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张业亮 《美国研究》2005,19(2):65-89
本文运用实证的方法在对2004年大选的形势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布什和共和党获胜的原因、大选结果对美国政局及政党和选举政治的影响,以及布什第二任期内政外交政策走向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2004年大选是布什和共和党取得全面胜利的一次选举。受九一一事件和伊拉克战争的影响,此次总统选举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全国政治议题和选举议题发生重大变化、道德价值观成为决定大选胜负的关键等。共和党获得全面选举胜利从根本上来说,是“新政联盟”解体以来美选举政治长期变化的结果,也是美国社会日趋保守化的反映。2004年选举结果的意义在于:它预示着保守主义继续得势将是今后四年美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向,再次巩固了共和党在总统和国会选举中的多数地位,强化了总统职位的权势和影响力,加剧了国会内两党的斗争。但这是否是一次“关键性选举”,仍要看两年后的中期选举,特别是2008年大选共和党是否继续维持一党同时控制白宫和国会参众两院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极化"的美国政治:神话还是现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极化",特别是两党政治的极化,是近十多年来美国政治的一个突出现象,也是美国政治学界近年来普遍关注但又颇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本文在对美国"政治极化"作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探讨了"政治极化"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当今美国政治进程和公共政策制订的影响.文章认为,"持久的政党选民重组"(secular realignment)所导致的两党选民结构和选举基地的变化、两党内部意识形态同质化及其导致的选民"政党选择"(party sorting),文化、宗教和道德价值观冲突上升等,是政治极化形成的最主要原因.两党"政治极化"既是美国政党和选举政治变化的结果,反过来又对美政党和选举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极化"的政治环境下,两党在主要政策领域的分歧增大,总统和国会围绕立法控制权和司法任命的斗争愈演愈烈,从而导致更多的立法僵局."极化"现象对现有的关于美国政治的理论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3.
美国2006年中期选举及其对美内政外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业亮 《美国研究》2007,21(1):7-33
本文从选举政治的角度,在对美国2006年中期选举的政治环境、选举的形势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民主党获胜的原因和选举结果对美内政外交的影响。文章认为,2006年中期选举是美国自1994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国会选举。民主党赢得全面选举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多数选民对布什政府的伊拉克政策和共和党控制的国会接连出现的腐败丑闻的强烈不满,保守派对布什政府的开支和社会政策不满,拉美裔对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的移民政策不满而引起的对两党的支持发生异常变化所致。选举的结果对美国今后两年的政局和内政外交政策走向、对布什政府的国内政策议程具有一定的影响,但美国两大政党的基础选民及其结构、美国政治潮流和社会思潮的基本趋向没有改变。在布什剩余的任期内,美国的内政外交政策难以做出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夏敏  崔萌萌 《美国研究》2023,(4):95-117+7
通过分析1980~2020年的美国大选民调数据,可以发现蓝领工人的投票取向在这一阶段并没有明确的政党认同,而是在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摇摆。经济和种族议题在美国大选中对蓝领工人有很强的动员作用。当发生经济危机时,民主党的经济主张更有吸引力;而近年来共和党在贸易保护相关议题和种族议题上更能获得蓝领选民的支持。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新经济形态,对于蓝领工人投票取向的变化有着深远影响。一方面,蓝领工人的经济地位下降,导致他们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种族意识抬头;另一方面,工会的衰落瓦解了蓝领工人的政党认同,加剧了碎片化议题对他们的影响,从而给民粹主义的煽动创造了机会。  相似文献   

5.
2010年中期选举是共和党自1994年国会选举以来取得的最为重要的一次胜利,本次选举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国会选举。民主党选举失利的原因在于:经济状况未能如期改善引起了选民的愤怒和"反在职者"情绪、保守的茶党运动的兴起和蔓延、两党选民之间的"投票热情差距",以及中间选民转而支持共和党。共和党控制众议院打破了民主党同时控制白宫和国会的政治格局,将对奥巴马今后两年的政策议程形成牵制,并对美国两党政治和选举政治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伴随政治极化一同出现的美国政治"种族化"现象在特朗普时代越来越严重。政治精英和选民根据种族议题划线,选择政党联盟,致使两党在种族意识形态上的差距增大,中间派消失。种族保守派与蓝领白人大量涌入共和党,构成共和党胜选联盟的关键选民。民权运动后,经济问题的种族化同白人身份政治相结合,加上两党"狗哨"政治的推动,使种族主义成为现代选举政治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奥巴马时代"种族化"的溢出效应延续至今,是政治种族化加剧的重要现实原因。2020年大选临近,两党和民众在种族问题上预计将进一步两极化,这一趋势很难逆转,并将深刻影响美国政治的运作与走向。  相似文献   

7.
2004年台湾"总统"选举是决定台湾蓝绿政治版图变化和政党结构重组的"世纪大战".为了赢得选战胜利,蓝绿双方都押上了全部身家性命,全力投入这场生死拼杀.尽管这场选战到目前为止仍是势均力敌的"割喉战",选情呈拉锯和胶着状态,最后究竟鹿死谁手还难以预知,但这次选举结果无疑将不仅决定今后台湾各派政治势力的消长,更关系到未来台湾政局和台湾前途走向,并将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翟迈云  李庆四 《美国研究》2023,(3):91-114+7
美国正深陷一场“冷内战”之中,极化与统一国家故事的衰败同步发生,围绕“谁是美国人”,美国正在呼唤一种新的国家故事。在人口结构持续变化,社会经济不平等难以扭转,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出现重大分歧的背景下,两党聚焦种族议题,在国家叙事上全面差异化,更趋极端化,以对历史叙事的争夺为核心,将选举、执法、教育等多个议题广泛勾连。2022年中期选举中两党不断调整自身叙事策略,共和党将矛头对准“批判种族理论”,动员独立选民中的家长选民;民主党则延续“反白人至上”叙事,借堕胎议题转移选民焦点。由于“美国梦”故事的失效与“盎格鲁-撒克逊”故事的弱化,今后两党围绕国家故事的争斗仍将长期延续。其带来的结果是对内群体间敌意不断加深,社会矛盾显著增加,经济阶级矛盾被政治话语遮蔽;对外将分散美国用于国际事务的力量,美国模式吸引力下降,美国更难借白人文明拉拢组建“盎格鲁-撒克逊联盟”。  相似文献   

9.
编后     
《美国研究》2004,18(3)
今年 1 1月即将在美国进行的大选 ,是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之后在美国进行的第一次总统选举。此次大选有哪些不同于以往的特点 ?民主、共和两党在内政、外交上的主张有哪些区别 ?九一一事件、反恐战争、美国目前在伊拉克所面临的困境、伊拉克不断发生的绑架人质事件、阿拉伯世界普遍的反美情绪、美国目前的经济状况等问题 ,对此次选举和美国社会及政治议题产生了哪些影响 ?这些都是美国问题和国际问题研究者颇为关注的问题。本期专论中 ,张业亮的文章以“关键性选举”及其对美国选举政治的作用为切入点 ,对美国选举政治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他认…  相似文献   

10.
解析印尼国会和总统选举形势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年印尼国会和总统直接选举已经拉开序幕,前苏哈托政权势力、改革派势力和伊斯兰势力成为大选的主角,但是竞选资金、政党网络和竞选策略将决定谁是大选的胜利者.现任总统梅加瓦蒂要想再次问鼎总统宝座决非易事.本届大选将是对印尼选民的政治热情、印尼的治安和反恐形势的一次严峻考验,同时也将对美国的全球战略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