

2.
"韩流"文化盛行于中国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韩流”这个名词在中国几乎是无人不晓,“韩流”作为一种外来的流行文化在中国有很多的“funs”,乃至有了“哈韩族”群体。进入中国的“韩流”文化产品门类众多:电子游戏、电影电视剧、歌曲舞蹈、文学作品、绘画,以及衍生的韩国服装、饮食、体育休闲、旅游等产业。这  相似文献   

3.
不知不觉间,中国人对近邻韩国的兴趣,近几年显著增长了起来。韩国影视、韩式美容、韩国烧烤和泡菜等等事物交织在一起,形成为一股“韩流”,在中国成为“流行”的代名词。问问中国的年轻人,有多少人不知道裴勇俊、李英爱,有多少人没留心过《大长今》?“韩流”在中国的兴起似乎又  相似文献   

4.
一“韩流”在中国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一路升温的韩国大众文化,如今不仅在中国大陆,在中国的港澳地区、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也遍地开花,呈现出“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势头。 所谓“韩流”,在中国是指韩国文化潮流的传播,这个词最早出现并使用于中国的媒体。韩流发轫于韩国的电视连续剧。韩流刮进中国是从1997年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每星期播放一次的《爱情是什么》开始的,当时创下了4.3%的外国  相似文献   

5.
随着"韩流"在东亚地区的风行,许多韩国学者开始致力于破解韩流的秘密和韩流文化的"基因",很多研究主要从以韩国为中心的民族主义立场上分析韩流现象。但本文主要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文化流变出发,探讨中国的韩流消费者如何主动地重构韩流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华文化与"韩流"对话--记第六次中韩文化论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4年 10月 16日至 17日 ,以中华文化与“韩流”为主题的“第六次中韩文化论坛”在风景秀丽的韩国江陵市雪岳山举行。此次论坛是由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主办 ,由中国驻韩国使馆、韩国学术振兴财团、济州大学、社团法人韩中文化协力研究院共同协办并由韩国中国语言文化研究会负责组织召开的。华东师范大学钱谷融教授和《当代韩国》季刊顾问、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会长李充阳教授等来自中韩两国的 8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开幕式上 ,韩国中国语言文化研究会洪淳孝会长、中国驻韩国使馆教育参赞安玉详代表李滨大使先后致辞。他们一致…  相似文献   

7.
柳承烨  金源坤 《当代韩国》2009,(2):48-52,47
本文首先对“韩流”这一概念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韩剧在中国和日本的流行状况,并就上述地区韩剧关注度逐渐下降的现象,提出了激活“韩流”的几项政策方案。作者指出,“韩流”现象并不只是昙花一现,希望本文能对推广韩国文化及韩国文化沟通交流机构的建立有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在持续推广“韩流”的同时,能够促进东南亚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中国和韩国分别掀起韩流和汉风热。今后韩国和中国的广播公司也应该一如既往地主动共享各种信息,并引领这种氛围”。 6月5日由韩国言论财团邀请来韩访问的中国中央电视台赵化勇台长在7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强调了增进韩中之间友谊和循序渐进的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华文圈内的韩国大众文化热潮 最近,通过韩国等有关国家的各种传媒,在以中国大陆为主(包括香港、台湾)的华文圈以及东南亚等地(包括越南),掀起了韩国大众文化的热潮,颇为引人注目,在华文圈内被称为"韩流".以中国为例,在北京数次举办了韩国歌星的演唱会,香港的凤凰卫视播出的韩国电视剧也深受欢迎.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当代韩国》编辑部和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韩国女性政治联盟、韩国女性经营总联合会主办,韩国国际交流财团、中国妇女部资助的“中韩妇女发展论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来自中韩两国的40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詹小洪教授的新作《韩流汉风》给读者展现的是:第一,作者掌握的大量的素材。詹小洪先生2003年乘赴韩讲学的机会,涉猎大量的文献,不仅利用统计数据、韩国报刊,而且充分利用与韩国各类人士的交往,获得信息。笔者十分佩服作者这种敏锐的观察和调研能力。我曾有幸先睹了詹先生的《旅韩日记》,作者挖掘信息和日积月累的能力,令我望尘莫及。如今,大家可以透过《韩流汉风》再度领略韩国这个万花筒中折射的奇异图像。第二,作者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韩国整个国家的变迁状况。《韩流汉风》不是一部严肃刻板的经济学鸿篇巨制,它的内容浅显易懂,涉及中韩关系…  相似文献   

12.
"韩流"和"汉潮"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泓 《当代韩国》2002,(3):88-89
2002年是中韩建交十周年,也是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在这个重要时刻,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和韩国放送学会于2002年7月8~9日在上海共同举办了“韩流”和“汉潮”学术研讨会。来自中韩两国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共50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开幕式由复旦大学前副校长庄锡昌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3.
韩国文化产业实况与发展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 韩国文化遗产的现状目前 ,韩国文化产业以电影、联机游戏、移动通信产业为中心持续发展。并且在动画、广播、音乐、漫画产业领域的增长也颇具潜力。韩国电视剧、音乐、电影、游戏等在中国、台湾、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也获得好评 ,这一点也说明了韩国文化产业具有发展潜力。另外 ,最近在世界市场上正在形成的不同于日本漫画的韩国漫画品牌也说明了韩国文化产业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在 2 0 0 3年 ,《五岁庵》、《美丽的日子》、《乐土》等动画作品的出现 ,虽然未能获得很高的收益 ,却使创作动画片成为可能。然而 ,由于韩国经济的长期低…  相似文献   

14.
韩国电视剧本《爱上女主播》中译本由中央编译出版社于2002年1月出版。该剧(朴志贤著,尹晨伊译,中文译名为《夏娃的诱惑》)风靡中国,特别是被“哈韩族”所喜爱。  相似文献   

15.
2007年恰逢中韩建交15周年,又是“中韩交流年”。新年的第一天,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韩国总统卢武铉互致贺电,热烈祝贺“中韩交流年”正式开始。建交15年来,中韩关系发展迅速,在中国是“韩流”滚滚,在韩国也是“汉风”劲吹。“中韩交流年”将成为2007年两国人民生活中的大事,中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关注现实社会中的家庭变化,主要研究了东亚社会中的韩国、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这四个社会中电视剧是如何对家庭和家庭关系进行再现的。该研究的研究范围如下:首先是对电视剧中再现的家庭结构和状态进行分析;其次集中研究家庭关系;最后将关注点放在了电视剧中再现的个体性问题上。通过研究可知,从家庭自身的中心性层面来看,韩国最为明显,而日本并不是从基础的家庭关系,而是从新的基础上提出了问题。中国不同于日本和韩国,家庭是以夫妇为中心的核心家庭结构。同在中华文化圈的台湾地区则在乡土剧这一类型里,主要是强大的家长式权威下的两代为中心的家庭。  相似文献   

17.
一"韩流"在中国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一路升温的韩国大众文化,如今不仅在中国大陆,在中国的港澳地区、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也遍地开花,呈现出"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势头.  相似文献   

18.
韩流在中国的传播,除了众所周知的中韩两国文化上的亲近性、韩流是韩国国家层面主导的文化输出模式、明星效应等原因外,韩流及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部原动力是赋予韩流以强大竞争力的根本原因。韩流在中国的曲线型的传播和中韩关系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互动关系。韩流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一方面反映了中韩政治和经贸关系的密切联系,而"反韩流"现象不仅仅是中韩两国意识形态领域冲突的结果,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双方经济利益和国家"软实力"的竞争,即中韩两国在文化产业领域存在竞争关系,这也成为妨碍限韩流传播发展的重要因素。韩流现象所折射的中韩关系的变化,说明未来中韩战略伙伴关系的深化仍然面临着需要克服的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姜燕 《当代韩国》2001,(4):85-89
韩国文学评论家金炳翼说:“朴景利的《土地》属民族文学范畴,是鸿篇巨制,就其篇幅和文学成就而言,不消说是首屈一指的。”评论界认为,《土地》作为最有影响的韩国当代文学作品,就作品的设定时空及历史背景的方式而言,是小说史上的一次空前的创作改革。这部深受欢迎的长篇力作被认为是再现了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时期的一部朝鲜民族的耻辱历史。在创作思想上,它是承袭了儒家美学思想“里仁为美”的成功之作。前  相似文献   

20.
一 最初的介绍鲁迅 (1881~ 1936 )最早是于何时被介绍到韩国的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最早把鲁迅介绍到韩国的是梁白华 (1889~ 194 4)。 192 0年梁白华把日本人青木正儿 (1887~ 196 4)的评论“以胡适为中心的中国文学革命”① 译成了韩文 ,连载于《开辟》第5~ 8号 (192 0 11~ 192 1 2 )上 ,该文对刊载于1917年中国《新青年》杂志上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进行了详细说明 ,并列举了文学革命运动后一些重要的中国作家。有关鲁迅的内容是这样的 :“鲁迅是很有前途的作家 ,他的《狂人日记》所描绘的狂人的恐怖和幻觉 ,已经达到了目前为止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