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刘昱辰 《欧洲研究》2020,38(1):132-158
本文聚焦当代欧洲劳动力市场的"灵活保障"模式,首先概述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的理论,然后梳理和比较荷兰、德国、法国三国近几十年来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改革的政策实践,进而分析"灵活保障"模式在不同国家的适用性及其差异原因。本文研究发现,欧洲"灵活保障"模式在各国劳动力市场的应用并不总能取得同等效用,相同政策模式在不同社会协商类型和政治文化背景的国家中呈现截然不同的改革效果。欧洲一体化在社会层面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变德国所面临的高失业率等困境,社民党和绿党联合执政时期推出了《2010改革议程》一揽子改革计划,这其中包括了针对劳动力市场实施的“哈茨改革”。本文首先从历史纵向上分析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发展,然后以“第三条道路”理论为依托,指出哈茨改革带来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范式变迁,即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已经从积极型转向了激励型,这种转向不只是体现在政策目标上,而且也落实在具体政策措施上。本文最后论述了由基民盟/基社盟与社民党组成的大联合政府期间以及由基民盟/基社盟与自民党组成的新联合政府对哈茨改革的部分修正。  相似文献   

3.
杨解朴 《欧洲研究》2015,(1):49-63,6
"灵活保障"被视为分析现代劳动力市场政策的一种新范式,也被用来指代在灵活性与保障性之间争取一个更好的平衡而采取的政策。本文从灵活保障的理论视角剖析了德国历任政府在提高灵活性与加强保障性方面进行劳动力市场改革的基本路径,并探讨了实施改革的契机、制度优势及政策窗口,进而总结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所面临的问题,最后对德国劳动力市场改革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田德文 《欧洲研究》2015,(1):35-48,6
本文系统分析了1980年代以来的英国劳动力市场改革进程,指出撒切尔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放弃福利国家的充分就业目标,转而通过劳动力市场改革"促进就业",这是英国战后福利国家制度的重大变化。布莱尔工党政府执政期间,通过"第三条道路"的改革对上述变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纠偏,但并未改变英国劳动力市场改革的方向。此后,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联合政府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工党的劳动力市场改革进行了某些制度调整,主要目的是提高效率,而非改变方向。文章认为,英国劳动力市场改革的动因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社会观念的变化,并非完全是政治推动的结果,改革之所以能够持续进行,根源在于顺应了这些结构性变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欧盟内部长期存在"中心—边缘"结构,位于(半)边缘的意大利和希腊在民粹主义冲击下,面临融入或背离欧盟主流的抉择。近年来,两国在经济、政治、社会三个维度的边缘化加剧,刺激了国内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民粹政党的主张背离欧盟主流,在执政后要求调整对外关系。本文分析了意大利和希腊民粹主义政党执政时期的对外政策,发现两国均要求在欧元区经济政策和共同安全与外交政策、难民政策上与欧盟重新协商。在双边关系上,两国与德国、法国也出现摩擦,试图联合其他成员国制衡法德轴心。同时,意大利和希腊顶住欧盟压力加强了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民粹主义政党本身的偏好是上述对外政策调整的主要动因,但相应政策的执行和实际效果仍受到国内政治和国际体系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卡特尔政党模式是西方政党类型学研究的突出成果,其显著特点是政党与国家的结合以及政党之间的频繁联盟。因此,卡特尔政党最大的理论贡献在于对政党作为治理工具特性的强化,以及对传统西方以"选举竞争"为基础政党理论的颠覆。从组织结构、社会基础、财政资助和政党竞争等四个维度出发,卡特尔政党模式显然已经在德国兴起。本文认为,选民代际更替和新社会运动对政党功能的部分替代是德国政党卡特尔化的结构性原因;主要政党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结盟而非竞争的方式进行运作则是行动者因素;德国国内治理问题、外部环境压力以及政治文化的改变也是影响德国政党卡特尔化的情境因素。  相似文献   

7.
夏晓文 《德国研究》2005,20(4):39-43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德国的劳动力市场面临新的挑战,资本外流导致国内就业机会减少以及廉价劳动力的涌入都给德国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本文试图分析德国近年来劳动力市场的情况及德国各党派的就业政策改革方案,并对改革的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改革的背景,介绍了"哈茨改革"的主要内容,并从是否兼顾了社会保险水平和市场效率的角度对改革的绩效进行了评估,提出并讨论了引入"负所得税"的办法来对德国劳动力市场进行进一步改革的可行性。文章认为,劳动力市场改革的成功,需要兼顾失业保险和就业激励并获取政治支持,而哈茨改革仅仅是向这个方向迈进的一小步而已。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分析了德国东部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两德统一后,联邦德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个特殊的处境,即它要同时去对付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和东方经济体制转型国家的双重问题,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从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看,要在原民主德国社会经济体制转轨的同时,建立起劳动力市场,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互动进一步加强,而政党政治则堪称两者之间的"枢轴"。双层博弈理论认为,政党之间以及政党与国际环境的互动,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而对外政策也会影响一国政党间的互动与博弈。印尼和美国之间的自由港公司问题是印尼多年来面临的一个棘手而重大的对外政策议题,佐科及其政党联盟则借重自由港公司问题,利用政党政治的运作和影响,将"朝小野大"扭转成"朝大野小",最终顺利实现连任。在第二个任期内,如何维护政府权力以落实重大改革措施,又不至于让权力过于集中,威胁印尼国家政治稳定的基础,是佐科及其执政联盟必须高度重视并谨慎处理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德国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在合作联邦主义国家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通过传承传统思想资源、完善法律制度、开展民间环境运动、实现政党绿色转型、强化企业社会责任、重构社会整合,依靠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相互合作与互动而形成的。2002年以来推出的《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进展报告,对于德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政策转向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当今世界的绿色经济、绿色增长或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李乐曾 《德国研究》2010,25(4):4-11
本文以冷战后德国国内有关其国际角色定位的争论为引导,分析德国左翼政党在国外进行军事部署问题上立场的变化,进而以联邦国防军部署阿富汗为例阐明德国新安全政策的特点,最后结合"文明国家"角色行为和德国的外交政治文化对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德国各主要政党对于欧洲一体化的总体设想、欧洲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欧盟的机构改革、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欧洲经货联盟等重大问题的立场和策略重点。  相似文献   

14.
自左翼党在最近几次州议会选举中获胜以来,德国政党体制面临向五党制发展的持久性变革。本文首先基于分歧理论和政党竞争理论阐释新的左翼党在全德国范围内取得成功的原因,然后借助萨托利提出的判断政党重要性的标准和几种联合执政理论来分析左翼党的成功对于已有的地位稳固的政党、未来的政党竞争以及州和联邦层面政府组阁过程这三方面的影响。文章指出,左翼党由于其要挟潜力应被视作重要的政党,受其影响最大的是社民党,它必须选择是保持其适度中间偏左的定位,还是在与左翼党的竞争中重回左倾路线。而联合执政理论分析表明,社民党对待左翼党的态度对它将来能否有机会问鼎总理宝座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伍慧萍 《德国研究》2008,23(1):12-19
德国政党体制正在发生深远变革,铁杆选民对政党的传统归属感下降。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政党纷纷调整战略,政治主张更多是围绕当下具体的政策领域而非传统的政治理念,政治主张有交叉和部分趋同趋势,政党间政治结盟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增大。  相似文献   

16.
戴启秀 《德国研究》2005,20(4):35-38
德国两大政党组成的大联合政府,使德国走出了政治困境,但并没有走出改革困境.目前面临的高失业率、低增长率和财政赤字是两大政党共同关心的首要问题.德国近年来的改革尝试也再现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内政改革的局限性.本文试图从经济全球化所致的三方面挑战论述德国改革的困境,并确定传统的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在新形势下存在的内在矛盾性.  相似文献   

17.
欧洲国家对待外来移民一直怀有需求与排斥的矛盾心态,这与人口转变、全球化竞争及民主制度等因素相关联。分化排斥、同化及文化多元主义是外来移民政策的三种主要理论模式。本文以德国为案例,试图分析国家是如何平衡需求与排斥的矛盾心态,在所需移民与不需移民之间做出区分并进行移民政策模式的选择。通过对德国四大移民群体在劳动力市场及福利制度参与的比较,以及2000年后德国对外来移民的融入政策的分析,本文认为德国推行的是以分化排斥为主导,与整合内部移民融入有机结合的政策模式。  相似文献   

18.
张浩淼 《德国研究》2009,24(3):32-36
20世纪90年代后,德国与社会救助相关的政策话语从再分配话语转变为社会融合话语。伴随着政策话语的转变,德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也在酝酿之中并于2003年经联邦议院通过,最终在2005年得以实施。改革把社会救助与失业救助合并在了一起,这表明,受助者不仅是被同情的弱势群体,不再是单纯的权利享受者,政府开始承认他们必须承担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义务,并希望通过改革促使失业者不再依靠社会救助,而是重返劳动力市场,更好地融入社会。通过对德国经验的考察,可以获得如下启示:第一,与社会救助相关的政策话语的转变对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具有重要影响;第二,在相关政策话语的构建和转变方面,学术界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第三,社会救助政策话语的选择只有符合本国的国情与时代要求,才有助于制度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议会制民主国家中,像日本自民党这样能够占据绝大多数执政时间并带领它的国家跻身发达国家行列的政党尚为数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自民党的政党自律密不可分。首先,日本式集团主义、等级观念和"间人主义"的政治文化,培育了自民党的政党自律意识。其次,自民党通过一些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组织结构,在保持自身纪律性、提高政治统合能力的同时实现了某种自律。再次,在政策制定和利益诱导等政策过程中,自民党建立了其自律机制。同时,本文还强调,日本自民党增强党内自律的精神因素在国际政治中强化了一种狭隘的国家主义,为地区和国际和平带来威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比较宣言项目"对选举纲领的定量分析,以及对基本纲领的定性分析,旨在说明北欧左翼政党已走上"绿色转向"的道路,将生态主义和女权主义视为与社会平等、福利国家政策同样重要的议题。北欧左翼政党较为成功地占据了社民党左翼的政治空间,并通过强调"新政治"议题重塑政党形象,从而成为国内政坛中稳定的左翼力量。同时,北欧左翼政党的"绿色"政治并没有以牺牲"红色"政治为代价,社会议题依然占据着左翼政治议程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