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李末 《法国研究》2001,(1):177-188
法国 1 9世纪末的诗人洛特雷阿蒙 ( Lautr amont)一生中的完整作品只有一首散文诗《马尔多罗之歌》1,且英年早逝 ,湮没无闻 ;直到 2 0世纪超现实主义运动兴起时 ,那些诗歌改革者们才将他抬出来奉为超现实主义文学之鼻祖。法国当代文艺评论家让·皮埃尔·理查曾提出一种微观阅读 ( Microlecture)的方法 2 ,即针对文本中某一个场景、意象乃至一个词等进行分析。本文将就洛特雷阿蒙诗中的“马尔多罗”这一谐音现象进行微观阅读式的探讨 ,期望能从一个细小的论题中看到一片较广阔的天地。1.第三度能指大凡研究过法国文学史或者接触过洛特雷阿蒙…  相似文献   

2.
曾朴不仅是晚清知名小说家,也是近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文学翻译家。1912年辛亥革命后,曾朴从法语翻译了雨果的名作《九十三年》,并将其题为“法国革命外史”,刊载于《时报》。曾朴于此时翻译《九十三年》,虽然明显地包含着应合中国革命时局的动机,但作品高扬人性的主题却超越了单纯的政治革命,表达了“诗人”的革命理想。译者曾朴的“诗人”身份以及他对作品的细致解读又使他进一步阐发了作品“不失其赤子之心”的人道主题,因此使这部小说在当时显示出一种“不合时宜”的思考革命的理路。  相似文献   

3.
王佳 《法国研究》2006,(2):80-82
“打开洛特雷阿蒙,整个文学便像一把雨伞般翻转过来,合上他,一切又立即恢复正常。”二十世纪法国著名诗人弗兰西斯·蓬热在评价洛特雷阿蒙时这样说道。洛特雷阿蒙(1846―1870原名依奇多尔·迪卡斯)的惟一一部文学作品《马尔多罗之歌》以惊人的破坏力对文学进行了颠覆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简述了“法语世界”这一概念的起源与发展过程,认为“法语世界”首先是一个文化概念而非曾一度有过的政治概念。所谓“法语文化”也将像戴高乐内阁文化部长、法国著名作家和学者安德烈·马尔罗认为的那样,逐步地被“人类博爱”文化所涵盖。  相似文献   

5.
“商务法语”是我国高校法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传统课程,而对于日后将在中法两国经贸科技合作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的学生来说,这门课程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法国信息广播台(France Info)经济类日播节目《这是我的工作》(C’est mon boulot)运用于商务法语教学的可行性。文章首先分析了中法工程师学院学生的特殊需求,指出传统商务法语教材的局限性,然后介绍这档经济类法语广播节目的特色与优势,最后展示了把节目运用于商务法语教学的具体尝试。  相似文献   

6.
歌德声称自己没有正式学习过法语,这是个谎言。歌德的谎言源于法国人对其法语的指责。表面上歌德承认自己的法语不够好,法语的难点是法语语法,其实歌德的内心并不真正认同他法语不好的说法,也许歌德想告诉我们的是,法国人对他的法语太苛责了。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的法语教学与研究中,人们往往注重笔语而忽视口语,或者把笔语与口语混为一谈。其实笔语与口语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口语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最真实、最生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著名的语言学家索绪尔(F.deSaussure)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曾指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语言的所有的表现形式”。因此,法语口语在法语教学与研究中应占有一席之地。笔者在本文中试分析法语口语的主要特点,以引起广大法语工作者的关注与兴趣。法语口语本身也有多种形式。有些如演讲或外交会谈中用的口语比较高雅,与笔语形式相似。因此…  相似文献   

8.
《法国研究》2000,(1):1-2
今天,值此特殊时刻,诸位汇聚一堂,出席给武汉大学法语教师─—熊剑秋女士授勋的仪式。1808年,创建了帝国大学的拿破仑一世设立了“法国教育一级勋章”,专门用来表彰对教育事业做出特殊贡献的人士。法国教育一级勋章通常授予法国教育部门的成员,同时也授予在法国文化、科学、艺术传播方面功不可没的外国友人。我上任不久,在座各位都十分熟识的塞洛斯女士便促请我向法国国民教育、研究与技术部提议授予熊剑秋女士法国教育一级勋章。我采纳了塞洛斯女士的建议,并共同为授勋作了必要的工作。熊剑秋女士,三十多年来,您为中国,尤其…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产物。①语言依附社会而存在和发展,一个民族的语言必然反映这个民族的社会特征。魁北克作家、拉瓦尔大学著名教授弗尔南·迪蒙(FernandDumont)便称魁北克法语为“我们的生存”。全世界39个法语国家和地区的法语各有特色,而魁北克和法国远隔重洋,其地理条件、历史遭遇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环境与法国不同,所以魁北克法语与法国本土法语存在明显的差别。法国神父沙勒瓦(Charfevoix)曾为法语在加拿大的境遇发表过一番感慨:“加拿大人,换句话说加①见《MaxismeetLinguistique》,第12页。拿大…  相似文献   

10.
吴桐 《法国研究》2009,(3):95-100
“性”作为名词的语法范畴,是法语学习的难点。类型语言学的深入研究一方面发现“性”也存在于其它语族的语言中,同时也对“性”做出了更加深入的分析:语义基础、词形基础和无理据基础。法语的词性属于第三类。证据既来自现代印欧语,包括法语,也来自词性从古印欧语到拉丁语再到现代法语的演变。在教学中,传统的词性记忆法是以正字法为基础的词形做依据,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语音或许是词性记忆的更好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法国学生的偏误入手,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汉法语里并列连词“和/et”的语义关系进行了比较,初步探讨了“和/et”在语法意义、语法功能、连接功能等方面的异同,并以《小王子》中“和/et”使用频率、使用范围等用法方面的异同作为佐证。最后对英、西、德、泰、越语中与“和/et”对应的词作了简要对比,揭示其类型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去年,一位法国朋友向我推荐了皮埃尔·米盖尔编写的《法国史》。可惜。当时我的法语功底甚薄,只能勉强弄懂文字的含义,无从领略其中的妙处。值得庆幸的是,最近我买到了此书的中译本。正如张芝联先生在此书《译者说明》一文所说,米盖尔的《法国史》“读来颇觉新颖爽朗,有强烈的现实感”。我自己也觉得受益匪浅,禁不住要把它介绍给对法国史感兴趣的朋友们。皮埃尔·米盖尔(Pierre Miquel)生于1930年,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曾获法国  相似文献   

13.
“明澈之路汇集在我的身上”。——《无知者》“对于自我的执着,增加生命的不透明”。——《播种期》在十九世纪末,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如此表述他的愿望,“愿把世界写成一本美丽的书”。无疑,马拉美对于唯一的、大写的、完美的书的绝对追求影响了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无数诗人,寻求以纯粹的语词切近理念的世界,无限探索语言之局限,直至走入“纯诗”的绝境。在二战后开始创作的一代法国诗人,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在西方文明的废墟之上,认为要“从一本书走向世界”。菲利普·雅各泰(Philippe Jaccottet,1925-)正是这一代诗人中卓越的一位,在…  相似文献   

14.
郎贝西被誉为比利时“当今最著名、最有影响和读者最多的法语诗人之一”,他以其独特的诗风和精湛的诗艺在法语诗坛独竖一帜。维尔内·郎贝西(Werner Lambersy)1941年生于比利时的安特卫普,一岁时随母亲移居首  相似文献   

15.
法国在拉美的三个海外省(居民80万)都使用两种语言:克里奥尔语和法语,所谓克里奥尔语,便是其词汇大部为法语,但句法与语法却不同于法语的混成语,当年黑奴从非洲各地被贩来,在殖民者的统治下,缺少共同的交流工具,便创出一种洋泾浜的法语来庆付日常的需要,他们没有受过教育,无法对语言结构进行抽象,只好将法语词汇胡堆乱砌,或干脆将其套进自家土语的句型。随着一代代黑奴的需要,洋泾浜法语词汇大增,各类句型趋向定型,逐步演变成今天的具有自身句法的语法规则的克里奥尔语。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克里奥尔语完全是一门独立于法语的语言,可是直到今天为止,它在法国外省的教育体系和大众传播中仍无地位可言。  相似文献   

16.
王助 《法国研究》2009,(1):35-41
最近几年,法国海外领地的政体经历了很大变化。法国波利尼西亚和新咯里多尼亚成为“共和国内的海外属国”。这些海外领地享有相当大的自主权,以至于新咯里多尼亚甚至可以通过全民公决宣称独立。另一方面,魁北克作为加拿大惟一的法语省份,在2006年被加拿大众议院承认为一个“统一加拿大内的民族”。在本文中,我们将比较和分析两个地区的异同点,分析它们的独立走向。  相似文献   

17.
苦涩的爱──诗人科比埃尔周家树科比埃尔(Corbiere,1845—1875)这位法国象征派的诗人,其短暂的一生给后世留下了一部不朽的诗集,即《苦涩的爱》。该集问世八年后被魏尔仑发现,受到了他的青睐。这部集子也深深影响了20世纪的一些法国诗人。科比埃...  相似文献   

18.
法语新正字法改革于2016年9月1日正式实施,时隔26年,1990年修正的法国新正字法终于被官方认可。但学界及民众对此争议很大。本文将简单回顾法语正字法历史,并结合相关研究数据,理性客观地分析新的拼写方式。随着法国适龄学童逐步采用新正字法学习母语,境外的法语学习和教学也势必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笔者在文章最后提出几点中国法语教学对此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教师在新正字法传播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应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正字法历史和词源知识,潜移默化过渡到新正字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阐释“体”和“时”的概念及其关系、“体”及“动词的体”的分类开始,主要对汉、法语完成体和瞬间体动词的过去进行体和持续体表达及其意义确定进行探讨性分析和对比研究,并对汉语完成体动词无进行体表述的理论诠释提出个人看法。另外,文中也对语义体和语法体及其关系和意义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研究。最后对法语完成体动词在过去进行体表达中所使用的主要时态未完成过去时的“体”意义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20.
英语"入侵"与法国的语言保护政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17世纪后半叶到18世纪末,法语在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当时的欧洲,法文的确成了文化交流和宣传启蒙思想最适用的语言.无论在沙龙中,在科学院中,还是在宫廷里,人们都以说法语为荣."①法国的国力和国王路易十四的显赫地位使欧洲各国的君主都乐于与操法语的人进行合作.在各种会议上,往往是法语讲得最好的人扮演主要角色.哪怕是对法国人没有好感的人,为了研究共同对付法国,也不得不学习法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